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秦汉卷
定价:32.80元
作者:刘刚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80711407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的编写主要考虑到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需求,使之更好地与中国文学史教学相配合,同时,也可作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教材单独使用,以适应高等院校中文、新闻等专业本科的教学,兼顾学生和文学爱好者的阅读。
本书所选收文学作品的时代,自先秦迄于近代,共分四卷:先秦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宋金元卷、明清近代卷。
在选择作家、作品时,我们着眼于作家与作品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选取各个时代*代表性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多为当前文学史教材所论及,同时,又选取一些文学史教材不曾论及,却在历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品。
为培养学生精读和理解能力,同时便于课堂讲授,对长篇白话小说选取较能表现原作成就与风格的精彩片段,只作解题,不作注释。
各卷所选作品以时代为序,同一作家的作品依文体排列,如诗、词、文等,以利于讲授与学习时翻检。
对入选重要作家或总集作简明介绍,包括作者、著作、版本三部分内容。每篇作品下作解题,概述作品背景、内容和艺术特点。
作品原文采用常见的较好的版本。注释力求简洁明确。不作繁琐考证,主要注释词语、典故、人名、地名。冷僻字采用汉语拼音和同音字注音。
目录
先秦文学
山海经
尚书
诗经
左传
国语
晏子春秋
论语
墨子
战国策
孟子
庄子
荀子
韩非子
屈原
宋玉
汉代文学
贾谊
邹阳
枚乘
司马相如
司马迁
杨恽
班固
张衡
秦嘉
赵壹
蔡邕
汉乐府诗
辛延年
古诗十九首
吴越春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初次翻开这本《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秦汉卷》,我心中是怀揣着对那个遥远时代的无限好奇与探寻欲的。书中收录的篇章,如《诗经》中那质朴的情感,描绘着远古先民的喜怒哀乐,无论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爱情萌动,还是“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民生疾苦,都仿佛跨越千年的时空,在眼前鲜活起来。我尤其喜欢那些描绘农耕生活和祭祀仪式的诗歌,它们以最原始的语言,勾勒出那个时代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神灵的敬畏,以及对和谐社会的美好期盼。而《楚辞》的出现,则又打开了另一番天地。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悲壮情怀,以及他对祖国的深沉眷恋,读来令人唏悴。那些瑰丽的想象,奇特的意象,与《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感受到先秦时期文学创作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窥见了那个时代士人内心的挣扎与抱负。
评分当目光转入秦汉卷,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更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汉赋的铺陈与夸张,如扬雄的《长杨赋》,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皇家苑囿的盛大景象,文字的堆叠和辞藻的华丽,虽有时稍显冗长,却也展现了汉代帝国雄厚的国力和统治者的威严。司马迁的《史记》,更是这部作品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我沉浸在那些荡气回肠的叙事中,从“刺史”到“刺客”,从帝王将相到市井小民,他用最犀利的笔触,刻画了历史的真相,展现了人性的复杂。那些关于项羽的悲歌,关于刘邦的崛起,关于那些在历史洪流中闪耀或陨落的灵魂,都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真挚的情感共鸣。每一次阅读《史记》,都像是在与一位智者对话,他用史书的墨迹,为我解读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也传递着他洞察世事的智慧。
评分细细品味,这本书在选材上无疑是颇具匠心的。它不仅仅是一部作品的汇编,更像是一条蜿蜒的河流,将先秦时期丰富而多样的文学源流,以及秦汉时期蓬勃发展的文学气象,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从《尚书》中那些朴素而庄重的政治训诫,到《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充满智慧的对话,再到《孟子》中对仁政的推崇和对民本思想的强调,这些先秦诸子百家的言论,虽然更偏向于思想和哲学,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学韵味和人文精神,为后世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们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饱含着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递着穿越时空的价值观念。这种早期的思想光芒,与后来的诗歌、辞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和演变。
评分不得不说,《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秦汉卷》在选取的作品的代表性上做得相当出色。我特别赞赏的是,书中对于战国时期散文的收录,如《庄子》的汪洋恣肆,充满奇思妙想,以寓言和比喻的方式,探讨着生命、自由与精神的奥秘。那些“庖丁解牛”的故事,那些“鲲鹏展翅”的想象,无不展现了庄子超脱的智慧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而《韩非子》的逻辑严谨,说理透彻,则展现了法家思想的冷峻与务实。这些散文作品,无论是语言的精炼,还是思想的深刻,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它们不仅仅是政治和哲学的载体,更是文学的瑰宝。通过阅读这些篇章,我得以领略到那个思想碰撞、百家争鸣的时代,以及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是如何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对世界的认知。
评分尽管我已对书中大部分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每一次重读,总有新的发现和感悟。例如,在《诗经》的“小雅”部分,我常常能从中读出对朝堂之上政治失意者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委婉批评,这让我看到了诗歌除了抒发个人情怀之外,还肩负着记录和批判社会现实的责任。而汉乐府民歌的出现,则更加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那些讲述离别、思念、劳作场景的歌词,语言质朴却情感真挚,充满了生命力,仿佛能听到古老劳动人民的歌声。相比之下,宫廷文学的精致和学院派的考据,又展现了文学发展的不同面向。这本书就像一本打开的宝藏,每一次翻阅,都能挖掘出新的珍珠,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从点到面,由浅入深,不断深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