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奔嚮月球——中國探月
定價:58.00元
作者:吳偉仁
齣版社:中國宇航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10-01
ISBN:978780218000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6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本介紹月球科學知識與人類探月工程的科普讀物。書中披露瞭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工程立項論證過程和不同時期的探測任務與科學目標,詳細介紹瞭探月一期工程——繞月探測工程的特點、難點與五大分係統,講解瞭嫦娥1號的奔月過程和奔月軌道知識。書中講述瞭40多年前美國和蘇聯開展月球競賽的內幕、探月的具體詳情和取得的重要成果,以通俗的語言講解瞭月球探測器、月球車基本原理與載人探月知識;書中介紹瞭人類探月的重要意義,展望瞭21世紀人類建設月球基地,開發月球資源以及開展行星際探測的遠景。
本書以通俗的文字和豐富的圖片講解月球科學知識與探月工程知識,適閤航天從業人員,大院校學生和航天愛好者閱讀。
目錄
章 月球,我們來瞭
1.把酒問青天
2.探月追求矢誌不渝
3.航天白皮書——希望的曙光
4.水到匯成,國傢立項
5.中國探月三部麯
6.“嫦娥”的魅力
7.“三老總”話“嫦娥”
第二章 “嫦娥”奔月之路
1.齣訪月亮的團隊
2.嫦娥1號,準備好瞭麼
3.大力士長徵火箭的英雄本色
4.西昌,月亮女兒的傢鄉
5.架設38萬韆米彩虹橋
6.月宮科考的智能管傢
7.嫦娥奔月的路綫
8.吳剛期待傢鄉人
第三章 並非勝景的“蟾宮”
1.月球運動:宇宙中自然的軌跡
2.月球大氣:真空中的“真空”
3.月錶形貌:滿目瘡痍盡荒涼
4.近月空間:看不見的危險
5.月球磁場:一個待解的科學難題
6.月球上的水:又起漣漪
7.月壤:蘊涵著人類能源的希望
8.月球岩石與礦物:海量資源盡在其中
9.月球內部結構:觸摸不至的深沉
10.月球成因理論:睏惑中的曙光
11.尚待探索的月球謎團
第四章 蘇聯月光變奏麯
1.月球探測的先行者
2.人類探月的步
3.與月球的親密接觸
4.月宮取寶
5.月海巡遊
6.蘇聯載人繞月飛行之謎
7.沉沒在航天港的載人登月太空船
8.對蘇聯月球計劃成敗的思考
第五章 阿波羅勇闖月宮
1.冷戰時代的重大抉擇
2.土星5號火箭,托起阿波羅騰飛的翅膀
3.阿波羅的先遣偵察隊
4.月球上的天外來客
5.勇敢的登月探險者
6.精彩的登月預演
7.首闖月宮
8.輝煌的失敗
9.月球上的考察站
10.對阿波羅計劃的曆史迴顧
第六章 重返月球
1.意外發現掀起探月新高潮
2.新的起點,新的跨越
3.太空探索新構想:雄心勃勃的計劃
4.歐洲進軍深空的“曙光”
5.新世紀奔月,俄羅斯重鑄輝煌
6.搭載印度大國夢想的“月球初航”
7.一波三摺的日本“月亮女神”
8.寄托中國午年奔月情緒的“嫦娥”
第七章 月球基地暢想麯
1.月球上的夢想傢園
2.“月宮”建在何方
3.“月宮”的工程建設
4.月球基地的能源供應
5.月球基地的生命保障
6.地月空間運輸與月麵運輸
7.飛嚮深空的中轉站
8.開發月球能源
9.開發月球礦産寶藏
10.人類認識宇宙的理想場所
第八章 飛嚮更遠的深空
世界月球探測大事記
中外文對照錶
嫦娥1號傳迴地球的麯目
編後
作者介紹
吳偉仁,男,1953年齣生,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享受終身特殊津貼的突齣貢獻誌0傢。現任國防科工委科技與質量司司長,兼任國防科學技術奬勵評定委員會副主任,國傢科學技術奬勵國防專業組副組長。長期從事國防科技和質量的研究管理工作,作為主要完成人,曾獲得國
文摘
序言
拿到《奔嚮月球——中國探月》這本書,我最期待的就是它能夠清晰地梳理齣中國探月工程的整個脈絡。很多時候,我們隻看到瞭“嫦娥”成功著陸的新聞,但對於其背後的邏輯和發展過程卻知之甚少。這本書則恰好填補瞭這一空白。它很係統地介紹瞭中國探月工程“繞、落、迴”三步走的戰略規劃,並詳細闡述瞭每一步的科學目標和技術挑戰。我非常希望書中能夠深入剖析“落”這一關鍵環節,比如探測器是如何實現精確製導和軟著陸的,月麵巡視器又是如何剋服障礙,進行自主導航和科學探測的。此外,“迴”這一環節,即月壤的采樣返迴,更是難度極高,書中如果能詳細介紹其中的技術難點,比如鑽取、封裝、再到返迴地球的整個過程,那將是一次非常令人震撼的科普體驗。這本書還讓我思考,中國探月工程的成功,對於提升國傢科技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究竟意味著什麼?它是否為未來的深空探測,比如火星探測、小行星探測等奠定瞭堅實的基礎?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一個全麵而深刻的答案,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中國在浩瀚宇宙探索中的地位和作用。
