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四川德阳“一核三治”探索与实践
定价:108.00元
作者:姜建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2012180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四川德阳“一核三治”探索与实践》总结了德阳市地方治理的新探索新成效新经验。德阳经验的主要内容是:坚持中国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坚持法治和德治有机结合,坚持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本书分三部分,即德阳市委、市“一核三治”总体部署,市级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市级有关部门、各县(市)区精心组织的做法和经验分享,尤其是收录了四十个基层组织的典型实例。
目录
上 编 “一核三治”部门在行动
德阳市“一核三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市
紧扣发展主题推进依法治理
2017年“一核三治”工作推进情况
德阳市健全完善“五大体系”着力提升农村依法治理现代化水平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基层治理落地落实
纪检监察干部风纪社会评价
“访治督防”闭环惩治基层“微腐败”
“一核三治”在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三融三同”党建模式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
“两堂合一”有效推动机关法治与德治建设协同发展
五大机制成长效 维护权益谱新篇
推进律师参与信访 破解“信访不信法”难题
严格依法履职 扎实推动“一核三治”工作
紧扣“一核三治”治理架构 扎实推进检察工作
构筑基层治理新理念 立足司法本职创新功
推进“三治”融合 深化依法治教
深入开展公安建设 扎实推进依法治理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加快法治建设
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 规范推进德阳市基层自治
建立教育培训机制 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抓好“一核”与“三治”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城市管理“六举措力” 基层治理取得实效
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创新举措 主动作为 在参与和深化社会治理中彰显工会作用
发挥联动优势 践行岗位职责
推行便民利民措施 加强基层公共服务
中 编 “一核三治”市、县、区的实践
“一核三治”促发展 依法共建构新篇
以“一核三治”为抓手 努力构建基层现代治理体系
着力构建基层治理体系 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德阳市罗江区“三项”行动 建设法治型党组织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核三治”工作经验
夯实基础 创新发展 全面推进“一核三治”建设
党建 协调推进绵竹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什邡市大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建设
下 编 “一核三治”基层典型经验
构建“一核三治”优化基层治理
“五字法”依法治社区 服务工业园区
一张基层治理图 编织法治家园网
唱响“以德固法”三部曲 建设德孝和美家园
搭建检医共建预防平台 携手推进医院治理法治化
“活力”自治 争当“美”
自治管理 助推发展
“1 4 4”深化社会治理 打造和美新剑南
双融双促 建设法治社区
贯彻六字方针 建设法治千佛
物业党建联建推动基层“一核三治”治理体系
创新“一三三”工作法 构建社区治理新常态
德阳市罗江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突出“品”字管理 注重“三个结合”推进依法治校
以“一核三治”助推村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加强基层综治中心建设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推进绿色发展服务“四好村”建设
与时俱进制定实施村规民约
“农民夜校”走出基层治理新路径
广汉市“一核三治”工作先进事迹
改革创新 履职践诺推动基层工作再上新台阶
服务发展 共享共赢
夯实法治基础 提升道德素质 提高治理水平
以党建为 建设“四好”幸福美丽新村
创新党员教育新模式 建设双强型党组织
金轮镇“三进四审”工作法
提升社区服务 打造“益·家”家庭教育示范点
强化村规民约制度效力 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绵竹年画育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强四好促富民 先锋产业兴
探索推进村级巡检 筑牢基层监督防线
遵道镇棚花村推进美丽家园建设
构建“三治”结合治理体系 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 创新社区治理
建设“和睦家园” 传承家风家训
深入落实“五公开” 加快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
微信立案出亮点 服务群众“零距离”
“一核”坚如磐石 “三治”春雨润物
联合接访敞亮民工心扉
作者介绍
孙成斌 四川省德阳市委副秘书长、德阳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姜建生 中国行为法学会常务理事、《人民法治》杂志社副社长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非常精良,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这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好。我通常比较注重书籍的物理感受,一本用心制作的书往往能反映出出版方对内容的尊重。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从排版和字体选择上就能看出编辑的用心。我总觉得,阅读体验不仅仅是文字本身,还包括了视觉和触觉的享受。这本书的纸张摸起来很舒服,墨水味道也很正,长时间阅读应该不会太疲劳。关于内容,我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带来思维冲击的作品。我期待看到作者是否能够跳出既有的思维框架,提出一些真正具有前瞻性的治理理念。尤其是在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结构时,传统的治理模式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这本书如果能展示出一种适应性和创新性,那就太棒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地方志的层面。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研究公共政策的执行效率问题,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最大化社会效益。这本书虽然是关于地方实践的,但其背后必然牵涉到资源调配、目标设定和绩效评估等核心问题。我注意到出版方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这通常意味着内容在学术性和深度上是有保障的。我期待书中能有关于评估体系构建的章节,比如他们如何衡量“治理成效”,是单纯看经济指标,还是纳入了社会满意度和可持续性等更宏观的维度。一个成功的治理模式,必然是建立在一套科学的、动态的评估机制之上的。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量化非物质成果的经验,那对我来说将是极大的启发。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领悟到如何将复杂的社会目标分解为可执行、可评估的行动步骤,从而推动社会治理的良性循环。
评分我同事最近在忙一个关于社区服务优化的项目,她向我推荐了这本书,说里面提到了很多关于精细化管理和市民参与的机制设计。我虽然不是直接做这方面的,但对这种自下而上的治理模式非常感兴趣。现代社会治理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吸纳民意,如何让政策制定更接地气。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剖析他们是如何搭建起市民反馈和决策参与的平台的,比如他们采用了哪些技术手段,又如何平衡了效率与公平。如果能看到一些数据支撑,那就更有说服力了。我特别期待看到那些“小而美”的创新实践,因为大张旗鼓的改革往往容易流于形式,而真正深入人心的改变往往来自微小的、持续的努力。读完这本书,我希望能对基层政府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有一个更立体、更务实的认识。
评分说实话,我对地方性治理案例的研究一直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很多时候,一个地区成功的方法很难在另一个文化和经济背景完全不同的地方复制。这本书的标题看起来非常有针对性,聚焦于“一核三治”这个概念,这本身就暗示了一种特定的结构性设计。我的关注点在于,作者如何处理好“地方特色”与“普适原则”之间的关系。如果只是简单地罗列他们做了什么,而没有提炼出背后的管理哲学和操作层面的难点与突破口,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我希望它能提供的是一种思考的工具,而不是一份操作手册。我更看重它在理论建构上的贡献,即它如何解释和优化了现有的治理理论,使其更适应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现实。如果能看到对潜在风险的深刻反思,那就更值得称赞了。
评分最近在书店里闲逛,偶然被一本关于城市治理的书吸引了目光。说实话,我对那种严肃的政策解读通常不太感冒,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书名倒是挺有意思的,那种带着地方特色的名字总能勾起我一丝好奇心。我拿起书本翻了翻,内容似乎聚焦于某个特定区域的基层治理模式,探讨了他们是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摸索出一条行得通的路子的。从目录上看,涵盖了不少具体案例和理论分析,这让我觉得它可能不仅仅是一本空泛的理论著作,而是有实打实的干货在里面。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协同效应”的部分,毕竟在当下的社会治理中,如何让各个部门、各个层级有效协作,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独到的见解,哪怕只是启发性的思考,对我来说都是值得一读的。我希望它能揭示出一些深层次的逻辑,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