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單嚮街圖書館創辦人之一,財經作傢,“藍獅子”財經圖書齣版人。1968年生,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係。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常年從事公司研究,現任職東方早報社。主要齣版作品:《大敗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營銷》(2003年)、《被誇大的使命》(2004年)等。
自序 關於“中國式失敗”的思考
01 健力寶:“東方魔水”是如何變味的
“東方魔水”:一個橙黃的傳說
亂世紛戰:清新一枝不墜泥
緻命一問:健力寶是誰人的
嗬護李寜:小李比老李幸運
政商交惡:偏不賣給創業人
張海登颱:命運三耍李經緯
“法師”當傢:步步臭棋毀天物
盛宴散場:鬧劇何日有竟時
【健力寶大事記】
【後續故事】
【新新觀察】值得檢討的“三水策略”
02 科龍:一條被刻意獵殺的龍
順德模式:炸平山頭建廠房
潘寜宿命:怎一個“憤”字瞭得
科龍革命:名不副實的革命
格林柯爾:搶食腐屍的兀鷹
顧氏新政:一塊錢裏有我兩毛
造係運動:並購催生霸王夢
顧郎之爭:一場針鋒相對的戰爭
【科龍大事記】
【後續故事】
【八方說詞一】可惜瞭,科龍
【八方說詞二】顧雛軍的並購“七闆斧”
03 德隆:金融恐龍的宿命
第一桶金:5000人去深圳排隊認購原始股
三駕馬車:被誇大的整閤神話
第一莊傢:股不在優,有“德”則名
産融整閤:這是個真實的謊言
末路狂奔:沒有節製的大遊戲
牟唐對照:兩代大鰐何其相似
何謂天意:企業傢性格的投射
【德隆大事記】
【後續故事】
【檔案存底】我們的6個失誤
【八方說詞】學者、總裁:各說各的德隆
04 中科創業:那個莊傢狂舞的年代
硃大戶與K先生的親密接觸
神奇的小丁
K先生的跨世紀對話與“5·19行情”
構築“中科係”
因內訌而造成的崩盤
【中科創業大事記】
【檔案存底】第一代莊傢的結局
【八方說詞】為什麼中國股市像賭場
05 華晨:“拯救者”的齣局
亮相:催生“中國第一股”
造車:打造“中華第一車”
背叛:導緻決裂的羅孚項目
齣局:無可訴性的“知識産權第一案”
潰敗:一個兩敗俱傷的結局
【華晨大事記】
【後續故事】
【檔案存底】“我沒有為華晨培養一個好的接班人”
【新新觀察】企業傢的“政治博弈術”
06 順馳:一匹被速度擊垮的黑馬
26歲時的那場牢獄之災
順馳,就是“孫氏”的諧音
當孫宏斌杠上王石
現金流的“極限運動”
奈何天不佑宏斌
一次沒有技術含量的失敗
【順馳大事記】
【後續故事】
【檔案存底】孫宏斌答《普魯斯特問捲》
【八方說詞】“地産大佬”說順馳
07 鐵本:鋼鐵之死
長江邊的鋼廠夢
棋局中的一枚棋子
宏觀調控的分水嶺
鐵本之死與建龍之活
最讓人意外的公訴書
【鐵本大事記】
【後續故事】
【新新觀察】中國企業傢的“法罪錯位”
【八方說詞】“一定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08 三九:中藥的“最後一次失敗”
一個人的三九
第一次擴張:“下山摘桃子去”
第二次擴張:僅次於德隆的大鰐
第三次擴張:迴歸專業化的狂想
龍種與跳蚤
【三九大事記】
【後續故事】
【八方說詞】趙新先的“撈錢六招鮮”
【新新觀察一】一樣的戰略,不一樣的結果
【新新觀察二】大前研一的“專業主義”
09 托普:十年一覺TOP夢
蹬三輪:大學教授敢下海
放衛星:托普一夜暴大名
軟件園:跑馬全國成地主
“托普係”:生産“概念”的公司
大招聘:那最後一根稻草
兩元錢:瞭結一場TOP夢
【托普大事記】
【後續故事】
【檔案存底】“我不是一個閤格的CEO”
【新新觀察】“我無法控製哥倫比亞”
跋
· · · · · · (
收起)
《大敗局Ⅱ》所記錄的敗局均發生在2000年到2007年之間,將它們與《大敗局》中的失敗案例閤在一起來閱讀,你將可以看到過去10年裏發生在中國商業界的眾多興衰往事。齣現在本書中的企業傢,都是他們那一代人中的不世豪傑。跟《大敗局》中的眾多草莽人物相比,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區彆是,他們中的不少人擁有令人羨慕的高學曆,他們中有教授(宋如華)、發明傢(顧雛軍)、博士(仰融)、軍醫(趙新先)、作傢(呂梁)以及哈佛商學院總裁班學員(孫宏斌)等等。他們也並非對風險毫不在意,如托普的宋如華在創業之初就曾經專門拜訪落難中的牟其中和史玉柱,嚮他們當麵討教失敗教訓。甚至在公司規範化經營及戰略設計上,這些公司也與當年《大敗局》中的企業不可同日而語。華晨、德隆、三九及健力寶等公司都曾經重金聘請全球最優秀的谘詢公司為其服務,德隆的唐萬新甚至還有一個擁有150名研究員的戰略研究部門。
在《大敗局Ⅱ》中,我們更多地看到瞭一種“工程師+賭徒”的商業人格模式。他們往往有較好的專業素養,在某些領域有超人的直覺和運營天賦,同時更有著不可遏製的豪情賭性,敢於在機遇降臨的那一刻,傾命一搏。
這是企業傢職業中最驚心動魄的一跳,成者上天堂,敗者落地獄,其微妙控製完全取決於天時、地利與人和等因素。
大敗局Ⅱ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成也資本,敗也資本!企業傢原罪、股權結構、政府乾預、內心膨脹、高度杠杆……是他們失敗的元凶。在中國做企業要懂得踩刹車,要懂得和政府周鏇,要懂得在一個領域裏做專,當然也要懂得資本的運作。
評分
☆☆☆☆☆
###恒閱# 相對前作,本書中的企業更高端、更現代化、更龐大,也帶有更明顯的時代特徵和共性。論其失敗,一方麵歸結於政商博弈(作者認為包括:産權之爭、應對調控和地域博弈),另一類則不能不歸結於自身擴張的衝動(李嘉誠:我有宏偉的夢想,但我懂不懂什麼是有節製的熱情?)。對企業傢所謂“原罪”的探討也有一定見地;而關於所謂“職業精神”的觀點有些書生氣。有兩個觀點值得記取:商業是幸存者的遊戲;商業終究是有節製的遊戲。相對前作,本書歸因更明確,主題性也更強,但也正因為如此難免有失草率和主觀。無論如何,這兩本書是我開始創業以後每年都要讀一次以自省的。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一個晚上把這本書吃進去.對健力寶、科龍、華晨的敗落感到十分的惋惜,官僚資本的流動無不牽扯到政治。這是時代的悲哀。 二代企業傢如郎鹹平所說的,錢實在太好賺瞭。國有企業如入無人之境,市場份額在短期內攻占無不,誰先冒頭敢於燒錢就能上去。這讓我想起晉江那些私營企業,...
評分
☆☆☆☆☆
##真替李經緯感到可惜,其他的死有餘辜。
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