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四书五经(精选)(上下)
定价:62.80元
作者:孔庆东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58114946
字数:
页码:58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全民阅读时代,重温往日情怀,感悟经典风采。唯有精神财富,方能代代传承,国人长怀此道,经典铸就永恒。“四书五经”是千百年来读书人从事政治活动文学创作的基础文本,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国、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据。这本由孔庆东主编的《四书五经(精选上下)/品读经典》收入其中精华部分,并加以释译。
内容提要
四书五经即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作。“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这本由孔庆东主编的《四书五经(精选上下)/品读经典》精选这九大经典之作的精华部分,展现中国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思想体系和为人处世哲学,这些先人智慧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目录
上册
大学
经一章
康诰章
盘铭章
邦畿章
听讼章
知本章
诚意章
正心章
齐家章
治国章
平天下章
中庸
天命章
时中章
鲜能章
行明章
不行章
大知章
予知章
服膺章
可均章
问强章
素隐章
费隐章
不远章
素位章
行远章
鬼神章
大孝章
无忧章
达孝章
问政章
诚明章
尽性章
致曲章
前知章
自成章
无息章
大哉章
自用章
三重章
祖述章
至圣章
经纶章
尚纲章
论语
学而篇
为政篇
八佾篇
里仁篇
公冶长篇
雍也篇
述而篇
泰伯篇
子罕篇
乡党篇
先进篇
颜渊篇
子路篇
宪问篇
卫灵公篇
季氏篇
阳货篇
微子篇
子张篇
尧日篇
孟子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孙丑上
公孙丑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离娄上
离娄下
万章上
万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尽心上
尽心下
下册
诗经
关雎
卷耳
桃夭
汉广
鹊巢
行露
江有汜
野有死麇
匏有苦叶
式微
静女
新台
柏舟
相鼠
载驰
硕人
氓
河广
木瓜
黍离
君子于役
采葛
将仲子
女日鸡鸣
有女同车
风雨
子衿
出其东门
野有蔓草
溱洧
东方未明
南山
十亩之间
伐檀
硕鼠
蟋蟀
绸缪
葛生
车邻
蒹葭
黄鸟
无衣
东门之池
月出
泽陂
羔裘
蜉蝣
七月
鸱鹗
东山
伐柯
鹿鸣
采薇
湛露
鸿雁
白驹
巧言
谷风
鼓钟
青蝇
苕之华
何草不黄
江汉
噫嘻
载芟
玄鸟
尚书
尧典
舜典
大禹谟
甘誓
汤誓
微子
牧誓
康诰
蔡仲之命
立政
顾命
秦誓
礼记
敖不可长
礼尚往来
刑不上大夫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曾子易箦
卫献公出奔
猛于虎
不食嗟来之食
阳门之介夫死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
玉不琢,不成器
大学之法
乐本
乐论
魏文侯
易经
乾卦
坤卦第二
屯卦第三
比卦第八
小畜卦第九
泰卦第十一
否卦第十二
同人卦第十三
大有卦第十四
豫卦第十六
随卦第十七
蛊卦第十八
无妄卦第二十五
大畜卦第二十六
颐卦第二十七
大过卦第二十八
坎卦第二十九
离卦第三十
咸卦第三十一
恒卦第三十二
逐卦第三十三
大壮卦第三十四
家人卦第三十七
损卦第四十一
益卦第四十二
夬卦第四十三
姤卦第四十四
萃卦第四十五
升卦第四十六
困卦第四十七
井卦第四十八
革卦第四十九
震卦第五十一
艮卦第五十二
渐卦第五十三
归妹卦第五十四
丰卦第五十五
旅卦第五十六
巽卦第五十七
兑卦第五十八
涣卦第五十九
节卦第六十二
中孚卦第六十一
小过卦第六十二
既济卦第六十三
未济卦第六十四
春秋左传
多行不义必自毙
石碚大义灭亲
怀璧其罪
曹刿论战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风马牛不相及也
骊姬之乱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重耳流亡
贪天之功
烛之武退秦师
崤之战
楚庄王问鼎
结草报恩
病入膏肓
不辨菽麦
举棋不定
上下其手
断章取义
尾大不掉
晏子论治国
食言而肥
作者介绍
文摘
尧典原文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日若稽古帝尧,日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黎民于变时雍,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吻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乌兽希革。
译文尧是古代有名的帝王,他才思敏锐、彬彬有礼,开辟疆土。尧将要退位时,想把帝位传给虞舜,并且制定了《尧典》。
有传说,古代帝王“尧”,又被称为“放勋”,为人精明、谦虚,待人宽容,举止有礼。他的光芒充盈于天地之间,照亮四方。他以身作则、修身养性,使九族和睦相处,对待百姓时又公平、公正。百姓对他很顺从,听从他的管理,他得以统领天下的城邦。
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顺应季节变化,利用万事万物,尧下令羲、和两个氏族要谨慎、恭敬地关注、尊崇上天。仔细地观察并计算天象的变化,及时告诉人们季节的变化。
尧下令让羲氏之兄,搬居于东夷,称为“旸谷”。敬候太阳的出升,管理东方农事。等待春分来临,并观察“大鸟星”的动向,确定春天的到来。东方的风神名为“析”(羲),只要它一出现,鸟兽就开始繁殖。尧又下令羲氏之弟,搬居于南方,称为“明都”。管理南方,敬顺天意,以求成功。等待夏至的来临,并观察“大火星”的动向,确定夏天的到来。
南方的风神名为“因”,只要它一出现,鸟兽就开始生长的皮革。
原文分命和仲,宅西,日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陕,鸟兽鹬毛。
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成熙。”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日:“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嚣讼可乎?”帝曰:“畴咨若予采?”驩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义?”佥曰:“於!鲧哉。”帝曰:“吁!睇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译文尧下令让和氏之兄,搬居于西土,称为“昧谷”。恭送太阳下山,管理西域。等待中元之夜来临,观察“虚(虎)星”的动向,确定秋天的到来。西方的风神名为“夷”,只要它一出现,鸟兽就开始长出漂亮的绒毛。又下令和氏之弟,搬居于朔北,称为“幽都”。管理朔方胡狄。等待冬至的来临,并观察“昴星”的动向,确定冬天的到来。北方的风神名为“隩”(卧),只要它一出现,鸟兽就开始长出浓厚的毛皮。
