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8
女性如何書寫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作者:
弗朗西斯卡·韋德(Francesca Wade),任職於《白色評論》,曾為《倫敦書評》《泰晤士報文學副刊》《金融時報》《新政治傢》《展望》等雜誌撰稿。本書是她的第一部作品,獲得瞭2020年度傳記作傢俱樂部托尼·洛锡安奬、《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非虛構文學、《衛報》年度最佳圖書、《紐約時報》編輯推薦奬、PopMatters年度最佳圖書,入圍英國皇傢文學學會翁達傑奬和貝裏·吉福德文學奬等。
譯者:
林曳,本名鄭俊婷,北京大學英語筆譯碩士,通過CATTI英語一級筆譯。希望能夠詩意地棲居在翻譯世界,“幽棲山林,曳尾塗中”,在隱逸平和的翻譯日常中建構起精神生活。
請讓那些聲音發齣聲響
五位野心勃勃的女房客
在黑暗中披荊斬棘
隻為讓姐妹們在光明中辨認齣彼此
一場希望被尊重對待的鬥爭,
在書中看見你我
✨
她是意象派創始人之一,曆史上首位獲得美國藝術與文學學院奬章的女詩人
她是首批牛津大學女畢業生之一,推理小說大師,“神探溫西爵爺”之母
她是英格蘭首位獲得全職大學教職的“女性職業學者”,古典學裏程碑式人物
她是首位獲得阿爾伯特·卡恩環球旅行奬學金的女性,一生呼籲和平
她是意識流文學代錶人物,寫齣《到燈塔去》《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
……
她們既有廣為人知的共同點——捍衛書寫曆史的女性力量
也有不為人知的共同點——她們是同一個社區的“超時空鄰居”
?
○ 半世紀的社會和文學史濃縮在這五位女性被遺忘的生活中,提醒著女性必須以不同的聲音將女性的故事寫給未來
本書承繼伍爾夫“ 書寫不同曆史”的未竟之誌,記錄瞭五位偉大女性的生平。書中既記錄著她們的個人情感、發生在客廳中的私人生活,也翔實記載著她們的職業生涯、政治觀念、文學成就和所屬社會群體。書中同樣免不瞭涉及戰爭,這一時代背景深刻地影響著她們每一個人的命運。
在她們生活的時代,社會依舊拒絕女性力量,認為女性的需求和欲望不同於男性,並據此對女性施加期望。而這些女性在她們各自的人生、作品中,試圖在這樣的社會中找到所期盼的生活方式。
○ 她們選擇背離傳統的生活方式,走齣瞭“與眾不同”的人生樣本,成為瞭少數
書中這幾位女性的人生都經曆過充滿矛盾甚至是深刻痛苦的階段,可當她們的人生畫捲徐徐鋪展在我的麵前,使我感動的是她們鍛造全新生活模式的決心。這些生活也許各有不同,它們復雜、多樣,有時甚至具有危險性,但都立足於對人格獨立性的追求和對知識深沉的熱愛。
本書中的女性如飢似渴地學習各種形式的知識,如關於曆史和文學的知識,關於廣闊世界的知識,以及並不更簡單的對於自我的覺知。她們通過接受教育、旅行、友誼、工作以及裝飾傢園,不約而同地開拓“ 女性領域”。
她們不懈地追尋充實的人生路徑,在二十世紀引發著深刻的迴響。直到今天,“兩者兼得”的難題仍然掛在我們嘴邊,個人成就和情感滿足兩者兼得的理想狀態依然可望而不可即。
?
內容簡介:
希爾達·杜利特爾(1886—1961):現代詩人
多蘿西·L.塞耶斯(1893—1957):推理小說傢
簡·艾倫·哈裏森(1850—1928):古典學學者、翻譯傢
艾琳·鮑爾(1889—1940):曆史學傢、廣播員、和平主義者
弗吉尼亞·伍爾夫(1882—1941):作傢、齣版人
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一批女性宣告主動追求精神厚度與智識發展,史稱婦女運動的第一波浪潮。
作者探訪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裏區——現代歐洲思想先鋒地,發現有五位不尋常的女房客在世界大戰期間住在同一個社區,她們通過選擇一處住所,投入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去愛、去生活。這一小小的發現意外掀開瞭一段壯闊的戰時女性私人史。通過挖掘大量史料、文學作品中的蛛絲馬跡,作者如實地還原瞭她們以不同的方式迴應女性生活和職業上的焦慮和挑戰,並完成最負盛名的代錶作的全過程。
這部群像傳記著力揭示女性書寫的力量,以及每個人如何擔當時代的書寫者——不需要花費、不存在門檻,再私人的寫作也具有公共意義。“書寫就是找迴主導權”。
?️
名人/媒體推薦:
“我會推薦這本書一整年!”
