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4
沿坟墓而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作者简介:
纳韦德•凯尔曼尼是生活在科隆的自由作家。他以小说、散文和纪实报道赢得过众多奖项,包括克莱斯特奖、约瑟夫-布莱特巴赫奖以及德国书业和平奖。
译者简介:
李双志,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语系青年研究员,2000至200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2009至2013年就读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14至2017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曾任教于南京大学。长年致力于现当代德语文学与美学思想研究,中德文学比较研究。
王博,王博,南京大学德语系本科毕业,南京大学与哥廷根大学双硕士学位。热爱阅读,热爱文化交流,曾任职于奥地利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目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江苏理工学院德语助教。
有一片广袤的土地,从德国以东,跨越俄罗斯而绵延至近东,它始终让人感觉陌生,它被频仍的战火与灾祸撕裂。纳韦德•凯尔曼尼沿着当今在欧洲重新出现的壕沟长途跋涉:从他的家乡之城科隆往东到巴尔干半岛,再向南翻过高加索山,抵达他父母的故乡伊斯法罕。他对含义丰富的细节有着清晰无误的敏锐感受,并藉此在自己的日记中讲述被遗忘的地区,那里的人们如今正在创造历史。
.
“纳韦德•凯尔曼尼的范例说明,这一类作者必须要有多么丰富的事先历练,必得经历多少次破碎、排挤、为此沮丧同时又狂喜,不论遭到多少批评都必定要为世界振奋如斯,他们才担当得起政治作家这个本身也闪耀动人光彩的角色。”
——莱纳尔德•葛茨,2015年毕希纳文学奖获奖演说词
.
“记者作家纳韦德•凯尔曼尼着迷于异国他乡。他对令人不愉快的真相的那份好奇让他具有同理心,努力以写作来理解是什么将人与人分隔,又是什么将人与人相连。”
——安德里亚斯•吕格,德国电视一台,2018年3月18日
.
“他的纪实报道也许是这位公共知识分子的核心作品。它们缔造了一部不可言传者的文化史。”
——菲利普•霍尔斯坦因,《萨尔布吕肯报》,2018年3月20日
.
“这本书的突出特征将会久久萦绕你心头:那便是对这个世界中总有无法治愈之伤的感触。”
——汉斯-迪特•徐特,《新德国》,2018年4月11日
.
“这是一本如此丰实饱满,扣人心弦的书,值得花五十四天去读,每一天都会让你潜入一个新世界。”
——卡嘉•怀瑟,《北德广播电台在线版》,2018年1月26日
.
“他的五十四天让人感受到,在他走过的十二个国家之间,在这上万公里的旅途中有着多么无穷无尽的伟大的文化财富。”
——克劳迪娅•梅奥德,《新苏黎世报》,2018年2月21日
##这位……很小就从第三世界跟全家移民欧洲,这种新移民的左,真是对我的胃口。当然他是真·古老国家新移民·左,无论其深刻度,还是久在入籍国,染上的新国籍国味道(对自己身份、视角的认识也好,黄右眼里的”白左“气息也罢),我都比不了。从外高加索开始,他的旅程后半段,我算是断断续续也跟下来了,感觉尤其亲切——不过他笔下的伊朗之旅,更容易看出来,跟前面的旅程关系不大。篇幅长,但文风,思路,都对不上。非要跟前面一样,章节名称都冠以连续的”第XX天“,就很别扭。然后……当然就该轮到吐槽译者,校对,编辑了!反正我把第一遍通读能挑出来的错,都写了笔记~~~
评分##有些翻译看得人莫名其妙
评分 评分##欧洲版译文纪实,作者以实地旅行考察的方式,探讨了现代东欧的历史遗留问题、生存困境与发展难题。奥斯维辛甚至是幸运的,作为劳改所的试验点而存活了一些人,而在特林布兰卡,70万犹太人到达营地就被杀害,最后存活50人。在大批精英被斩首之后,现代波兰作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个语言集体如何存续?作者同时要处理好身为德国人的历史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段走向伊斯法罕的旅程,行经波兰、乌克兰、阿塞拜疆、格鲁吉亚、敖德萨、基辅、车臣、巴格达等地,这些地名牵系着沉痛与忧伤,人们现在怎样生活,怎样与其他族群相处,怎样处理仇恨与和平、分裂与统一?扎加耶夫斯基、米沃什、阿列克谢耶维奇、曼德尔施塔姆等作家的身影不时闪现文本,如楔子扎穿冷硬的现实。欧洲是东欧的欧洲吗,东欧是欧洲的东欧吗?这是一部重塑欧洲意识的历史文化著作。
评分##4.5星。相当精彩的游记,将1990年代后被主流视野遗忘的东欧历史、文化、现实交叠呈现,回溯既往,也洞察当下蕴藏的变化可能。作者身为伊朗裔德国人的身份,本身可能也为他提供了特殊的理解角度。原作书名中的Gräben其实是“战壕”,这想来是隐指作者在一路上看到的种种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分断体制,无论是热战、冷战还还是断层线战争,还远不像欧洲那样已消弭了内部边界、阻碍和对峙,边境线两边的深刻差异到处可见。反观东亚,其实也是一样,在这个意义上,跨边界的旅行是可以打破边界对话的一种努力,书中这句话尤为题眼:“边界必须被打开,否则人们根本无法了解这些差异,也无法了解自己。”译者的误译是其对全书主旨的误解所致。
评分##豆瓣鹅一定不会喜欢这本书,因为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卢卡申科在白俄罗斯很有民意基础,这也解释了为何白俄罗斯是最后一个苏联国家。
评分 评分##也不过这两年刚写成的书,现在看来就已经略有些沧海桑田的感觉了
沿坟墓而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