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GB 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标标[2000]36号文《关于同意编制(住宅装饰装修施工规范)的函》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同有关科研、设计、施工单位和地方装饰协会共同编制的。《GB 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根据建设部下达任务的要求,结合我国住宅装饰装修的特点,在章节安排上基本涵盖了住宅内部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同时,针对目前政府主管部门和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强调了房屋结构安全、防火和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列入了施工管理的有关内容。
内页插图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3.1 施工基本要求
3.2 材料、设备基本要求
3.3 成品保护
4 防火安全
4.1 一般规定
4.2 材料的防火处理
4.3 施工现场防火
4.4 电气防火
4.5 消防设施的保护
5 室内环境污染控制
6 防水工程
6.1 一般规定
6.2 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6.3 施工要点
7 抹灰工程
7.1 一般规定
7.2 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7.3 施工要点
8 吊顶工程
8.1 一般规定
8.2 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8.3 施工要点
9 轻质隔墙工程
9.1 一般规定
9.2 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9.3 施工要点
10 门窗工程
10.1 一般规定
10.2 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10.3 施工要点
11 细部工程
11.1 一般规定
11.2 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11.3 施工要点
12 墙面铺装工程
12.1 一般规定
12.2 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12.3 施工要点
13 涂饰工程
13.1 一般规定
13.2 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13.3 施工要点
14 地面铺装工程
14.1 一般规定
14.2 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14.3 施工要点
15 卫生器具及管道安装工程
15.1 一般规定
15.2 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15.3 施工要点
16 电气安装工程
16.1 一般规定
16.2 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16.3 施工要点
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精彩书摘
4.3.4 电气焊落渣温度很高,足以引燃很多类型的可燃材料。许多火灾表明,在电焊渣滴落区扫除可燃物并设专人监督,是十分有效的防火措施。
4.3.5 良好的施工环境和较高的防火意识是防止火灾发生的基本条件。
4.3.6 事实证明施工现场吸烟是引发火灾的重大隐患,必须严禁。
4.3.7 焊接和切割会在瞬间产生高温,该温度足以引燃引爆各类易燃、易爆的物质。
4.4.1 由照明灯具引发火灾的案例很多。本条没有具体规定高温部位与非A级装饰装修材料之间的距离。因为各种照明灯具在使用时散发出的热量大小、连续工作时间的长短、装饰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以及不同防火保护措施的效果,都各不相同,难以做出具体的规定。可由设计人员本着“保障安全、经济合理、美观实用”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
4.4.2 目前家用电器设备大幅度增加。另外,由于室内装修采用的可燃材料越来越多,增加了电气设备引发火灾的危险性。为防止配电箱产生的火花或高温熔珠引燃周围的可燃物和避免箱体传热引燃墙面装饰装修材料,规定其不应直接安装在低于B1级的装饰装修材料上。开关、插座常会出现打火现象,故安装也应按此原则。
4.4.3 卤钨灯灯管工作时会产生很高的温度,因此与之相连的导线应有耐高温的防护。
4.4.4 对电线施行槽板和套管保护是为了防止电线破损老化短路而出现的火险。
前言/序言
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标标[2000]36号文《关于同意编制(住宅装饰装修施工规范)的函》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同有关科研、设计、施工单位和地方装饰协会共同编制的。
本规范根据建设部下达任务的要求,结合我国住宅装饰装修的特点,在章节安排上基本涵盖了住宅内部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同时,针对目前政府主管部门和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强调了房屋结构安全、防火和室内环境污染控制,列入了施工管理的有关内容。
本规范突出了施工过程的控制。对装饰装修材料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对工程验收标准因有相应规范规定,一般不再在本规范中表述。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参照了部分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充分考虑了与相关规范的协调,有些关键条目作了直接引用。
由于全国范围内住宅装饰装修的工艺差异较大,因此本规范的技术要求定位在全行业的平均水平上。
本规范共分十六章,依次为: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防火安全、室内环境污染控制、防水工程、抹灰工程、吊顶工程、轻质隔墙工程、门窗工程、细部工程、墙面铺装工程、涂饰工程、地面铺装工程、卫生器具及管道安装工程、电气安装工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内容简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以下简称“本标准”,是国家建筑工程质量验收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其核心在于建立并规范全国范围内各类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程序、要求与方法。本标准并非针对某一特定类型的建筑工程,而是覆盖了从新建、改建到扩建的各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等工程项目,旨在通过统一的质量验收体系,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一、 标准的地位与作用 本标准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是所有后续单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如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等)的上位规范。它明确了质量验收的通用性原则、程序和基本要求,为各专业验收标准提供了统一的指导框架。 统一性与规范性: 本标准确保了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在质量验收上遵循同一套规则,消除了因标准不一而可能产生的质量争议和管理混乱。 全面性与指导性: 它覆盖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施工准备到工程竣工验收,为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和验收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基础性与支撑性: 为各类专业工程验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基础,是理解和应用具体工程验收标准的根本依据。 保障性: 通过科学、严谨的验收,有效控制工程质量风险,确保建筑物的安全、适用和耐久,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二、 标准的主要内容构成 本标准分为多个章节,系统性地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个环节。 2.1 术语 本章对标准中涉及的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如“质量验收”、“施工质量”、“分部分项工程”、“子分项工程”、“检验批”等。这些术语的明确,为全行业提供了一致的语言基础,确保了理解和沟通的准确性。 2.2 基本规定 本章是标准的灵魂所在,确立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基本流程。 