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學綱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介紹


文獻學綱要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潘樹廣 等 著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2-1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齣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3330614
版次:2
商品編碼:10040623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5-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2
字數:300000

文獻學綱要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相關圖書



文獻學綱要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文獻學綱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文獻是記錄知識與信息的載體,文獻學的核心內容,是研究知識與信息的科學組織和有效利用。本書分8章,論述文獻學的基本理論,文獻的外在形態與內容分類,文獻的整理、揭示、檢索、鑒彆、整理、典藏與傳播,以及計算機在文獻生産與檢索中的應用。全書以大文獻學的思路立論,將古典文獻學與現代文獻學融會貫通,幫助讀者以開闊的視野審視古今文獻的源流演變,切實提高查閱文獻,獲取知識的能力。當人類正麵臨知識經濟的挑戰時,文獻學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高度重視。因為,全球經濟的增長方式,比以任何一個時期都更加依賴於知識的獲得和創造性的利用,而文獻學的根本任務,正是促進知識的獲取手段和利用方式的科學化與高效化。

目錄

第一章 文獻與文獻學
第一節 文獻的古典意義
第二節 文獻的當代定義
第三節 中國古典文獻學與現代文獻學
第四節 古典文獻學與現代文獻學的交融-大文獻學
第五節 文獻的功能與文獻學的作用
第二章 文獻的形態
第一節 文獻形態的早期演變
第二節 簡策與帛書
第三節 紙質文獻形態的演變
第四節 圖書
第五節 報紙與期刊
第六節 特種文獻
第七節 聲像、縮微及機讀文獻
第三章 文獻的分類
第一節 古代文獻的分類方法及其演變
第二節 經部舉要
第三節 史部舉要
第四節 子部舉要
第五節 集部舉要
第六節 叢部舉要
第七節 現代文獻的分類
第四章 文獻的整序與揭示
第一節 文獻整序與提示的基本意義
第二節 目錄學與圖書的有序提示
第三節 古籍目錄
第四節 現當代圖書的目錄
第五節 舉要書目
第六節 索引
第七節 文摘
第五章 文獻的檢索
第六章 文獻的鑒彆與整理
第七章 文獻的典藉與傳播
第八章 計算機與文獻的生産和檢索
參考文獻
附錄
增訂後記

前言/序言


文獻學綱要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文獻學綱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4 理校法。遇無古本可據,或數本互異,而無所適從之時,需用此法。這對校者的文字,音韻,訓詁,語法,文例。曆史,典章製度等方麵的知識及關於本書的專門知識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使用此法當慎重。

評分

4 刀法墨色。各時代的刀法墨色各具特色。版本學傢張元濟甚至認為:“審彆宋版,隻看刀法”。

評分

還不錯、、、、、、、、、、、、、、、、、、

評分

評分

收起

評分

清代葉德輝在《藏書十約》中將前人的校勘方法歸為兩種:死校與活校。實際上,吳承誌在《遜齋文集》捲六《校管子書後》中國已說:“有可據善本校改者,有可據古書校勘者,有可據注文校改者,有可據本書校改者,有可據文義校改者。”錢大昕在《潛研堂文集》捲二五《盧氏群書拾補序》中介紹盧文弨的校勘方法是:“凡所改定,必參稽善本,證以他書,即友朋後進之片言亦擇善而從之。”將吳、錢二氏的說法綜閤,也就是陳垣在《校勘學釋例·校法四例》中所說的對校,本校,他校,理校四法。

評分

5 諱字。在古代,凡文字上不得直書當代君王或所尊之名,必須取其他辦法加以迴避,就是所謂的避諱。在古書中凡因閉會兒形成的文字,即諱字。

評分

杜澤遜老師是的學習文獻學的很好的書

評分

推薦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文獻學綱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去京東購買 去京東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淘寶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噹噹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去拼多多購買


文獻學綱要 bar code 下載
扫码下載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