——莎拉·貝剋韋爾(《存在主義咖啡館》作者)
“此書在關注五位傑齣女性生活的同時,探討瞭危機時期愛情、社區、友誼和知識分子工作等問題。美麗而深切動人。”
——薩利·魯尼(《正常人》《聊天記錄》作者)
“這本書讓我真希望自己就是在煤氣環上糟蹋雞蛋、打破禁忌的那一代先鋒女性之一。”
——蘇·普裏多(霍桑登文學奬一百周年獲得者、泰晤士報年度傳記獲得者,《我是炸藥!:尼采的一生》作者)
“正如哈裏森和鮑爾改寫曆史以納入被遺忘的女性的生活一樣,韋德也重新確立瞭鮑爾和H. D.等思想傢的重要性,她們的遺産已被同時代的男性所掩蓋。”
——《紐約客》
“我會將這本書送給我身邊每一位思索自身發展的女大學畢業生。”
——《泰晤士報》
“韋德及時地邀請我們加入文學先輩們的反叛之旅,以實現創造性的自由和世界的和諧。”
——《紐約時報書評》
?
獲奬記錄:
★《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非虛構文學★
★《衛報》年度最佳圖書★
★《紐約時報》編輯推薦奬★
★傳記作傢俱樂部托尼·洛锡安奬★
★PopMatters年度最佳圖書★
★英國皇傢文學學會翁達傑奬(入圍)★
★貝裏·吉福德文學奬(入圍)★
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一批女性宣告主動追求精神厚度與智識發展,史稱婦女運動的第一波浪潮。 作者探訪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裏區——現代歐洲思想先鋒地,發現有五位不尋常的女房客在世界大戰期間住在同一個社區,她們通過選擇一處住所,投入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去愛、去生活。 ...
評分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一批女性宣告主動追求精神厚度與智識發展,史稱婦女運動的第一波浪潮。 作者探訪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裏區——現代歐洲思想先鋒地,發現有五位不尋常的女房客在世界大戰期間住在同一個社區,她們通過選擇一處住所,投入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去愛、去生活。 ...
評分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一批女性宣告主動追求精神厚度與智識發展,史稱婦女運動的第一波浪潮。 作者探訪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裏區——現代歐洲思想先鋒地,發現有五位不尋常的女房客在世界大戰期間住在同一個社區,她們通過選擇一處住所,投入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去愛、去生活。 ...
評分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一批女性宣告主動追求精神厚度與智識發展,史稱婦女運動的第一波浪潮。 作者探訪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裏區——現代歐洲思想先鋒地,發現有五位不尋常的女房客在世界大戰期間住在同一個社區,她們通過選擇一處住所,投入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去愛、去生活。 ...
評分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一批女性宣告主動追求精神厚度與智識發展,史稱婦女運動的第一波浪潮。 作者探訪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裏區——現代歐洲思想先鋒地,發現有五位不尋常的女房客在世界大戰期間住在同一個社區,她們通過選擇一處住所,投入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去愛、去生活。 ...
評分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一批女性宣告主動追求精神厚度與智識發展,史稱婦女運動的第一波浪潮。 作者探訪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裏區——現代歐洲思想先鋒地,發現有五位不尋常的女房客在世界大戰期間住在同一個社區,她們通過選擇一處住所,投入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去愛、去生活。 ...
評分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一批女性宣告主動追求精神厚度與智識發展,史稱婦女運動的第一波浪潮。 作者探訪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裏區——現代歐洲思想先鋒地,發現有五位不尋常的女房客在世界大戰期間住在同一個社區,她們通過選擇一處住所,投入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去愛、去生活。 ...
評分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一批女性宣告主動追求精神厚度與智識發展,史稱婦女運動的第一波浪潮。 作者探訪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裏區——現代歐洲思想先鋒地,發現有五位不尋常的女房客在世界大戰期間住在同一個社區,她們通過選擇一處住所,投入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去愛、去生活。 ...
評分19世紀末20世紀初,有一批女性宣告主動追求精神厚度與智識發展,史稱婦女運動的第一波浪潮。 作者探訪英國倫敦的布魯姆斯伯裏區——現代歐洲思想先鋒地,發現有五位不尋常的女房客在世界大戰期間住在同一個社區,她們通過選擇一處住所,投入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去愛、去生活。 ...
女性如何書寫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