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城考古笔记

唐长安城考古笔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何岁利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第一章 历史长安 世界大都会——唐长安城 / 001
世界大都会——唐长安城 / 002
唐长安城的前世与今生 / 003
唐长安城选址与建设 / 006
唐长安城内的“紫禁城” ——三大内与大明宫 / 011
唐长安城与大明宫的废毁 / 024
唐长安城与西安城区的今昔对照 / 025
第二章 寻找长安 唐长安城与大明宫的考古历程 / 037
新中国成立前对唐长安城的调查与发掘 / 038
新中国成立以来唐长安城与大明宫的考古历程 / 041
西安城区还有哪些真正的唐代遗址? / 048
大明宫考古发现的遗址 / 061
第三章 印象长安 古今交融的千年画卷 / 065
唐长安城内的道路与交通 / 066
唐长安城的里坊与市场 / 071
唐长安圜丘:差点被遗忘的千年天坛 / 080
探访唐长安城的大内宫城——太极宫 / 083
昔日腥风血雨的玄武门今何在? / 088
天下粮仓之唐太仓遗址 / 093
长安城西南隅地标——木塔寺 / 097
明德门外北望长安城 / 099
第四章 考古长安 大明宫考古笔记 / 105
一块石碑——大明宫考古的开始 / 106
范围与格局的探寻 / 107
宫门考古 / 115
宫殿考古 / 143
大明宫的“脉络”——道路与水系 / 186
中央“智库”——大明宫翰林院 / 210
人间仙境、绮丽的后宫——皇家池苑太液池 / 213
大明宫内园林植物的考古探寻 / 228
大明宫内鲜为人知的宗教建筑 / 234
第五章 记忆长安 唐长安城考古的那些事儿 / 239
含光门考古,我得感谢一位陌生游客 / 240
消失的帝都城阙——我记忆中的唐长安城安化门遗址 / 243
应记住为保护大唐西市遗址做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 / 245
那一年为了工作,我差点失去了女儿 / 247
大明宫含元殿御道考古的前前后后 / 249
丹凤门考古发掘亲历记 / 257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考古往事 / 261
太华路考古纪实 / 264
大明宫考古,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 269
附录一 考古不是“挖宝” / 275
附录二 我的考古工作历程 / 283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在《唐长安城考古笔记》这本书中,有着20年考古工作经验的何岁利带领我们涉过时光的千山万水,走进中国历史上璀璨耀眼的大唐盛世,遇见唐长安城的前世今生。从充满腥风血雨的玄武门到辉煌壮丽的大明宫,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专业的视角,呈现了真实生动的考古故事。你还将看到专业的考古学者如何工作,以及考古的魅力和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还行,外行看个热闹,没啥特别看不懂的内容。

评分

##一座长安城,多少繁华梦。

评分

##如果你梦回大唐,请读这本书;如果你心系长安,请读这本书。当岁月被剥离,你可以在这里,回望,歌唱,以及飞翔……

评分

##一座长安城,多少繁华梦。

评分

##1.偏向科普讀物,博客體。 2.作者對大明宮考古情況更加熟悉,除了第四章專辟一章說明,在其他各章也都有部分節作介紹,是全書分章體例較亂而有泊湊之感的體現之一。書中內容有時重複,如第二章的小節《西安城區還有哪些真正的唐代遺址》,與前後許多內容重複;第三章“探訪唐長安城的大內宮殿——太極宮”一節與第一章“唐長安城與西安城區的今昔對比”一節重複很多。泊湊另見於第三章介紹道路後補充唐代交通法及案例等。 3.有最新且有一定系統化考古成果展示。將考古成果聯繫與今天西安城區聯繫頗多,適合了解西安的古跡及歷史。對於西安人來講很易讀,並很有興趣,但是外地人可能對於作者把古跡頻繁聯繫今日西安地標的描述方式不太習慣,且難以建立較深印象。不過正是這樣的寫作方式,讓厚重的歷史得以疊加在這本書中。

评分

##是一部了解唐长安城不错的工具书。作者是一位一线考古工作者,对于唐长安建筑,遗址考察有清楚的介绍。

评分

##还行,外行看个热闹,没啥特别看不懂的内容。

评分

##散漫翻下来一遍,对唐长安城太极宫和大明宫介绍的比较清晰,配图好评 不规范引用别人知乎回答扣1星

评分

##1.偏向科普讀物,博客體。 2.作者對大明宮考古情況更加熟悉,除了第四章專辟一章說明,在其他各章也都有部分節作介紹,是全書分章體例較亂而有泊湊之感的體現之一。書中內容有時重複,如第二章的小節《西安城區還有哪些真正的唐代遺址》,與前後許多內容重複;第三章“探訪唐長安城的大內宮殿——太極宮”一節與第一章“唐長安城與西安城區的今昔對比”一節重複很多。泊湊另見於第三章介紹道路後補充唐代交通法及案例等。 3.有最新且有一定系統化考古成果展示。將考古成果聯繫與今天西安城區聯繫頗多,適合了解西安的古跡及歷史。對於西安人來講很易讀,並很有興趣,但是外地人可能對於作者把古跡頻繁聯繫今日西安地標的描述方式不太習慣,且難以建立較深印象。不過正是這樣的寫作方式,讓厚重的歷史得以疊加在這本書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