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金融学原理(第五版)
金融学原理(第五版)
丛 书 名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作 者:彭兴韵 著
出 版 社:格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7-1
ISBN:9787543222663
版 次:1
页 数:531
字 数:565000
印刷时间:2013-7-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平装
定价:58.00元
《金融学原理(第五版)》从金融的基本功能出发,构造了一个有别于传统货币银行学的金融学新体系。立足于中国的实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可读性和前沿性等几方面的突出特点,对推动中国金融学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自2003年初版以来,此书已经修订四次,本次是第五次修订。第五版修订:书中的相关数据均更新至2012年年末;关于影子银行管理、宏观审慎监管等更严格金融监管的介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绩效;中国金融市场深化改革的新进展,如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村镇银行、衍生品多样化等,为课后习题提供部分答案要点。本书是大学本科学生、在职研究生班学员,金融从业人员以及想了想和掌握金融知识的一般读者学习金融学的理想的入门级教材。
《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金融学原理(第5版)》从金融的基本功能出发,构造了一个有别于传统货币银行学的金融学新体系。立足于中国的实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可读性和前沿性等几方面的突出特点,对推动中国金融学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金融学原理(第5版)》是大学本科学生、在职研究生班学员,金融从业人员以及想了想和掌握金融知识的一般读者学习金融学的理想的入门级教材。
彭兴韵,1972年出生于重庆市云阳县,1994年和1997年先后于江西财经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1997年7月开始在长江证券公司工作,199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01年7月提前一年毕业获得博士学位。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工作。译著有《外汇与货币市场导论》, 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本书是他独立完成的部学术专著。
篇 总论
第1章 货币
第2章 金融系统
第3章 货币的时间价值
第4章 资源的时间配置:储蓄与消费的选择
第5章 资金盈余者的资产选择与风险管理
第6章 资金短缺者的融资选择
第二篇 机构与市场
第7章 金融系统中的金融机构
第8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9章 长期资本市场
第10章 短期货币市场
第11章 外汇市场
第12章 金融衍生品市场
第三篇 金融调控
第13章 货币供给
第14章 货币需求
第15章 利率水平与利率结构
第16章 物价水平: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17章 汇率的决定与汇率制度
第18章 国际收支
第19章 国民收入与产出的决定:IS-LM模型
第20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
第四篇 金融发展与稳定
第21章 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
第22章 金融深化与金融自由化
第23章 金融危机
第24章 金融监管
术语表
我最近刚结束一个重要的项目,终于有时间拾起我一直想读的《金融学原理》第五版。这本书在我手里沉甸甸的,封面设计很简洁大气,书脊上“格致出版社”和“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的字样透露着它严谨的学术背景。虽然名字里有“原理”,但我一直觉得,金融这东西,光靠死记硬背公式是远远不够的,它背后牵扯着人性、市场情绪、宏观经济的波动,还有无数的“蝴蝶效应”。这本书究竟能不能帮我把这些碎片化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更清晰的认知框架,这是我最期待的。我尤其想知道,在第五版这个更新的版本中,作者彭兴韵教授是如何整合当下最新的金融理论和实践案例的,比如最近几年大家都在谈论的数字货币、ESG投资等等,这些前沿的概念会不会有深入的探讨?毕竟,作为一名在职的研究生,时间宝贵,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切实可触的提升,而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堆砌。这本书的受众定位很明确,既包括了大学本科生,也面向在职研究生和金融从业人员,这种广泛的覆盖面也意味着它需要兼顾理论的深度和实践的应用性。我很想知道,它是否真的做到了这一点,在理论深度上是否足够扎实,在实践应用上又能否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思路。
评分翻开这本书,一股纸张特有的清香扑鼻而来,这种感觉是电子书永远无法比拟的。书页泛着淡淡的米黄色,印刷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目录部分设计得非常合理,章节之间的逻辑递进清晰可见。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风险管理的部分,毕竟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这么久,深切体会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不知道彭兴韵教授在这本书中是如何阐述风险的来源、度量以及应对策略的?比如,对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不同类型的风险,这本书会提供哪些系统性的分析方法?我希望它能超越教科书式的介绍,提供一些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思路。另外,这本书既然是“当代经济学教学参考书系”的一部分,我猜想它在理论前沿的介绍上应该有所侧重。比如,在公司金融章节,是否会涵盖最新的资本结构理论、股息政策研究,或者是在投资学章节,会不会深入探讨行为金融学对传统投资理论的修正和补充?这些都是我希望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的。作为一名金融从业人员,我更看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希望这本书不仅能巩固我的理论基础,更能为我日常工作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方法论上的启发。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金融学,不仅仅是学习那些枯燥的公式和模型,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公式和模型背后所代表的经济逻辑和市场规律。彭兴韵教授的《金融学原理》第五版,作为一本面向高等教育的教材,其内容深度和广度是我一直以来所期待的。我特别好奇的是,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金融市场影响的章节,这本书会如何分析?在当前的全球经济环境下,各国央行和政府的政策调整对资产价格、汇率以及整体金融体系的稳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一些量化的分析工具,或者是一些案例研究,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政策传导的机制?另外,作为一名在职研究生,我需要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这本书在案例分析方面做得如何?是否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金融事件,并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近期的局部金融动荡等,这些事件的成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能否在这本书中得到系统性的阐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理论提升和实践指导的双重利器,帮助我更清晰地认识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并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定位非常明确,瞄准的是大学本科、在职研究生以及金融从业人员,这说明它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一定的要求。我最想了解的是,在国际金融这一章节,彭兴韵教授是如何处理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金融市场相互影响的复杂性的?例如,汇率的决定机制、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以及不同国家金融监管体系的比较等等,这些都是我一直想深入学习的课题。在第五版这个更新的版本中,是否会增加关于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发展和风险的讨论?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了解新兴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一直觉得,学习金融,不能只局限于国内的视角,而要放眼全球。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个更宏观、更国际化的视野,帮助我理解全球金融市场的动态和趋势?另外,作为一名金融从业者,我对金融创新和风险防范的结合点非常感兴趣。书中在介绍金融衍生品、金融科技等方面时,是否会同时讨论其潜在的风险和监管挑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洞察,帮助我更好地把握金融创新的机遇,同时规避潜在的风险。
评分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一位智者对话。我一直认为,金融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关于风险、收益、信息不对称以及人性的学科。彭兴韵教授的《金融学原理》第五版,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我深入理解这些本质?我尤其关注书中在“市场效率”和“信息经济学”这两个章节的阐述。一个有效率的市场,信息是如何传递和利用的?信息不对称又会导致哪些问题?这些理论上的探讨,对于我理解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套利机会以及监管的必要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清晰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将这些复杂的概念解释得深入浅出。同时,作为一本参考书,它在案例的选取上是否足够新颖和具有代表性?例如,在分析公司治理问题时,是否会选取近年来发生的真实案例?在探讨金融危机时,是否会引入最新的研究成果?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为我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金融世界更深层奥秘的大门,让我能够以更成熟、更理性的视角去理解和参与金融市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