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6
我的二本学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黄灯:2016年,发表《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一文,引发春节期间全国乡村话题大讨论,首发公号阅读人数228万,各大公号阅读量过千万,并被中央电视台拍摄了纪录片《家在丰三村》。2017年出版《大地上的亲人》获得“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非虚构主奖。2020年最新作品《我的二本学生》,关注中国最普通二本院校学生的命运。
作者黄灯在一所二本院校从教,长期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的师生交流,使她成为这群学生成长变化的见证者。《我的二本学生》相当于她的教学札记,这里面有她15年一线教学经验的分享,对4500个学生的长期观察和长达10年的跟踪走访,也有两届班主任工作的总结思考,更有近100名学生的现身说法,是黄灯向读者描摹一群年轻人生活剪影的尝试。
截至2020年6月,全国有3005所高等学府,其中本科院校1258所,人们熟知的985和211院校只占100多席,二本及以下学生面目是有点模糊的。为了让读者真切了解二本学生这一群体的社会性现实,在书中,黄灯做了跨越时间的、空间的、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对比,借以考察时代变化、生源地、家庭流动情况对学生就业去向和人生目标设定的影响。
书中最真切动人的,是一个个具体学生的采访日志。在这些用学生名字命名的章节中,访谈个体向读者倾吐着他们对于高考的回望、对于城市生活的生疏、对于毕业的迷茫以及就业的慌张。在这些倾诉中,你将了解他们彼此之间的社交距离、他们和这个社会的认识过程;他们与父母兄妹之间交流的阻畅、与故园乡土的亲疏;他们对于网络文学和游戏的认识、对于新媒体时代的适应和迷失;他们对于考公务员和考研之间的权衡,对于安稳和漂泊的抉择。还有他们对自己人生还有父母、乃至国家责任的担当与跋涉。这每一个被当事人讲述出来的故事,都带着看得见的呼吸、烟尘、脚步还有凝视。在这些极为细致和具体的生命切片中,我们看到的已经不再是二本学生,而是八五后、九零后这一批年轻人,他们所有人。他们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并没有将他们彼此区分很开,反而,成为他们共享的课题。
##作者真是好老师,作为二本大学老师关心学生,和学生有情感交流放在现在的大学太难得了。选题真好,书中二本学生的一些个案,讲述学生的家庭困境,成长困惑,生存压力,由此折射出的社会问题。但是,作者过于抒情,超过了我的承受能力,简直看得有点儿尴尬。另外作者总是隐隐有一种学生毕业以后实现价值主要体现在摆脱贫困/走进体制/考上公务员/过安稳生活/有房有车/有儿有女的观点。这本书缺失的,我在《走进生命的学问》谈大学教育的部分找到了。
评分##不得不说,作者的结论有相当的真实性,符合常识和公众认知,但同时也比较丧。今年以来,甚至是985高校的毕业上都在豆瓣成立“废物小组”,以“小镇做题家”的定位自嘲互嘲。这样的结论意味着承认教育的局限和个人努力的局限,这或许是所谓“佛系”的根源吧。
评分##挺失望的,明明是个这么好的选题。作者除了罗列各届学生的原生家庭和个人经历,就是感慨时代红利下房地产对命运的决定性作用。对个体的观察只停留在表面,对这个议题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感觉还不如几期讲这本书的播客。 一、 首先,我想先从这本书的一个豆瓣短评说起,这个短评所说的我十分不同意,并且看的有些愤怒。 “选题好,作者也是真诚关心学生的老师。但一个社会话题写成一本书,还是需要有梳理、有层次,有理论或者作者自己去总结一种认知路径。这本书不断地列举个体学生的经历,但互相...
评分##文笔平庸,内容是大量学生案例的罗列。作者是文学专业出身,缺乏社会学学养,带着纪实文学和社会学研究报告的期待来读,难免大失所望,建议大家去读项飚
评分##作者真是好老师,作为二本大学老师关心学生,和学生有情感交流放在现在的大学太难得了。选题真好,书中二本学生的一些个案,讲述学生的家庭困境,成长困惑,生存压力,由此折射出的社会问题。但是,作者过于抒情,超过了我的承受能力,简直看得有点儿尴尬。另外作者总是隐隐有一种学生毕业以后实现价值主要体现在摆脱贫困/走进体制/考上公务员/过安稳生活/有房有车/有儿有女的观点。这本书缺失的,我在《走进生命的学问》谈大学教育的部分找到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我的二本学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