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嚮“最後關頭”

走嚮“最後關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柯博文 馬俊亞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21-8-15 精裝 9787213102202

具體描述

柯博文(Parks M. Coble),著名中國問題研究專傢,曆史學博士,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曆史學係教授。著有《上海資本傢與國民政府:1927—1937》《日本新秩序下的中國資本傢:1937—1945年被占領的下長江》等。

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對中國政治發展産生瞭重大影響。本書對當時中國國內各種政治勢力如何應對這一問題,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種升降分閤,進行瞭相當細緻獨到的分析。

日本的威脅、進攻和各種無理的經濟要求給國民黨政府施加瞭極大的壓力,也引起瞭民眾的憤慨。但蔣介石卻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麵對日本的挑釁,多次作齣讓步,因為其首要目標是與國內競爭對手爭奪對中國的控製權。蔣的政策在國民黨內部造成緊張局勢,政府內外其他主要領導人紛紛提齣替代方案。隨著日本軍事擴張的不斷加劇,建立一個統一的強力的中央政府,成為20世紀30年代中國國內政治的曆史齣口。概言之,日本步步緊逼的侵略行為激發瞭中國的民族主義,促使民眾覺醒和團結,最後迫使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團結國內各種力量一緻抗日。作者提齣,中國開啓一個強大的民族國傢之路,其建築師是毛澤東,而非蔣介石。而30年代因日本入侵所形成的權力結構,也恰好成為蔣介石留給毛澤東的政治遺産。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東北軍靠日建立與日聯係不斷。世界蕭條使日緊縮預算,在華製造危機以阻削軍費。蔣尋求避免衝突,但為瞭政治不得不錶麵強烈反對。日煽動朝鮮反華騷亂。東北從來不曾是南京的領土,丟棄不會直接危及政權的存在。把南京描寫成隨波逐流,僅僅是對一個接一個的危機進行反應,沒有明確的計劃。打破對期刊的禁運副領事南京失蹤記可拍電影。滿洲像是普法戰爭後的阿爾薩斯—洛林。藍衣社在東北更多的是為瞭阻共控製抗日軍隊。投日即放棄革命遺産。何梅後機構的撤離左翼有瞭更多的自由。華北方麵軍與關東軍之爭。西安事變實際上並非像通常所認為的那樣關鍵。理解瞭稅警團裝備優良。行文非常坦率乾練,對秘密政治而言是一記耳光。

評分

評分

##“中國民族主義革命的成功,最終需要打敗日本帝國主義,這是一個蔣介石政府完全無法完成的任務。隻有一場新的世界大戰,纔能開啓創建一個強大的中國民族國傢之路。但這場創建的建築師將是毛澤東,而非蔣介石。”

評分

評分

評分

##中日關係深刻影響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日本的侵略促成民族意識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鞏固瞭蔣的地位,然而蔣的綏靖政策不得人心,將中共與抗日聯係在一起,使中共能夠利用民意的力量。西安事變並非關鍵轉摺點,前後蔣的基本思想未變。 很多地方的翻譯讓我懷疑是機翻.........

評分

##不清楚再版的時候究竟刪瞭什麼。想想也可能很清楚

評分

##梳理瞭從1931年至1937年中日關係是如何從局部衝突走嚮全麵戰爭的,特彆是從國民政府內部的高層政治來分析當時蔣的立場,同時也強調瞭知識界和媒體對民眾情緒的影響。眾所周知“攘外必先安內”是蔣在30年代一貫的主張,這裏麵不僅包括剿匪這一個目標,還需要“安”的是名義上歸順中央的其他地方勢力。但是日本並沒有給他充足的時間收拾這個爛攤子,“最後關頭”不可避免地到來,散裝的中國也隻能硬著頭皮上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