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22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李文杰,1982年出生于湖北汉川,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2011年至今,先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与外交的教学研究。近期的研究论题包括:晚清政治制度史、近代国债、英属印度与中国关系。
近代从事西式外交的官员产生于科举的道路,他们是如何“适应”外交这种全新的“职业”的?如何理解清朝外交机构的运作方式与特点?作者从清代档案中钩稽总理衙门、外务部及驻外官员的履历资料,考察其出身、选任、升迁、去向、群体演进等系列问题,构建并展现出晚清外交人员从起源、发展到所谓“职业化”外交官群体形成的全过程。“外交官”是一个研究薄弱的群体,本书的研究为今后的晚清外交史研究奠立了基础。
##功底扎实,叙事缜密,可谓沉潜者。不过似可从这一个案出发,与更大的理论对话,而不仅限于近代外交史范畴
评分 评分##在上下班路上断断续续读,今天在家终于收尾了。作为博论本文极其扎实,引用大量档案文献,做成表格无数,对外交官群体在晚清民初的构成,迁转做了细致的讨论。文中不乏更新我认识之处,比如清末总理衙门与使节是差使,他们的升等是通过本职的变动体现的。如此,就不难理解为何晚清外交为何不专业了,因为旧体制上嫁接的新制度,没有生发的机制。
评分 评分 评分##《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李文杰著,三联书店,2017年1月第一版。非常好的“二手书”,严谨细致,资料丰富。不但对晚清五十年来外交系统建立所述甚详,还涉及晚清官制改革。只是非专业人士读来一定非常枯燥,只挑有趣和重要部分读来即可。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
评分3.8星。关于晚清外交制度史比较详尽的研究,包括了总理衙门、外务部和驻外人员三部分内容。当然从制度看,晚清外交的突出问题是外交官员是差使而非职缺,即非职业化,进而导致外交官外语能力的不足、任内碌碌无为、相当一部分官员借助总理衙门为跳板谋求升官、驻外使节对国外情报搜集的低效率等等一系列问题,但要完全解释这一现象就远非制度史研究所能解决了。作者中文史料爬梳颇不易,但外文方面就显得不足,且文字上也较枯燥,与其师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不过本书也算是近年来中文学界关于总理衙门和外务部两个机构研究的较佳著作了。
评分 评分##能挖出如此多史料就已很厉害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