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3-31
李白与杜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建国后曾担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等职务。著作主要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李白与杜甫》等专著,诗集《女神》,剧本《屈原》《蔡文姬》《武则天》,译作歌德的《浮士德》等。
郭沫若封笔之作,晚年心境披露,揭示中国士人人格与仕途圆融之两难。
作者以其卓越的考据功底和敏锐的诗人感受,历数李白与杜甫的身世、婚姻、生活习性、政治活动、宗教倾向和文学创作,以及二人的交往和交游,生动还原了李白、杜甫生活状况及社会背景。
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重点不在评述李杜的诗歌艺术,而是力图透过他们失败的仕途生涯,揭示士人人格与仕途圆融之两难。
作者分析鞭辟入里,道前贤所未能道。旁征博引,纵横自如,语言极富诗意,观点极富创见,妙趣横生,是独具典范价值的汉语学术文本。自问世以来,虽然争议不断,但至今研究李白与杜甫仍不能绕过此书。
著名散文家、学者周国平说:“不管人 们对这部书 的扬李抑杜立场有何不同意见,重读这部书,我仍由衷地钦佩郭老以八十之高龄,在连遭丧子惨祸之后,还能够把一部历史著作写得这样文情并茂,充满活力。”
书中诸多问题的论述极富创见,引人深思。
如:李白究竟是哪里人?
为什么说李白不是胡人?
为什么李白能一生游山玩水却不为生计愁?
为什么说李白既庸俗又洒脱?
为什么说杜甫嗜酒实不亚于李白?
为什么说杜甫信的是禅宗?
##《李白与杜甫》一书近期由中国长安出版社再版,该书附录收有不少对该书的评价,其中不乏郭自己对本书的诠释以及对书中历史人物的臧否。第一印象来看,这本书的后半部充满对杜甫的否定,扬李抑杜显而易见。然而在连篇的贬低背后,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这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杜...
评分##看前半本时,郭沫若大篇幅说李白迷信,见缝插针提及他不够清高,我以为他不喜欢李白。 看到后半本的上纲上线,哦,他大概是恨杜甫。 这本书,郭沫若创作于1971年,可想而知,这是一本带着巨大的时代痕迹的书。书中的考证部分是下了大功夫的(当然他有点令我无法接受的是,考证...
评分 评分##恕我一介凡夫俗子无法理解郭老先生的带智慧。非得踩一捧一,有什么必要吗?
评分 评分##重读“经典”,细读郭老如何“颠覆千年偏见”。新版书噱头不小,然而平心而论,正如郭沫若自己在《光明日报》1962年6月9日的评论中说:“这种时代残疾,我们不必深责,也不必为他隐讳,更不必为他藻饰。”以前我觉得他是挖空心思去扬李抑杜,现在倒也觉得这本论著算是那个二元对立论时代敢于打破因袭、独树一帜的了。mark2011最后一本书籍。
评分 评分##明显的扬李抑杜呀…
评分全书读毕,无语言感。放在整个风气皆扬杜抑李的当时,郭沫若以近八十之岁,瞄准他眼中的“饰圣”之当代名文人,运用考史强项发动反击,即使论时有过,也可以理解。因为他所要达到的目的,其实是借二位诗人前后,告诉其他一起混迹红色政坛的文人们,想同时保全诗人的人格和仕途几乎不可能。我也推想这位不管过去有多少奉承恶迹的老人在终了之前,以此委婉告知其他尚在的政治文人:连古代文坛圣仙都有庸俗一面,大家于互相指责人格时切莫只手指别人。混迹官场,概莫能外。不必都以圣贤强推之,对人性多些理解宽容吧。另外,郭译的“三吏三别”之新诗确实不错。
李白与杜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