普利策对《世界报》的经营与编排在许多方面是独树一帜的。他宣称《世界报》是独立的报纸,为市民服务。他强调报纸要揭露贪污腐败,鼓吹开展社会改革运动。他主张报纸发表的新闻要真实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俗,还要花力气写好社论。他的报纸,对于当年美国的政治演变与社会生活曾产生重大影响,对于美国报业的进步和报业作为社会角色的定位,也有着举足轻重的示范作用。普利策本人由于这一系列成就而被后人誉为19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新新闻事业”的开创人。
评分在富裕的美国,一枚金质奖章,单项奖每人5000美金,对不少人来说实在是“区区”小数。但人们不这样看。在美国经常评选的各种新闻奖中,“普利策新闻奖”向来为业者与社会所看重。究其缘由,恐怕同它是“学院奖”有关。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机构为普利策奖金评选委员会,该委员会固定成员是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和奖金设立者之孙小普利策,每年春天,经这个评委会评出的新闻奖,由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颁发。这样一种评选机制,决定了这个奖种,同纯粹由各传媒自行评选的新闻奖有根本的区别。“学院奖”的独立性与公正性,有助于张扬普利策新闻奖的权威地位,因此人们对其另眼相看。
评分李海鹏那辈记者都读过并受到影响的一本书籍,即使再版也值得再买。
评分对多数新闻界人士来说,普利策其人其事并不陌生。这位被尊为美国现代报业之父的报业主,年幼时虽家境贫困,仍受过良好教育。他当过兵,干过杂工,21岁起步入记者行当,不久即成为报纸合伙人。他办的另一份报纸,以“真理的喉舌”作为办报方针,倡导社会改革,但又以耸人听闻、煽情报道和展现暴力来扩大发行。1883年,他买下作为他报业活动里程碑的《世界报》,四年后又出版《世界晚报》。《世界报》使普利策大出风头。这份报纸不仅令他赚钱,还使他有了一块改革试验的样板田。
评分这个有来头,学习学习
评分跟国内新闻还是有点距离~参考价值没有特别大~只能做阅读了~
评分书很好包装的很好发货也很快5分!
评分十九世纪初,普利策曾这样形容过新闻记者:“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暗礁险滩,及时发出警告。”按照普利策的遗嘱,由其捐资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于1912年9月30日正式成立,普利策奖也从1917年起开始颁发。今天,普利策新闻奖不仅是美国近300个新闻奖中最知名的一个,而且为全世界所关注。正如德国鲁尔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教授海因茨·狄特里希·菲舍尔所言: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单篇报道作品显示了文体的高度纯熟。而主题和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解释则具有恒久的意义。历史学家、新闻工作者、政治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和作家将能够品赏玩味这些经常是令人激奋的和信息量丰富的读物之价值所在。”①普利策新闻奖由14个奖项构成,包括8项文字类新闻奖,3项言论奖,3项非文字类新闻奖。本文将主要通过对8项文字类新闻奖的介绍,来分析普利策新闻奖的价值取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