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世紀以來,越南人本身既是殖民者,又是其他殖民者的犧牲品。越南的國家版圖時而擴張,時而縮水,有時分裂,有時消失,而且這一切遠非他們所能掌控。儘管一再面對龐大的壓力,越南存活下來,創建了亞洲最特出、最複雜的文化。
近年來,隨著造訪這個獨特國度的人越來越多,對一本重要史冊的需求也不斷升高:我們需要有一本書,讓外界人士了解過去的統治者、叛亂者、僧侶與殖民者在越南留下的歷史痕跡。
高夏的新作《越南:世界史的失語者》充分滿足了這項需求。根據他對中南半島投入畢生研究的心得,所寫的這本書既能隨時保有越南「圈內人」的省思,在觀念上又不失與越南「圈外人」的聯繫。一波又一波來自中國、法國、日本或美國的入侵者最後都被越南人逐退,我們也見到越南人本身為這一切付出的可怕代價。由於冷戰期間最曠日持久的一場衝突戰就發生在越南,許多年來,為了宣傳,越南的過去一直遭到扭曲、操控。或許直到今天,我們才終於能從一種真正歷史的角度,對造成現代越南的事件進行觀察。
高夏運用越南文、法文與英文資料完成這項最新的研究。《越南:世界史的失語者》既有越南史的宏觀描述,又包容許多世紀以來詮釋越南層層面面的各種野史、傳說、歧見、文化與人物,無疑是一本卓越而重要的巨著。
##2018.09.16.身处大国卧榻之侧却有大国梦的越南
评分##黎筍很清楚他不能讓中國與高棉聯手對付越南,於是決定暫時壓下反紅高棉的宣傳,隨於一九七七年十月走訪北京,要求他的中國夥伴管一管波布的民主柬埔寨。但中國仍然支持嗜血的紅高棉,認為中國需要紅高棉,以免越南控制整個前法屬印度支那,然後拱手讓給蘇聯。而河內這時也認定北京正利用紅高棉包圍越南民主共和國,於是與此時在永珍掌權的寮國共產黨簽署安保條約,以加強與寮共的合作。這些作為看在北京眼裡,更進一步證明蘇聯在印度支那確有陰謀。一度以兄弟愛國際主義為基礎的歐亞共產黨合作,已經在偏執、種族歧視與仇恨摧殘下凋零殆盡,越南官員開始驅逐境內中國人,紅高棉下令屠殺境內越南人,中國與蘇聯軍隊也在歐亞邊界對峙,互控對方背叛馬列教條。
评分##絢爛之極歸於平淡。高夏最出色的地方並非在於史料解讀或觀點突破,而是在於分寸感極強的整合與佈局謀篇。高夏本身研究越南近現代史,因此古代史只佔了兩章,近現代史佔了十一章。最精彩難得的是第九至十二章,並沒有循着大部分前人著作般集中在從潘佩珠到胡志明這條線索上,而是在胡志明和吳廷琰身上花了比例相當的筆墨,這也應歸功於近來Edward Miller對琰的深入探討。第十四章<紅河外的越南>可視為全書的外篇,高地/平原和國家形成是西方當今近世東南亞研究的顯學,從李塔娜到Vu Duc Liem都投身其中,我認為陳重金《越南通史》和這一章是中文世界對越南史最合適的入門。翻譯問題極多,很多人名沒有還原,錯字(乂作義、适作適),還把上座部佛教都譯作藏傳佛教。
评分##作为入门性质的越南史书籍是足够了,但一些问题还需要多花点篇幅来展开讲
评分##这翻译...“独立文团”??嘉隆修“满大人路”??是不是太随意了?
评分##本书揭示了传统的藩属-殖民-冷战-共产革命历史书写背后越南的多重面向,特别是专门辟出一章讨论“高地越南”如占人、刁氏土司政权等更多元的族群和政治体以及他们与越人、法殖、高棉等玩家的复杂互动。以民族主义为主轴,展现民族主义是怎样在统一/分裂、殖民/反殖、帝制传统/现代化等纠葛的历史过程中与它们消长缠结,而我们今天熟知的S形越南又是怎样逐渐成形于其中的,特别是对越南本身作为殖民扩张者的强调。作者虽然立场持正,但文字里隐隐显露对吴庭艳等人的同情(多次表明他并非美国傀儡,与之相对的,作者也多次强调保大并非法国傀儡)
评分##以越见中
评分##虽然还是现代史观,但“越南中心论”的视角显然比“殖民vs反殖”的政治化史学更贴近真相,特别是在第一章里,作者致力于发掘越南传统上的“现代计划”,以此反驳“越南例外论”。第十四章颠覆了越南“完美受害者”的形象,指出越南对占人和高棉的殖民扩张。有歧义的地方,是把对明帝国的模仿当做“现代化”,恐怕还需再斟酌,指出是哪种意义上的现代化。另外就是最后一章倾向性过于明显,期待经济自由化会带来政治变革的预设太强烈,完全不掩饰自己对“自由派民族主义者”的同情,这或许不太“越南中心”吧?以政治变迁为主干,以文化、社会为血肉的写法很生动,军事方面反而较为简略,大约也是对以往的一种反拨。
评分##看原书名,其实是“越南中心论”视角下的现代越南史,所以就不要抱怨前越南史着墨稀少了(基本只有最后一章),而且整体结构也显得合理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