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藝術的曆史語法

造型藝術的曆史語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奧地利]阿洛伊斯·裏格爾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序 言
1890/1891學年起,裏格爾所開設講座
課程一覽錶
-
第一部 1897/1898年稿本
-
第一章 世界觀
一、第一個曆史時期:藝術通過實體之美對大自然加以改進
1. 形成階段
2. 高潮階段
3. 消亡階段
二、第二個曆史時期:藝術通過智識之美對大自然加以改進
1. 通過實體之美對大自然加以改進型藝術的延續
2. 西方國傢中第二個曆史時期原本的路徑
三、第三個曆史時期:藝術作為易逝的大自然的再創造
-
第二章 藝術品諸要素不同的目的
一、第一個曆史時期:對大自然加以改進的藝術
二、第二個曆史時期:將大自然徹底智識化的藝術
三、第三個曆史時期:藝術自發地與大自然進行創造競技
-
第三章 母 題
一、美化大自然的曆史時期
1. 古埃及藝術
2. 前亞曆山大時期的希臘藝術
3. 後亞曆山大時期的古希臘羅馬
二、將大自然徹底智識化的曆史時期
1. 意大利藝術
2. 基督教—日耳曼藝術
三、1520年以降時期
1. 意大利
2. 日耳曼諸族
-
第四章 形態與平麵
一、第一個曆史時期:對大自然加以改進的藝術
1. 埃及
2. 前亞曆山大時期的希臘藝術
3. 後亞曆山大時期的古典時代
二、第二個曆史時期:將大自然徹底智識化的藝術
1. 晚期羅馬藝術中的變革
2. 拜占庭藝術
3. 伊斯蘭藝術
4. 意大利藝術
5. 羅馬風階段
6. 喬托式藝術
7. 文藝復興
三、缺失的最終章節之草稿
1. 哥特式
2. 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築
3. 巴洛剋建築
-
第二部 1899年稿本
-
第一章 世界觀
一、第一個曆史時期:古代直至三世紀的神人同形同性的多神信仰
1. 古代東方族群的多神信仰
2. 希臘化時期之前的古典時期多神信仰
3. 希臘化時期
二、第二個曆史時期:313年至1520年的基督教一神信仰
1. 東羅馬的基督教世界觀
2. 西羅馬世界觀與藝術之間的關係
三、第三個曆史時期:自然科學的世界觀
-
第二章 元 素
一、母題和目的
1. 古代多神信仰世界觀統治下的母題
2. 希臘人所創造齣的古代藝術的高潮
二、形態與平麵
-
索 引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 奧地利形式主義美學專傢、維也納藝術史學派代錶人裏格爾集大成之作

★ 一部由藝術史洞悉世界觀發展史的美學巨著

★ 闡明新銳藝術概念,以多元化、開放性思路叩開藝術史大門

-

本書是一部具有開創性的美術史專著。裏格爾考察瞭從古代到現代的藝術史,以獨特的視角闡明自己對藝術理論的理解,指齣瞭造型藝術中的核心元素:圖像産生的目的、主題以及平麵和形態之間的基本關係,這些元素根據地點和時間的不同而變化。

裏格爾的觀察從藝術史延伸至世界觀的發展史,因此,本書不僅為理解藝術提供瞭新穎的方式,還給斯賓格勒、德勒茲、帕諾夫斯基等哲學傢帶來瞭啓示。

-

【專傢評語】

裏格爾作品的睿智、個性與視野,在藝術-曆史學研究這一領域,至今還鮮有人能與之比肩。

——本傑明·賓斯托剋,柯柏聯盟學院教授,《維米爾的傢族秘密》作者

-

裏格爾對藝術史的影響怎麼說都不為過。他提齣的“藝術意誌”概念,既有理性和科學的解釋,又允許人們充分自由地欣賞藝術史和建築史上的各種現象。每一種藝術都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裏格爾強調瞭把曆史看成高潮期和低潮期的謬誤,認為不該對不同文化的優劣妄下斷言。即使在今天,“藝術意誌”這個概念仍然值得探究,因為它打開瞭一扇通嚮多元文化、世俗和開放的藝術史概念的大門,這或許是藝術史上的第一次。

——托馬斯·歐門,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

用戶評價

評分

##裏格爾的集大成之作,不止步於各個時期的作品與風格,而是將其深深嵌入某種更為宏大的文明進程,正如簡介所言,是“從藝術史延伸至世界觀的發展史”,無論就藝術研究還是曆史-社會研究而言,都是頗具先驅性與開創性的。更想感慨一下,現在人們能調用的知識與信息越來越多,但像此等眼界與格局的作品反而少瞭 …(當然也許隻是個人錯覺)

評分

評分

##聽著法老的The Creator Has a Master Plan讀畢。何等氣度恢弘的史詩啊!即使是未竟之作,也足以與黑格爾的《美學》相媲美。在李格爾所勾勒的宏大圖景中,人類的藝術創作成為瞭同大自然之間的“創造競技”,獲得瞭存在論的根基地位。相比於第一版,第二版更強調這樣一場“創造競技”的倫理維度:藝術創作源於人類對幸福的追求,旨在錶達一種和諧的世界觀。“人類持續不斷地渴望和諧。這種和諧在人類看來受到瞭大自然中各種事物與現象的持續乾擾與威脅,……於是,人類便在其藝術品中設法實現瞭自身對於大自然的觀念,這種觀念將人類從永恒的不安中解救瞭齣來。……這涉及人類與世間萬物之間的關係。換言之,它不僅是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即狹義的自然觀,而且也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道德觀。一言以蔽之即世界觀。”

評分

##聽著法老的The Creator Has a Master Plan讀畢。何等氣度恢弘的史詩啊!即使是未竟之作,也足以與黑格爾的《美學》相媲美。在李格爾所勾勒的宏大圖景中,人類的藝術創作成為瞭同大自然之間的“創造競技”,獲得瞭存在論的根基地位。相比於第一版,第二版更強調這樣一場“創造競技”的倫理維度:藝術創作源於人類對幸福的追求,旨在錶達一種和諧的世界觀。“人類持續不斷地渴望和諧。這種和諧在人類看來受到瞭大自然中各種事物與現象的持續乾擾與威脅,……於是,人類便在其藝術品中設法實現瞭自身對於大自然的觀念,這種觀念將人類從永恒的不安中解救瞭齣來。……這涉及人類與世間萬物之間的關係。換言之,它不僅是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即狹義的自然觀,而且也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道德觀。一言以蔽之即世界觀。”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