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如此“爸”道 用心陪子成长手记
定价:35.00元
作者:孙国富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11150571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三字经》里有句话:养不教,父之过。强调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担负起重要责任。孩子的成长,特别是一些的心理品质,如:坚持、责任、勇气等,多是在父亲的鼓励和积极参与下培养起来的。可见,爸爸对孩子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爸爸去哪儿》电视节目播出后在全国引起热议,妈妈大喊父爱缺失,孩子呼唤爸爸陪伴……一时间,让工作繁忙的爸爸陷入两难境地:是努力工作,挣钱养家?还是放弃工作,回家陪子?《如此爸道——用心陪子成长手记》一书的及时出版,如同一股清泉,让一头雾水的爸爸们豁然开朗。
本书作者教子之道是:爸爸陪孩子不仅仅是时间、空间的陪伴,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陪伴、精神的滋养、人格的影响,关键便是“用心”二字。正如全国少年儿童教育专家卢勤老师序中所说:用心才能知心,用心才能耐心,用心才能放心!
内容提要
父爱,是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基石。本书记录了一对父子之间80个真实生动的感人故事,讲述了一位父亲18年陪子教子、与儿子亦父亦友的成长历程。透过这些感人的小故事,读者不仅能体会到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更能从中学到一位父亲在价值观、团队感和责任心方面对孩子的和互动,让自己重新思考为父之责、为父之道。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得到了我国青少年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的高度认可,卢勤老师在每一个故事后面都做了精心点评,这些娓娓道来的点睛之笔,让一位普通父亲的育子经历和心得,具有了很强普适性和可借鉴性,相信会千千万万个父母从中获益。
目录
序
前言
学龄前 奠定自律的基石
1. 一场特殊的考试
2. 字字千钧的
3. 教育孩子需要一个“”
4. 我的专属电视时间
5. 爸爸的眼镜抓不得
6. 孩子有问题,根结在大人
7. 不识字的小娃爱读书
8. 管教孩子须克制
9. 尊重孩子当尽早
10. 两岁大的孩子教训爹
11. 育儿功夫在平时
12. 拼图王子出糗记
13. 小儿识字识半边
14. 大人能不能打孩子?
15. 3岁的儿子去压轿
16. 一天不学习,赶不上孙士奇
17. 喜欢踢球就别怕摔跤
18. 一个人无法把世上的好东西吃遍
19. 4岁了,你要开始学会自己过马路
20. 大手拉小手,自信科普游
21. 我一个人睡不着
22. 怎样买到一支合适的牙膏
23. 清华园里种梦想
24. 1000就是10个100
25. 渴望,让孩子变得坚强
26. 行胜于言
27. 亚龙湾历险记
小学阶段 让自信与独立互动
28. 离玩够还差20分钟
29. 博览群书的战士
30. 自己的失误自己担
31. 有判断力的孩子早当家
32. 儿童节里受处罚
33. 要让儿子学会敢于冲撞
34. 马路惊魂
35. 得而复失的卷子
36. 爸爸错了,我向你真诚地道歉
37. 非典型院士
38. 迟到的多米诺骨牌
39. 特殊的教师节礼物
40. 把上课外班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41. 够不着柜台的慈善家
42. 半夜敲门去买笔
43. 危险的陆地飞行
44. 你是互联网的原住民
45. 咱家只有一辆车
46. 人生就像一段旅程
47. 告诉孩子你真棒
48. 真正的英雄
49. 化干戈为幽默
50. 付出才能杰出
51.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52. 奇妙的产品创意
53. 没大没小的爸爸
54. 爸爸让你去成Efteling
55. 独立不仅仅是一种性格
56. 浮躁也可以是正常的
57. 家长的信任宝贵
58. 爱,不非要说出来
59. 用你的双脚去丈量世界
60. 世界冠军是打出来的
61. 爸爸不用担心我
62. 险些失控的网络游戏
63. 一个人的成功需要平台
中学阶段 给予自由,让孩子全面发展
64. 附中的网络
65. 你已经有可能当爸爸了
66. 咱们把电脑搬出去吧
67. 品德比成绩更重要
68. 失意的中考
69. 敬老院里的小义工
70. 自愿退出竞赛班
71. 为住校打了次擦边球
72. 特殊的捐献
73. 放得下才能拿得起
74. 是愿望还是决定
75. 足球冠军的“专题受访”
76. 今天我要穿校服
77. 自己的Essay自己写
78. 我已经没资格过光棍儿节啦
79. “校园开放日”之父
80. 月光下的修车工
附 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后 记
作者介绍
爸爸:孙国富(作者)
1969年生,山西高平人。
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
1991年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1997年获得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
现任方正信息安全公司董事、总经理,学龄宝创始人,华澍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兼任国家电子文件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工信部电子文件管理两项标准总体专家组副组长。
儿子:尨尨(乳名,音“忙”)
1995年1月生于山西太原。
小学时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2011年北京市高中足球联赛业余组冠军队成员;2013年曾任北大附中首届“校园开放日”活动总负责人。
现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读书。
文摘
序言
