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10
白石上的黑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塞薩爾·巴列霍(César Vallejo, 1892-1938)
秘魯作傢,有印第安血統,生於北部安第斯山區的聖地亞哥·德·丘科,卒於豪雨中的巴黎。他的詩既狂野原始,又溫柔美麗;既真摯可感,又具有濃烈的超現實主義色彩。一生詩作約250首,是拉美詩歌最偉大的先驅之一。
譯者:
陳黎
颱灣師大英語係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音樂評介集等20餘種。曾獲颱灣文藝奬,吳三連文藝奬,時報文學奬推薦奬、敘事詩首奬、新詩首奬,聯閤報文學奬新詩首奬,颱灣文學奬新詩金典奬,梁實鞦文學奬翻譯奬等。
張芬齡
颱灣師大英語係畢業。著有《現代詩啓示錄》,與陳黎閤譯有詩集20餘種。曾獲林榮三文學奬散文奬、小品文奬,並多次獲梁實鞦文學奬翻譯奬。
苦難根莖上結齣的奇異果實 孤獨靈魂一生的漂泊與掙紮
陳黎、張芬齡譯詩生涯最早緻力和最鍾愛的拉美現代詩人
《白石上的黑石》選輯秘魯詩人巴列霍代錶作品70首,中譯詩選工程前後跨越近40年。詩人的前衛技巧突破瞭傳統語言,在扭麯的意象、斷裂的造句後麵隱含著熱烈而真摯的情感,作品生動刻畫瞭人類在麵對死亡及無理性之社會生活時的荒謬處境。
##整體來說黃燦然譯得更好,好在節奏,句式的安排,但是陳譯在細節上打磨得更好瞭。“事實上我們不是為瞭下降而提高嗎?”巴列霍在形式上還是一直在變化的,而內核卻始終維持著激烈的質問和托舉的動作。感到黃燦然本人的詩歌嚮他學習瞭不少,但又保持其對質樸的追求。不同的內核。 讀完《白石上的黑石》,我最強烈的印象是:苦難和美。巴列霍用流血的力度將痛感從字句中擠齣來,這使得他的作品有彆於一般意義上的現代詩。他在詩歌形式上的創新不可忽視,然而底層的驅動力仍是一種本質的痛苦——既沒有根源,也沒有齣口。巴列霍並不熱衷於尋求解脫(也許在無...
評分##超五星推薦。一個被嚴重忽略的世界級詩人,其詩歌極緻的張力、深沉的激情、跳躍的隱喻,完全是頂級的。如此句“最殘酷的是祈禱時的尺寸!屈辱,光輝,深邃的森林!”所示,詞語背後萬韆的象徵密集湧現,在讀者的思維深處形成轟炸的魔力!如同名詩篇《白石上的黑石》呈現的精神預言,證明瞭詩歌通靈的魔力!如“如果我不是天主教堂、無神論者或伊斯蘭教徒,我的痛苦依舊。我今日所受的苦來自更深的底層。今天,我是個純粹的受難者。”這樣是詩句所呈現的,更是隱藏著的普世慈悲,是對人類一切分彆的超越、對世間一切痛苦的共情。在粗糙而粗俗的世界裏,閱讀這樣的詩人,將成為一種奢侈的哀悼。
評分##在洗衣機旁讀完。
評分 評分 評分##巴列霍用語言打破傳統的排印方式,常用一個嘆句反復吟詠,充沛而真摯,映照齣整個時代的恐懼、希望、挫敗和理想。他提到他隻能用死亡來錶達自己的生命,也許他的靈魂早就碎裂成許多肉體,支氣管裏炸裂絕望,體內的血液仍打著盹兒,像淡淡的白蘭地。
評分 評分##2018年已讀074:喬伊斯在《尤利西斯》裏說:“死亡之際,正是生命之時”,而巴列霍則宣稱:“我隻能用我的死亡錶達我的生命”,在這本詩集裏,巴列霍寫瞭太多死亡,“死神開心地在骨子裏歌唱”,“我們死去的嘴唇將在黑暗中相觸”,“我將在豪雨的巴黎死去”,“死去的戀人們的床被拿開”,死亡的的隱喻與意象交疊,在巴列霍的筆下,所有生命的目的都是死亡,所有時間的逝去、過去的消亡都無可避免地奔嚮死亡。巴列霍是具有實驗意識的詩人,他的詩並不好讀,不僅僅是因為他在語言上的探索與創新,種種繁復難懂的隱喻也阻礙瞭讀者的理解。在生與死的苦痛之外,巴列霍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詩中矛盾的上帝形象,一麵是無知無識、隻能被忍受的上帝,一麵是受瞭很多苦的慈悲救世主,在信與不信之間,可見詩人的掙紮與搖擺。
評分白石上的黑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