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包含(二手旧书、新书)均为正版,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为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二手书籍,8成新左右,不缺页,不影响阅读和使用,发货前会再次检查。
二手书籍,没有光盘、学习卡等附带产品。
二手书籍,或多或少都有笔记和重点勾画,比较挑剔和习惯用新书的买家请谨慎购买。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战争事典039: 安史之乱 印加帝国覆灭记 普鲁士海军军官佩剑史
定价:59.80元
作者:指文烽火工作室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68173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高仙芝被冤杀,哥舒翰晚节不保,洛阳、长安两京沦陷,玄宗出逃成都……八年安史之乱如何平定
一段疯狂的历史:168个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人口上千万的印加帝国!
详细讲解象征荣誉的军官佩剑在普鲁士海军中的演化过程。
内容提要
本书讲述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战争故事。其一,长达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不仅腰斩了盛唐的繁华,还拉开了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的帷幕,为宦官提供了温床。在这场翻天覆地的巨变中,谁忠,谁奸,谁人获利?其二,当活在青铜时代的千万印加人遭遇步入火器时代的百余名西班牙殖民者,将会发生怎样的碰撞?详细讲述贪婪的殖民者如何在印加帝国大肆劫掠,征服这个古老国家。其三,普鲁士海军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7世纪,但制式的海军军官佩剑却出现于1849年。从军刀的诸多细节出发,描绘普鲁士海军在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前的军官佩剑情况。
目录
前言
腰斩盛唐的安史之乱——唐皇权柄衰弱与藩镇割据之始
被血洗的秘鲁——印加帝国覆灭记
普鲁士海军军官佩剑史1657—1870(上)
作者介绍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众多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历史、中外战争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致力于通过严谨的考证、精美的图片、优美的文字、独到的视角为读者理清历史的脉络。目前已经出版军事历史类图书四十余本,其中包括《战争事典》《战场决胜者》《透过镜头看历史》《信史》四款MOOK系列丛书,以及《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倭寇战争全史》《明帝国边防史》《拿破仑战记》《秘密战三千年》《帝国强军:欧洲八大古战精锐》《帝国强军:中国八大古战精锐》等专题性图书。
原廓:现任指文烽火工作室和自媒体公众号“冷兵器研究所”主编,记者,电视纪录片策划及撰稿人,音速及北朝论坛古战版块版主,长期致力于军事历史研究及相关图书的策划、编审、出版工作,努力打造专业军事图书和自媒体平台,致力于专业的古代与近代军备评测,普及中外军事历史知识,讲述不为人所知的战争故事。
杨亮:河南安阳人,200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著有《岁序飞歌》《图文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趣味一战史》《南明悲歌》。
张炜晨:湖北武汉人,爱好文学、旅游、摄影。自幼研读历史,尤喜战争题材,常写有历史随笔。曾在报刊上发表过旅行游记,也曾出版过摄影集,闲来写作一二,渐渐也积攒许多,著有《战场决胜者:史上不可思议的战役复盘1~3》。
王骏恺:2014年入读中央财经大学商法专业,2016年前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当交换生,军事史爱好者,主攻方向为15—19世纪世界史。
文摘
序言
作者的笔触是如此的富有画面感,简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时空之中,感受着历史的温度和气息。那种对场景细节的捕捉能力令人称奇,无论是描述一个古老的仪轨,还是一场战役的硝烟弥漫,文字都精准而生动,充满了强烈的代入感。我常常在阅读时,脑海中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清晰的影像,耳边似乎还能听到远古的喧嚣与低语。这种叙事技巧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原本可能枯燥的历史信息变得鲜活有趣起来。特别是对人物心理状态的细腻刻画,更使得那些遥远的历史人物不再是刻板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挣扎的个体。这种文学性和历史性的完美结合,使得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远超一般的历史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史料运用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水平,它绝不是那种空泛地谈论历史的“故事书”,而是充满了扎实的考证和严谨的论证。我注意到作者在引述各类文献和档案时,都保持着一种近乎学者的审慎态度,既不肆意夸大,也不刻意回避争议。这种对史实的尊重,让整本书的论述充满了公信力。有时候,我会因为某个细节的描述感到好奇,随手去查阅其他资料,结果发现这本书里的表述是多么的精确和中肯。它提供了一个坚实可靠的知识框架,让读者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探索和批判性思考。这种“有理有据”的叙事风格,对于追求知识准确性的读者来说,简直是莫大的福音。它传递出的信号是:作者不仅是历史的讲述者,更是历史的守望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硬壳精装,摸上去很有质感,封面的插图风格细腻而富有张力,一看就知道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初翻开扉页,那种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的特有气味,瞬间把我拉回了沉浸阅读的舒适区。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排版上的用心,字体大小适中,行距也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尤其是一些关键的历史地图和人物肖像的插页,印刷的色彩还原度极高,细节清晰可见,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这种对实体书阅读体验的尊重,在现在这个电子书盛行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每一次把它从书架上取下来,都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这不仅仅是纸张的重量,更是承载的知识与历史厚度。我甚至忍不住去研究了它的装订工艺,那种精密的契合度,体现了出版方对内容质量的高度重视。对于我这种偏爱实体书的读者来说,它无疑是书架上的一件艺术品,值得细细品味和收藏。
评分这本书在思想层面上给予我的启发是深远且多维的。它不仅仅是对过去事件的回溯,更像是对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一次深刻反思。作者在剖析历史事件的成因和结果时,总能巧妙地联系到一些更具普遍性的社会哲学命题,引发读者对权力、变革、人性等永恒主题的思考。我读完某一章节后,需要停下来,合上书本,静静地消化其中的思想火花,甚至会引发自己对当下社会的一些联想和审视。这种引导读者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反观现实的能力,是区分一本优秀历史著作和平庸之作的关键所在。它教会我的,是如何用更宏大的历史视角去看待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这种知识的“外溢效应”是这本书最宝贵的价值之一。
评分阅读过程中的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到位,作者似乎深谙叙事之道,总能在关键时刻埋下伏笔,吊足读者的胃口。情节的推进既不显得拖沓冗长,也不会因为跳跃过快而让人感到突兀。尤其是对一些历史转折点的描写,作者采用了多线索并进的方式,使得整个历史图景显得立体而丰满。我尤其喜欢那种从宏大叙事突然切入到个体命运的叙事手法,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在感叹历史洪流的无情时,也能对那些身处其中的人物产生深刻的共鸣。那些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联被梳理得井井有条,即便是初次接触相关背景的读者,也能顺畅地跟上思路,不会有“迷路”的感觉。可以说,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极其深厚,它不仅仅是在陈述“发生了什么”,更是在探讨“为什么会这样”,这种深层次的剖析,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深度和思考的广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