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5
巴黎,19世纪的首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瓦尔特·木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和哲学家之一。出生于德国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在申请大学教职失败后,一直从事文学评论和翻译工作。他的作品在法兰克福学派批评理论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纳粹兴起后他离开德国,1940年在法国与西班牙边境自杀。
本书是瓦尔特·本雅明德“拱廊研究计划”的几篇完成稿,德国著名思想家、文艺理论家本雅明受阿拉贡小说的启发,决定通过对大城市异化景观——巴黎拱廊的研究,来展现19世界“资本文化盛事”的风景。在这几篇完成稿中,他用自己独特的叙述风格对波德莱尔的诗歌进行了诠释,同时又敏锐地发现了拱廊在空间上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地新变化。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到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人与自身异化所做的斗争。
##大爱的文人(好吧,我采用这个头衔)。城市与人的相遇,大团块的物质力量与“渺小的孱弱的”肉身的相遇,奥斯曼建造的林荫大道与诗抑或商品的相遇,这就是这个法国第二帝国时期首都的文化景观。闲荡的人最终被商品所吞噬,就像马克斯笔下的知识分子出卖着思想,波德莱尔笔下的诗人把头顶光圈弃于泥泞的街而不顾,站在现代景观的胜景与废墟之后,一切速朽的宏大叙事呼啸而过,你只剩最后一瞥之爱。PS 这个译本似乎略乏诗意。
评分 评分##本雅明写波德莱尔,不囿于诗作本身,而是把诗人放在社会大环境里还原一个时代的精神,表现不同诗人于城市转型时代变革中的迷惘和选择。大开大阖,文思敏捷,带出了整个十九世纪巴黎的气象变迁。尤其喜欢序里的《拱廊研究计划》,很通透了,担得起“字字珠玑”四个字。「每个时代都幻想着下一个时代。」「城市居民的欢乐与其说在于“一见钟情”不如说在于“最后一瞥之恋”。」还是要感慨一下波德莱尔可怜,如今他盛名远扬,墓碑日日有人亲吻鲜花不绝。而在世时全部作品也不过买了15000法郎,而且被欺负的毫无版权任人翻印。末了还要同他憎恶了一辈子的继父死同穴。命运啊。
评分 评分##如果不是在帝都游荡了五年,我不会如此感性的阅读这本美学经典。离开美学领域好些年了,当不把那些好书当做功课去阅读,而当做感受去阅读时,才会激发出爱不释手的共鸣来,包括读完以后看豆瓣书评,都是看完电影以后般的好奇和愉悦。 很多个下午和夜晚,我游荡在帝都的三里屯、...
评分 评分 评分波德莱尔,法国人,十九世纪诗歌象征派先驱,只活了49岁。照片上,他头发稀疏,但前面两束头发彬彬有礼地搭在头顶,锐利如鹰爪的目光,硬挺尖刻的鼻梁,嘴角下撇,深陷的法令纹,他歌唱丑恶,揭露社会阴暗面,带着灵性的诗句穿越象征主义的树林,他的声音仿佛穿越了万层雾...
评分巴黎,19世纪的首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