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战争事典030
定价:49.80元
作者:指文烽火工作室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168135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751年,在怛罗斯发生了一场传奇性对战。唐朝人杜环因此战去了非洲。
塞人迁徙后在西南亚定居、建国、扩张和衰亡的鲜为人知的历程。
以清口之战为例,作者手把手带你复原一场资料缺乏的早期战争。
内容提要
751年在怛罗斯发生了一场传奇性对战,唐朝人杜环竟因此战达成了成就。此战的前情后果究竟是怎样的呢?
从被迫抛弃家园,到创建辉煌的帝国霸业,到后来无声地消失:塞人迁徙后在西南亚定居、建国、扩张和衰亡的鲜为人知的历程。
从与北元的主要会战,以及蓝玉流星般的人生,看建国早期的明帝国。
伴随着大国间的政治博弈与恩恩怨怨,俄国海军为在南方夺得一个出海口做出了7次努力。
一场资料缺乏的早期战争,如何复原?作者以清口之战为例,做了一次示范。
1099年十字军攻陷耶路撒冷后,历经整整一代人的励精图治,拉丁人在黎凡特站稳了脚跟,直到一个名叫伊马德丁·赞吉的突厥人登上历史舞台。
且看《战争事典030》。
目录
作者介绍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历史、中外战争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致力于通过严谨的考证、精美的图片、优美的文字、独到的视角为读者理清历史的脉络。
原廓:现任指文烽火工作室和自媒体公众号“冷兵器研究所”主编,记者,电视纪录片策划及撰稿,音速及北朝论坛古战版块版主,长期致力于军事历史研究及相关图书的策划编审出版工作,努力打造专业军事图书和自媒体平台,致力于专业的古代与近代军备评测,普及中外军事历史知识,讲述不为人所知的战争故事。
郭晔旻:文史爱好者,在《国家人文历史》《世界军事》《紫禁城》《舰载武器》《军事史林》《环球军事》和澎湃网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Heinrish:西方古典历史爱好者,贴吧帕提亚吧和罗马帝国吧吧主,致力于罗马帝国史和帕提亚史研究。
郑云鹏:民间历史爱好者,中外历史多有涉猎,尤精于明史,通读过各类明史古籍和学术书籍,有志于普及明史知识。
吴荣华:苏俄军事历史、武器装备和人物研究者。曾出版《二战苏联海军史》《苏俄远程战略航空兵全史》《苏联国土防空军全史》《苏俄战略火箭军全史》等多部图书。并在《海陆空天惯性世界》《舰载武器-军事评论》《现代舰船》《现代兵器》《舰船知识》和《航空世界》等杂志上发表文章30余篇。
爱澜: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会员、民间军史爱好者。自2002年起,在《国际展望》《舰船知识》等多家刊物上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了《世界重巡洋舰全集》《世界轻巡洋舰全集》等专著。
马千: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齐齐哈尔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讲师。已出版《医院骑士团全史》、译作《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出版方和工作室名称给我留下了一定的印象,意味着它可能带有某种特定的研究倾向和风格。我通常会对那些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并且有长期积累的团队抱有较高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体现出这种“工作室”特有的严谨和系统性。在我看来,最好的军事历史书,是能把宏大的历史背景和微观的战术细节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比如,如何将某个关键技术革新(比如雷达、通信系统)对具体战役的影响分析得入木三分?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脉络化”的讲解,而不是孤立事件的堆砌。如果能清晰地勾勒出技术发展、战术思想演变、以及政治决策之间的相互作用链条,这本书就具备了超越一般读物的价值,成为那种值得反复研读、每次阅读都有新体会的经典之作。
评分我关注历史著作时,往往会被那些能够提供新颖解读的角度所吸引。很多关于冲突的书籍都写得千篇一律,无非是双方的兵力对比和简单的战果陈述。我更欣赏那些敢于挑战传统叙事,提出新观点,并且有充分证据支撑的作者。这本书如果能从一个全新的、甚至是反直觉的角度来审视那些著名的军事部署和交锋,那将会非常精彩。我希望看到作者对信息战、认知战这些现代要素的探讨,因为在当今环境下,战场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物理空间。例如,对特定时期双方的情报获取能力、宣传策略的分析,这些往往是决定战争走向的隐形力量。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战史”,更应该是一部关于“博弈论”和“决策科学”的实战案例集。如果它能激发我产生更多独立思考,而不是仅仅接受既定结论,那么它就成功了一半。
评分这本看起来就让人热血沸腾的书,封面设计得相当有冲击力,那种粗犷的字体和略带磨损的质感,一下子就把你拉到了那个充满硝烟的氛围里。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我个人是对军事历史特别着迷的那种人,尤其是涉及到这种敏感地带的战略部署和装备细节,简直是我的“精神食粮”。我期待这本书能深入挖掘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不仅仅是宏观的战役分析,更希望能看到一线士兵的真实经历,他们的恐惧、他们的勇气,还有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忽略的小人物的挣扎。我希望作者能提供大量的原始资料和专业的分析,而不是空泛的叙述。我尤其关注不同视角的解读,比如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到具体的战术演变,都能有独到的见解。如果这本书能在梳理历史脉络的同时,还能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有所警示,那就更完美了。毕竟,了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不是吗?
评分对于这种偏向纪实和军事分析的题材,阅读体验同样重要。我希望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能考虑到读者的实际需求。字体大小是否适中,纸张的质量是否能够承受长时间的翻阅和标记,这些细节往往体现了出版方的专业度。更重要的是,如果书中涉及到大量的术语和专业名词,是否提供了清晰的注释或者术语表?我可不想因为一个我不懂的军事缩写而不得不中断阅读去进行网络搜索。此外,一个好的军事历史作品,其叙事节奏应该是张弛有度的,在紧张的战斗描写和沉稳的背景分析之间找到平衡点。我不希望看到那种为了煽情而夸张叙述,也不希望看到过于枯燥的纯技术报告。它应该像一部精心剪辑的纪录片,既有高潮迭起的瞬间,也有让人沉思的留白。
评分说实话,我买书向来是看重内容的“干货”程度,那些华而不实的辞藻我一眼就能识破。我希望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能做到逻辑清晰,史料翔实可靠。我对于那种只能泛泛而谈,用一些老掉牙的观点来凑篇幅的书是深恶痛绝的。我需要的是扎实的论证,是那些能让我反复琢磨的细节。比如,在描述某种武器系统时,我期待看到详细的技术规格、作战效能的对比,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先进”或“落后”的标签。我更希望能看到对历史事件中关键决策的深入剖析,分析当时决策者面临的困境、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最终选择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如果能配上高质量的地图、示意图或者历史照片,那就更棒了,毕竟“一图胜千言”在军事题材中尤为重要。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暗示了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希望能不负众望,成为一部经得起推敲的“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