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发现广东:100个美观景拍摄地 | 作者 | 李栓科 |
| 定价 | 88.00元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 ISBN | 9787559619990 | 出版日期 | 2018-06-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发现广东:100个*美观景拍摄地》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广东省旅游局合作发起的寻找广东100个美丽观景拍摄点项目,通过梳理广东省内的现代建筑、古建筑、古村落、古街、湿地、园林、山岭、现代娱乐设施、历史印象、雕塑、珠江水系、湾仔码头、海湾岛屿、瀑布、鱼米水乡、风景度假区等旅游景点,从摄影季节和角度,发掘出100个观景拍摄地,将广东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再次隆重地呈现给读者、旅游者和影爱好者,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广东、爱上广东,享受光与影、美景与镜头所带来的视觉盛宴和一段独特的自助行。 |
| 作者简介 | |
| 李栓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曾任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曾长期从事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貌、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海洋学会理事,第29届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
| 目录 | |
| 序言(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李栓科) 如何使用本书 章珠三角广府文化区(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肇庆、中山、江门、惠州市共45个拍摄点) 第二章粤东潮汕文化区(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市共11个拍摄点) 第三章粤东北客家文化区(河源、梅州市共11个拍摄点) 第四章粤北南岭生态休闲区(韶关、清远市共18个拍摄点) 第五章粤西百越风情滨海区(湛江、茂名、阳江、云浮市共15个拍摄点) |
| 编辑推荐 | |
| 中国国家地理出品发现系类发现内蒙古:100个*美观景拍摄地发现四川:100个*美观景拍摄地再发现四川:100个*美观景拍摄地 |
| 文摘 | |
| 序言 | |
初次翻阅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在“故事性”上的深度挖掘,完全超越了我对一般旅游指南的预期。它没有停留在“这里很美,快来看”的表层,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个拍摄地背后的历史脉络和人文轶事。比如,它提到一个隐秘的古村落,不光展示了建筑的几何美感,还穿插了当地村民世代传承的某个手工艺的片段,一下子让那片风景活了起来,有了温度。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让我对广东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珠三角的都市印象,而是拓展到了那些沉睡在山林田野间的文化遗存。我甚至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我的镜头去捕捉那种“时间留下的痕迹”,而不是仅仅拍一张漂亮的“打卡照”。这本书成功地将“看风景”升级为“理解风景”的过程,对于渴望深度游的旅者来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灵感源泉。
评分坦白说,我原本对“100个”这种数字化的清单式导览有些许保留,担心内容会过于分散和肤浅。然而,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出乎意料的严谨和系统化。它似乎是根据地理区域和景观类型进行了科学的划分,从海岸线到喀斯特地貌,再到城市夜景,过渡得非常流畅,让人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广东立体地图。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对“拍摄难度”和“适宜季节”的评估非常实在,没有过度美化。比如,对于一些需要徒步数小时才能到达的制高点,它会明确指出所需的装备和体力要求,这种诚恳的态度,让我对作者的专业性深信不疑。它避免了让新手盲目挑战不切实际的路线,同时也为经验丰富的摄影师提供了精确的坐标。这种平衡感,在同类书籍中是十分罕见的。
评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它所传递出的那种探索者的精神。它收录的许多拍摄地,并非是大家熟知的“网红景点”,而是需要你付出额外努力去寻找和抵达的“秘密基地”。阅读过程中,我能深切感受到作者团队为了找到这些宝藏地点所付出的汗水与热情。这种“发现”的乐趣,是无法被人工造景替代的。它鼓励读者跳出舒适区,去探索那些尚未被过度商业化打扰的角落。它成功地激发了我内心深处那种对未知美景的渴望,让我对“探索”这件事本身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比起拿到一张完美的照片,我更享受的是从发现线索、规划路线到最终捕捉到画面的整个探索过程,而这本书,无疑是开启这场精彩冒险的最好向导。
评分这本《发现广东:100个美观景拍摄地》的装帧设计真是令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独特的油画质感,光是拿在手里摩挲,就能感受到设计者对摄影美学和地域文化融合的用心。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厚实又不失细腻,即便是印刷出的风景照,色彩过渡也极为自然,层次感丰富。我特别喜欢它在地图标注上的处理,不是那种生硬的指引,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周边环境的介绍,让人在计划行程时,仿佛已经提前领略了目的地的风光。更不用说,书中对于每一个景点的光影变化时段都有细致的标注,这对于一个热衷于风光摄影的人来说,简直是宝典级别的存在。我周末试着去了一个它推荐的日落拍摄点,按照书上的时间点到达,果然捕捉到了那种橘红色光线洒满山谷的瞬间,那种震撼感,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来得直接和深刻得多。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攻略,更像是一本精美的摄影作品集,让人忍不住想立刻背上相机,去一一打卡实现。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视觉的享受,但更重要的是,它在实用性上做到了极致的平衡。我特别关注了随书附带的那些小卡片——那些是关于特定光线和天气条件下,最佳机位和构图建议的速查表。这些小卡片非常耐磨,我直接放进了我的相机包里,出门时可以快速参考。书中对于后期处理方向的探讨也十分到位,它没有给出固定的参数,而是建议了针对不同景观特点(比如高饱和度的热带风光或低调的雾中山水)应该侧重于哪些色彩的调整和细节的保留。这对于希望提升自己后期技能的读者来说,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指导方向,而不是空泛的理论。我尝试按照它建议的“胶片感冷色调”来处理了几张早晨的雾景,效果立竿见影,瞬间提升了照片的艺术水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