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25
问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埃文·坎德雷是《洛杉矶书评》的资深编辑,也是美国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文学系的客座讲师,他在《N+1》《伦敦书评》《洛杉矶时报》《新共和》等报纸杂志发表文章与评论。
生活里到处都有问卷,我们在递交信息时填写它们、在寻找爱情时填写它们、在消磨时间时填写它们,也在拓展自我认知时填写它们。那么“问卷”究竟是怎么来的?它如何从边缘走向流行文化的中心地带?《问卷:潘多拉的清单》为我们揭示了一段隐匿在测试纸页背后的历史。作者埃文•坎德雷潜心收集各种意想不到的数据和材料,从头细数“问卷”的由来:从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自白录”到各种版本的“普鲁斯特”问卷,从智商测验到早期婚姻咨询,从社交网站的趣味问答到令人欲罢不能的人格测试。坎德雷在书中深入浅出、不乏幽默地探讨了文学与科学、心理学与商业,以及媒体与权力之间的微妙关联。
这本小书描绘了“问卷”的前世今生,体量虽小却包藏了诸多理所当然背后的“知识”,有些特别好玩,有些让人恍然大悟。你可以看作这是一次对大众流行文化的精湛解剖,于细微处见真知,平凡日常的细部竟是如此有趣迷人。
“知物系列”丛书由兰登旗下的Bloomsbury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成功策划了J.K.罗琳的“哈利波特”,可见其眼光。这套Object lessons他们预计选择三十多种物件,目前阶段已有十余种面世,丛书希望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象或抽象之物的历史文化,来揭示出隐匿其背后的真相,即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意义,以及这些物是如何型塑我们的生活并且被赋予意义,探讨物质与人在现代社会中的互动与影响。Object lessons在国外已有不错的销售成果。
本套书是口袋本丛书,每本大约5~6万字,题目有趣,文笔极佳。作者是英、美名校教授或者副教授,以及《纽约时报》《巴黎评论》《洛杉矶时报》等几家著名报纸的金牌专栏作家。通过每本小书,即可快速获得关于此物的“前世今生”。
##作者对于问卷/调研有一些洞察,但从业经验不足,隔靴搔痒,蜻蜓点水,转述的一些学术性观点挺有意思。
评分##以为讲的是商品的调查问卷,但其实讲的是心理调查问卷。讲了很多…但又感觉啥都没得到…做问卷是反思自己的过程,大数据下一切行为都可以被分析,这似乎都不是要研究问卷才能得出的结论。(其实我想看的是大家面对问卷的时候都会给出什么意想不到的回答,造成了什么反常识的后果)
评分##前半部分还行,后半部分直接跳
评分##读之前对这本书有着较高的期待,比如对问卷方法的反思,对定量技术的批判,但是读完之后收获没有想象中大(但也不至于给到三星)。 作者从隐私公开、标准化测试、性格测试、问卷的倾向性提问艺术、社会与情感需求、网络时代的数据导向、测试狂热几个方面展开,书中不乏启发性的观点和句子,但个人觉得,有些观点对我而言已经比较熟悉了,对于数据时代的分析又较为薄弱,因此我没有像它的同系列读物《弃物》一样喜欢。
评分##粗略地讲了问卷的发展史,看这本书的这段时间MBTI人格测试在互联网上突然爆红,也是很巧,有了阅读的奇妙代入感。 但这本应该是整套书里校对最有问题的一本,发现了一处病句和标点符号错误。
评分 评分##前半部分还行,后半部分直接跳
评分##问卷与社会和文化的互动关系史。一部分讲问卷的历史,一部分基在讲测试和量表的历史,最后是大数据互联网时代各种量表和测试对隐私等个人权利的影响。但是有点无趣冗长
评分##简明的问卷的历史。 一直以为问卷是自古就存在的,没想到其实是一个新兴的,从19世纪才发展起来的历史。 最开始的问卷是调查,是一个公开隐私的过程,但是直接的提问并不一定得到真的结果。 随着问卷的不断升级变化,一些侧面的问题,一些有意思的问题,提高了人的参与度,同时也给人多反馈。 目前的问卷发展的越来越快,我们每个人的个人信息都被收集到一个大的数据库中,所有人都可以被分析,被分类,想想也是挺可怕的。 所以,还是少做一些问卷吧,把信息和秘密留给自己。
问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