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作者于2003-2006年完成的五篇调研报告,涉及汽车、大飞机、柴油发动机、通信标准、VCD/DVD五个工业领域。书中记录了中国工业在一个特定发展阶段走向自主创新的轨迹,以及围绕着这个转变所发生的政策辩论。
##这是一片2600年前就孕育了管仲三策的土地,却在现代的产业政策上抛弃了自主创新。汽车、柴油发动机、运10飞机、芯片等等,在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声浪中依次倒下。有人说这是一个盛产卖国贼的国家,我想说这更是一个勇者辈出的民族。指出政策的失误、揭露利益的链条,也需要极大的勇气。在今天回顾路风老师十几年前的作品,若当时能采纳他的建议,今天的中国将是何等自立自信?!
评分##报告文学+自媒体网文的综合体,15年前《刷盘子还是读书》的升级版。书名前最好加个定语“国家主导下的****”
评分##中国工业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悲壮史诗;中国产业史详尽的、一手的比较案例研究;对发展经济学和产业创新政策的技术要素的动态拓展
评分##中国工业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悲壮史诗;中国产业史详尽的、一手的比较案例研究;对发展经济学和产业创新政策的技术要素的动态拓展
评分##用特例推出一般性结论,多案例少逻辑,名不符实
评分##“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竞争性企业的崛起,既是革命性的又是连续性的。革命性体现在新的组织形式上,连续性则体现在技术能力的源头上。” “自主创新必将从涓涓细流变成中国工业发展的洪流——由于中国工业走向自主创新是中国崛起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动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这个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看到结语(以上三段出处)的雄心就打了五分,作者用五个例子详细阐明了:技术能力是技术进步、工业发展和国家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正如中国、日本和韩国三个国家汽车工业的不同命运所证明的:企业层次上的战略远见和国家层次上的政治决心对赶超国家的技术学习和能力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评分##技术能力是关键。 自主研发提升技术能力。
评分##企业的目的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它们会从收益的角度理性衡量是否从事研发,技术积累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需要国家的支持和推动,不能把丧失创新能力的责任让个别企业来背锅,文章里很多情绪化的批评简直狗屁不通。
评分##创新是干出来的,边干边学,除了技术还得有创新的组织和流程。限制准入和供应真是最愚蠢的政策,很多问题病根都在供应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