基本原则: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强调了建筑工程质量的长期性和重要性,将其置于首要地位。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强调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将不合格品消灭在萌芽状态,而非仅仅依赖验收环节。 “系统验收,层层把关”: 确立了分层、分类的验收体系,从基础的材料、构件到最终的整体工程,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验收。 “公平、公正、公开”: 保证了验收过程的客观性、可信度和透明度。 基本要求: 工程质量等级划分: 规定了工程质量的验收等级,如合格、合格(不含)等,并明确了不同等级的判定标准。 验收程序: 详细规定了工程验收的总体程序,包括验收的准备、实施、评定和记录等环节。 验收文件: 明确了验收过程中需要形成的各类文件,如验收申请报告、施工记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等,以及这些文件的编制要求。 基本流程: 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 明确规定了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和现行有效的技术标准执行。 施工技术方案: 要求施工单位必须编制详细的技术方案,并经过审批后方可组织实施。 材料与构配件的检验: 规定了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强调了施工过程中各工序、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隐蔽工程的验收等。 分部分项工程验收: 规定了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的质量验收,这是工程质量验收的基础。 单位工程验收: 规定了以单位工程为单位进行的质量验收,是对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结果的综合。 预验收与正式验收: 明确了在正式竣工验收前,可以进行预验收,以便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 竣工验收: 规定了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系统工程、居住小区(组团)、工程项目等竣工验收的程序和要求。 2.3 工程验收程序 本章详细阐述了工程验收的各个阶段应遵循的具体程序。 施工准备阶段验收: 包括设计文件的审查、施工图纸的会审、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与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审批、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施工测量放线的复核、材料和构配件的进场验收等。 施工过程验收: 重点在于对隐蔽工程、关键工序、重要部位的验收,以及对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情况的检查。 分部分项工程验收: 这是工程验收的核心环节,要求对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进行独立评价。 检验批质量验收: 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可能形成一个或多个检验批,其验收是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的基础。本标准对检验批的划分、验收方法、记录要求等作了明确规定。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由若干个检验批组成,其验收是对该分项工程整体质量的评价。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由若干个分项工程组成,其验收是对该分部工程整体质量的评价。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竣工验收): 这是工程质量验收的最高层级,是对整个单位工程的最终评价。验收内容包括: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 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工程质量证明文件。 工程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各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情况。 主要功能性试验或试运行的合格情况。 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 消防、环保、人防等专项验收的合格情况。 其他需要验收的内容。 2.4 质量验收文件 本章详细规定了在工程质量验收过程中,各类应形成的文件及其编制要求。这些文件是工程质量的客观记录,是工程交工、移交、保修等环节的重要依据。 施工技术资料: 包括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施工日记、材料进场验收记录、构配件出厂合格证、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记录、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等。 质量控制资料: 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检查记录、材料复验报告、见证取样检测报告等。 移交资料: 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向建设单位移交一套完整的竣工技术资料。 2.5 质量验收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工程质量验收的各种方法,确保验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检查: 包括抽查、全数检查。 测量: 对工程的尺寸、标高、位置等进行测量。 试验: 对材料、构配件、设备进行性能试验,对工程实体进行功能性试验。 查阅: 审查施工技术资料、检测报告等。 观察: 对工程的外观、施工工艺进行观察。 复核: 对已完成的验收结果进行再次确认。 2.6 质量验收的责任 本章明确了在工程质量验收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责任划分。 建设单位: 负责组织竣工验收,审查验收结论。 勘察、设计单位: 负责对工程建设中的勘察、设计质量进行确认,并对工程建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行审查。 施工单位: 负责工程施工质量,并按要求编制和提交质量验收文件。 监理单位: 负责对施工过程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对竣工验收进行审核。 三、 本标准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区别与联系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与《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 50327-2001)等专业工程验收标准之间是“统一标准”与“专业标准”的关系。 GB 50300-2013(统一标准) 是总纲性的,它规定了所有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通用语言”和“基本框架”,包括验收的原则、程序、基本要求、文件要求等。它为如何进行验收提供了一个顶层设计。 GB 50327-2001(专业标准) 则是具体到某一类工程(住宅装饰装修工程)的“具体操作指南”。它在GB 50300-2013的基础上,针对住宅装饰装修工程的特点,详细规定了材料要求、施工工艺、质量标准、验收内容和方法等。 换句话说,GB 50300-2013是“做什么”和“怎么开始做”的指导,而GB 50327-2001是“具体到某一领域,应该如何细致地做”的指南。在实际工程中,两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任何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都必须同时满足GB 50300-2013和该工程所属的专业验收标准的要求。GB 50300-2013提供的是验收的“宏观控制”,GB 50327-2001提供的是验收的“微观细节”。 四、 总结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是国家在建筑工程质量验收领域一项至关重要的基础性标准。它系统地构建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理论体系和操作规程,为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建设水平、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本标准的有效实施,可以确保各类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得到科学、严格的质量控制,最终交付安全、适用、耐久的优质工程,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