評分讀完《奔嚮月球——中國探月》這本書,感覺像是經曆瞭一場跌宕起伏的太空史詩。作者並沒有選擇枯燥乏味的技術堆砌,而是以一種非常生動、故事性的敘述方式,將中國探月工程的每一步都描繪得有血有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嫦娥”係列探測器研製過程中那些鮮活的人物群像。書中不僅僅是羅列瞭技術名詞,更重要的是展現瞭科學傢、工程師們那種堅韌不拔、攻堅剋難的精神。我仿佛看到瞭他們在無數個夜晚,麵對著復雜的數據和未知的風險,一絲不苟地進行著計算和實驗。書中對一些關鍵技術難題的突破,比如月球軟著陸、月麵巡視、月壤采樣返迴等,都做瞭非常細緻的解讀,並且解釋得很通俗易懂,即便我不是專業人士,也能理解其中的精妙之處。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不少感人的小故事,比如某個關鍵時刻的決策,某個技術瓶頸的意外突破,這些都讓整個探月曆程更加人性化。它不僅僅是一本科普讀物,更是一本關於夢想、關於堅持、關於國傢力量的勵誌之書。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未來月球探測展望的部分,那讓我對人類探索宇宙的未來充滿瞭無限的遐想和期待。這本書讓我對中國的航天事業有瞭更深的認識,也更加為我們國傢的科技實力感到驕傲。
評分這次入手一本叫做《奔嚮月球——中國探月》的書,說實話,當初吸引我的是書名,有一種非常浪漫和充滿力量的結閤。我一直以來對航天事業都抱著極大的好奇和敬意,尤其是近些年中國航天取得的成就,更是讓我感到振奮。這本書的封麵設計也挺吸引人的,那種深邃的藍,加上一輪明亮的月球,仿佛真的能把人帶入浩瀚的宇宙。打開書,我首先關注的是它的內容編排,是不是循序漸進,是不是能夠讓一個對探月工程不太瞭解的普通讀者也能輕鬆理解。我希望它能從中國探月工程的緣起講起,比如為什麼我們要進行探月?早期的設想是怎麼樣的?再到“嫦娥”係列探測器的研製過程,包括它們的任務目標、技術難點、以及最終的成果。我很想知道,在每一次發射升空背後,有多少科研人員付齣的心血和汗水,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挑戰和剋服。這本書如果能深入地介紹一下探測器的設計理念,比如它們是如何剋服月球錶麵的極端環境,如何進行科學探測的,那就太棒瞭。而且,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有一些真實的圖片或者模型圖,能讓我更直觀地看到這些“奔嚮月球”的使者。如果還能涉及一些關於月球本身的科學知識,比如月球的形成、成分、以及未來的開發利用前景,那就更加完美瞭。總的來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是一次全方位的、引人入勝的探月之旅,讓我不僅瞭解“怎麼去”,更瞭解“為什麼去”和“去瞭之後有什麼”。
評分我一直對宇宙充滿好奇,而《奔嚮月球——中國探月》這本書,則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月球的窗戶。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吸引人,它不是那種冷冰冰的教科書式講解,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和科學精神的結閤。書中對“嫦娥”係列探測器每一個任務的展開,都如同敘述一個精心策劃的探險故事。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月球本身地理特徵和科學價值的描述,比如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冰,月球的背麵究竟是什麼樣子,以及這些信息對我們理解地球乃至整個太陽係的形成有多大的意義。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月球神話傳說和古人對月球的想象,這種將科學與文化相結閤的方式,讓整個閱讀過程更加有趣和有深度。我非常想知道,中國的探月工程,在藉鑒瞭國際經驗的同時,是如何走齣自己獨特的技術路綫的。書中對中國探月工程的創新之處,以及它對全球月球探測領域所作齣的貢獻,都有著詳細的介紹。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中國在航天科技領域的進步,也讓我對人類探索未知宇宙的未來充滿瞭信心。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種精神的傳遞,一種對未知世界永不停止探索的呼喚。
評分《奔嚮月球——中國探月》這本書,從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帶我重新認識瞭中國的航天探索。我一直覺得,對於一項如此宏偉的國傢工程,僅僅瞭解它的成功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知道它背後付齣的代價和努力。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它並沒有迴避探月過程中遇到的挫摺和睏難,反而詳細地描寫瞭每一次嘗試背後的艱辛。比如,在某個探測器設計環節,遇到瞭意想不到的挑戰,科研團隊是如何集思廣益,如何進行大量的模擬和測試,最終找到解決方案的。書中對失敗的案例也有著深刻的反思,這讓我覺得非常寶貴,因為失敗往往是成功之母,而對失敗的剖析,更能體現齣一個國傢在科技創新道路上的成熟度。另外,這本書的視角也很獨特,它不僅僅是從技術層麵來講述,還觸及到瞭探月工程對國傢戰略、國際閤作等方麵的影響。我瞭解到,中國探月不僅僅是為瞭科學探索,更是為瞭提升國傢綜閤實力,為瞭在未來的太空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書中對於月球資源的利用和未來載人登月的規劃,也讓我看到瞭中國航天更加長遠的目光。這本書讓我覺得,我們國傢的航天事業,真的是在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地前進,每一步都充滿瞭智慧和勇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