这本《如此“爸”道 用心陪子成长手记》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位同样在育儿路上摸爬滚打的父亲,我迫切地想从这本书里找到共鸣,甚至是一些能够启发我新思路的养分。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独特角色,那种不只是提供物质保障,而是真正参与到孩子情感、认知、性格塑造中的“道”。我希望作者能分享一些非常具体的、接地气的陪伴方式,比如如何与孩子一起探索世界,如何在一件小事中传递大道理,如何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为孩子留下一段段珍贵而难忘的回忆。我想知道,书中会否有关于如何处理父子/父女之间沟通难题的建议,特别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或者面临一些成长中的困惑时,父亲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姿态,从“严父”到“友父”,或者说,找到那个既有原则又不失温情的“爸”道。我也好奇,作者是如何平衡“道”的严肃性和“陪伴”的亲密性的,如何在遵循育儿原则的同时,又不显得生硬刻板,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从而心甘情愿地成长。这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像是一位同行者在分享他走过的路,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力量和智慧,让我更好地成为那个“如此‘爸’道”的父亲。
评分读完《如此“爸”道 用心陪子成长手记》的介绍,我脑海里immediately浮现出许多关于“陪伴”的画面。我猜想,这本书大概会很侧重于那种“润物细无声”的陪伴,而非简单的“在场”。我特别期待作者能描绘出一些父子/父女之间细腻的情感互动,比如,父亲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的微小变化,并给予恰当的回应;如何在孩子遇到挫折时,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甚至是如何在游戏、运动或者阅读中,将人生经验巧妙地融入,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我也很好奇,这本书会不会触及到父亲在塑造孩子价值观方面的影响力。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孩子接触到的东西五花八门,父亲该如何运用自己的“道”,去引导孩子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父亲如何通过言传身教,在孩子心中播下善良、诚信、勇敢的种子?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性的工具或方法,让那些感觉自己在陪伴孩子方面有些力不从心、不知从何下手的父亲们,能够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真正做到“用心陪子成长”。
评分《如此“爸”道 用心陪子成长手记》这个书名就非常有吸引力,它点出了“父亲”这个角色,以及“道”的智慧,还有“用心陪伴”的行动。我非常好奇,作者在“道”这个字上会赋予怎样的解读。是教育的原则?是为人处世的道理?还是父亲独有的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探讨父亲如何将一种超越物质的“道”传递给孩子,这种“道”可能关乎品德、情商、独立思考能力,甚至是面对复杂世界的韧性。同时,“用心陪伴”这个词也让我产生了无限遐想。我猜想,书中会充斥着各种真实感人的故事,描绘父亲如何放下身段,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如何参与孩子的喜怒哀乐,如何在孩子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我特别希望能看到书中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高质量陪伴的策略。对于我这样的职场父亲来说,这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也是最渴望获得指导的方面。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父亲的陪伴,并非一定要轰轰烈烈,而在于每一个细微之处的关怀和付出,在于点点滴滴的积累。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如此“爸”道 用心陪子成长手记》,光是听着就觉得很有力量,也很有亲和力。我作为一位正在经历孩子成长的父亲,一直在思考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父亲,如何真正做到“陪伴”。“爸道”这两个字,我觉得很有意思,它暗示着一种父亲特有的智慧和原则,一种不只是简单的呵护,而是带有教育意义和人生引导的“道”。我期待书中能够探讨如何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父亲如何用自己的“道”,为孩子筑起一道坚实的精神屏障,让他们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能够站稳脚跟。同时,“用心陪子成长手记”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猜想,这会是一本充满真实情感和实践经验的书,作者会分享自己陪孩子走过一个个重要成长阶段的经历和感悟。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与孩子建立信任,如何鼓励孩子探索未知,如何在孩子犯错时给予恰当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告诉我,作为父亲,如何在高压的生活节奏中,找到那个属于自己和孩子的、充满爱与智慧的“爸道”。
评分《如此“爸”道 用心陪子成长手记》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的是一种带有智慧的、温和而坚定的父亲形象,以及一种充满爱与实践的育儿过程。我猜想,这本书的核心或许在于如何让父亲的角色,从传统观念中模糊的“顶梁柱”,转变为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积极的陪伴者和引路人。我迫切希望书中能探讨,父亲的“道”究竟是什么?是坚守原则的底线,是面对困难的勇气,还是洞察孩子内心的智慧?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些抽象的“道”,融入到日常的“陪伴”之中的。我期待书中能够分享大量生动的故事和案例,展现父亲如何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给予恰到好处的支持和引导,如何在孩子的成长日记中,留下属于父亲的独特印记。我相信,真正的“用心陪伴”,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情感上的连接,是精神上的滋养,是人格上的塑造。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手记”,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爸爸之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坚实的依靠和最闪亮的启明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