因此,尧就对他们说:“嗨!你们羲、和。确定一年的三百六十六天,如果有多出来的天数就设立闰余。你们来确定季节的更替,确认收割的季节,指导百工们的劳作,让各种事业都繁荣起来。”尧问:“我可以重用谁呢?”放齐说:“胤国的子爵朱心智明达。”尧说:“不行,他喜欢说话又争强好胜,怎么能重用呢?”又问:“我可以让谁去考察呢?”驩兜说:“啊,共工鲧不费多大工夫就把大堤筑好,功劳很大。”尧说:“不行,他只是说得好听,做事不怎么样,面相恭敬心中却傲气漫天。”又问:“四岳啊,如今洪水浩荡,连高山都淹没了,到处一片汪洋,百姓正在身受其害。你们觉得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群臣一致说道:“让鲧来解决吧。”尧说:“哎呀,不行啊!他会让事情更糟,会毁掉我们的家园啊!”四岳说:“不会的,还是让他试一下吧。”尧(对鲧)说:“你去治水,要谨慎行事!”鲧治水9年,仍没能成功。
……
序言
这套书的价值,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系统的、可操作的文化参照系。不同于市面上那些仅仅是简单罗列原文的工具书,这个选本更像是一部精心策划的“思想导览图”。它不仅呈现了文本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这些文本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被理解、被阐释,并最终形成中华文明主流价值观的过程。对于初涉国学领域的人士来说,它降低了入门的门槛,但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读者而言,它所提供的精炼的篇目组合和恰到好处的解读,反而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帮助我们重新梳理和巩固已有的认知框架。我甚至会时不时地将它放在手边,像一本老友的信札,偶尔打开随意一读,总能在其中找到慰藉和启示。它不仅仅是一套读物,更像是一件陪伴人成长的精神伴侣,这种长久而深远的陪伴感,是衡量一本好书的至高标准之一。
评分坦白说,我过去对某些古典文献的印象是“枯燥、高深、不接地气”,但接触这套选本后,这种刻板印象被彻底打破了。它的选篇逻辑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常常能在一组对比鲜明的章节中,看到古人在处理矛盾和权衡利弊时的智慧光芒。例如,对于“仁”与“礼”的不同侧重,选取的篇目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儒家思想的张力和适应性,让人理解到,所谓经典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一套灵活应对复杂人伦社会的指导系统。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些短句,然后会联想到当下的社会现象,发现那些古老的智慧在解决现代问题时,依然具有强大的穿透力。这套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成功地将“大道理”转化为可以被现代人理解和吸收的“营养素”,而不是束之高阁的文物。
评分这套书拿到手,首先被它的装帧设计吸引住了。封面设计得非常典雅,既有传统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阅读的舒适感,那种淡淡的书卷气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想立刻翻开细读。纸张的选择也很有讲究,触感温润,油墨清晰,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看得出来出版社在细节处理上是下了真功夫的,这对于一套承载着如此厚重文化经典的选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尊重。我特别欣赏这种既注重内容深度又兼顾阅读体验的做法。打开内文,排版疏朗有致,注释和原文的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不会显得过于拥挤或单调。对于我们这些对传统文化有兴趣,但又苦于原典晦涩难懂的普通读者来说,这种精心编排的版本无疑是一剂良药。它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向导,带着我们小心翼翼地踏入那片深邃而广袤的古代思想之林,既能感受到原著的精髓,又不用时刻担心迷失方向。能拥有一套如此用心制作的文化瑰宝,实在是一件令人心生欢喜的事情。
评分每一次翻阅这套书,都像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一次深度溯源。读到那些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时,会发现古人的眼光是何等高远,他们所追求的,绝非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是个体价值的完善与社会秩序的和谐。比如,在对《大学》中“格物致知”的理解上,作者的阐释角度新颖,让我对如何将这种内求于心的哲学精神落实到日常观察和学习实践中,有了更具体的方向感。这种对传统义理的阐发,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学院派说教,而是非常接地气,直指人心深处的关切。它提醒着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保持一份内在的定力和对“道”的追求是多么重要。读罢,总能感觉到一股清流涤荡胸襟,让人对生活和自身多了一层审视和敬畏。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套书之前其实是有些忐忑的,毕竟“四书五经”的分量太大了,市场上版本众多,真正能做到既保持原意又兼顾可读性的凤毛麟角。然而,这套选本的编纂思路非常清晰,它没有试图把所有的繁文缛节一股脑地塞给你,而是精准地抓住了历代儒家思想的核心脉络和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篇章进行遴选。这种“精选”的策略,恰恰满足了当下快节奏生活中,希望快速把握经典要义的现代读者的需求。特别是它在引入现代语境的解读时,处理得相当得体,既没有过度附会,也没有显得过于疏离,而是建立了一种对话的桥梁,让人能切实体会到两千多年前的智慧是如何与我们当下的困惑产生共鸣的。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单方面地接受灌输,而是在与古代的先哲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深刻交流,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其他很多晦涩难懂的注释本所无法给予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