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生活的化学
定价:29.00元
作者:杨金田,谢德明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3-01
ISBN:978712204347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化学为主线,围绕吃、穿、住、行、用、学、玩等生活活动展开,包括食品与化学、烹饪与化学、饮料与化学、保健与化学、毒物与化学、穿戴与化学、美化与化学、环境与化学、日用品与化学、文体与化学和娱乐与化学等内容。
书中内容密切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展开阐述,集知识性、技术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并配有内容贴切、引人入胜的精美图片。本书可供中学化学教师、中学生、营销人员、管理人员及科普爱好者阅读使用,也可作为大院校选修课程教材。
目录
章 食品与化学
1.1 人体中化学元素概述
1.2 营养素
1.3 生活中的能量及其来源
1.4 常见食物的化学成分
1.5 食物的贮存和保鲜
第2章 烹饪与化学
2.1 厨房化学概述
2.2 烹饪基础知识
2.3 食物的色香味
2.4 风味化学简介
第3章 饮料与化学
3.1 饮料水
3.2 豆浆、奶及其制品
3.3 酒
3.4 无酒精兴奋饮料
3.5 软饮料
第4章 保健与化学
4.1 合理营养
4.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4.3 食疗学与药膳学
4.4 老年保健
4.5 问题
第5章 毒物与化学
5.1 毒物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5.2 食物中的毒物
5.3
5.4
第6章 穿戴与化学
6.1 纤维与纺织品
6.2 皮革及其制品
6.3 橡胶及其制品
6.4 塑料及其制品
第7章 美化与化学
7.1 洗涤用品
7.2 化妆品
7.3 首饰制品
7.4 室内装饰物
第8章 环境与化学
8.1 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
8.2 室内环境与化学
8.3 室外环境与化学
8.4 汽车与化学
第9章 日用品与化学
9.1 玻璃制品
9.2 陶瓷制品
9.3 电池
9.4 涂料
9.5 粘接材料
0章 文体与化学
10.1 文教用品
10.2 体育用品
10.3 艺术用品
10.4 文物考古
1章 娱乐与化学
11.1 喜庆用品
11.2 化学游戏
11.3 化学魔术
11.4 化学工艺品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初读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叙事上的独到之处。作者似乎并不急于抛出什么惊人的理论,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生活家,娓娓道来,将那些隐藏在日常琐碎中的奥秘,巧妙地编织进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里。我至今还记得其中一个章节,关于清晨那杯热腾腾的咖啡,它不是简单地介绍咖啡豆的成分,而是从咖啡豆的种植、烘焙,到冲泡过程中温度、水流的细微变化,再到香气分子在空气中的扩散,用一种充满诗意的笔触,将一个简单的生活仪式,延展成了一场关于风味、温度和回忆的探索。这让我不禁思考,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着许多看似平凡的动作,但如果用心去感受,去探究背后的逻辑,它们又何尝不是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乐趣?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中的那些“小确幸”,它们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力量在支撑。这种将科学概念融入生活场景的写法,既避免了枯燥,又让人在不经意间学到了很多东西,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惊喜的宝藏之中,每翻一页,都能挖掘出新的闪光点。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一种深沉的思考。作者并非仅仅在科普,更像是在与读者进行一场关于生命本质的对话。它用一种温和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调,引导我去思考一些宏大的命题,比如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物质是如何构成的,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然而,这些思考并没有脱离实际,而是巧妙地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我记得书中有提到,构成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原子,都曾在宇宙的某个角落经历过漫长的旅程,它们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宇宙演化的产物。这让我感到一种深深的敬畏,也让我对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没有给我灌输任何结论,而是鼓励我去质疑,去探索,去独立思考。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也让我对“生活”这两个字有了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化学”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我们”的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别致的,带着一种温润的色调,仿佛能抚平人内心深处的焦躁。我拿到这本书时,第一感觉是它不像是那种刻板的科普读物,没有密密麻麻的公式和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反而给人一种亲切感,像是老朋友递过来的一杯温水,虽然简单,却能带来莫大的慰藉。书脊上的字体大小适中,排版也显得很用心,翻开来,纸张的触感也很好,不粗糙,不光滑,恰到好处。我特别喜欢它在插图的选择上,不是那种过于写实的科学绘图,而是带有一些艺术性的留白和想象空间,让原本冰冷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比如,我翻到某一页,看到一幅描绘水分子结构的图,它没有直接画出H2O的化学式,而是用一种抽象而富有流动感的方式呈现,仿佛真的能感受到水在流动,在蒸发。这种处理方式,让我觉得作者在传达知识的同时,也在传递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细腻的观察。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会带领我进入怎样的奇妙世界,用一种怎样的方式去解读我们习以为常的周遭环境。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感。我一直觉得,很多科学原理都离我们很远,深奥难懂,但在这本书里,我却发现它们就藏在我们身边,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只是我们从未留意。例如,关于食物的烹饪,作者并没有直接罗列各种菜谱,而是从加热过程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发生的分子层面的变化讲起,解释了为什么有些食物需要高温快炒,而有些则适合慢炖。这种解释让我恍然大悟,原来美味不仅仅是经验的积累,更是科学的体现。我过去只是凭感觉在厨房里摸索,现在则有了一种更清晰的认知。这种基于科学原理的理解,让我对烹饪这件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有了主动探索的可能性。书中的例子层出不穷,从洗衣液的去污原理,到阳光下衣服为什么会褪色,再到我们闻到的花香是如何形成的,每一个问题都得到了令人信服且有趣的解答,让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发现了新大陆的探险家,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评分我喜欢这本书的视角,它总是能捕捉到那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细节,并赋予它们不寻常的意义。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充满智慧,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用充满智慧和幽默的方式,为我揭示了那些隐藏在寻常事物背后的深刻道理。比如,书中有一段关于“静电”的描述,它没有像教科书那样讲解电荷的转移,而是通过描述冬天穿脱毛衣时发出的噼啪声,以及梳头时头发竖起的现象,来生动地阐释了静电的原理。这种贴近生活、充满画面感的描述,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奥秘,而且印象深刻。我过去对这些现象只是觉得有趣,现在则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让我明白,科学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身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品味。它让我对周遭的世界充满了探究的欲望,感觉自己仿佛获得了一把解锁生活奥秘的钥匙,可以去观察、去思考、去理解更多之前从未留意过的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