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杜鹃花文化
:39.00元
作者:赵冰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03893452
字数:
页码:17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杜鹃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又是我国三大天然名花之首,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观赏植物。赵冰著的《杜鹃花文化》从杜鹃花名考和栽培历史、杜鹃花的诗词和歌曲、杜鹃花得盆景与插花文化、杜鹃花得书法绘画和雕塑、杜鹃花的饮食与医药文化、杜鹃花的旅游经济和市花文化、杜鹃花的园林文化等多个方面全方位的介绍了杜鹃花文化。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花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对进一步开发利用杜鹃花种质资源、丰富中国的花文化内涵具有意义。
目录
作者介绍
赵冰,博士,2008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师从张启翔教授,2013年在美国佐治亚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同林艺术学院从事八仙花和杜鹃花种质资源的抗逆研究。
文摘
《杜鹃花文化》:
以上古诗多是捡拾杜鹃啼血滴而成花的典故,而在南宋王朝建立那年出生的杨万里,对政局的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深有感触,在他的《晓行道旁杜鹃花》诗云:“泣露啼红作么生?开时偏值杜鹃声,杜鹃口血能多少,恐是征人泪滴成。”诗人一反传统,绕过杜鹃鸟,直接道出了杜鹃花红的悲伤气息,将红艳的杜鹃比喻为由戍守边地的征人思乡的眼泪滴成,将她喻为烈士魂魄的代表,寓意更加深沉。杜鹃泣血的说法,原本是从红杜鹃生发出来的,血红与花红的共同点才有花鸟贯通的可能。而清陈至言《白杜鹃花》中的诗句“蜀魄何因冷不飞?空山一片影霏微。那须带血依芳树,自可梳翎弄雪衣。细雨春波愁素女,轻风明月泣湘妃。江南寒食催花候,肠断无声莫唤归。”诗中描写了白色的杜鹃花挂在枝头上,空寂的初春山岭,一片迷蒙。杜鹃花雪白的花瓣没有了血迹,若化作鸟儿自可梳理那洁白的羽毛了。纯洁的白杜鹃花,就像寂寞的嫦娥在细雨春波之中徘徊,又像孤独的湘妃在清风明月之中哭泣。全诗至此,已是十分悲戚,诗人又在末尾点出“肠断”二字,更添几分惆怅。该诗吟诵的对象是白杜鹃,但作者巧妙地运用设问的语气,描绘出了这一种杜鹃花的素淡雅白。唐代诗人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其中描写到“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勾画出一幅壮美的春山图,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读来宛如身临其境,大有耳目应接不暇之势。杨万里的《明发西馆晨炊谒冈》:“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依。日日锦江呈锦祥,清溪倒照映山红。”锦江位于四川,蜀地正是出产杜鹃花的名所,那里的杜鹃花植株高、颜色好。如此色彩艳丽的杜鹃花绽放满山,何须特意去那所谓的名苑赏花呢?走在山路上,一路山花的美好不会辜负你我的期许。日日繁花似锦,处处火红烂漫,娇艳的花朵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之中,真是好一幅令人心情爽朗的风景画。这首诗中诗人以欢快的心情描写r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放时所欣赏到的美不胜收的风景。而宋代高僧择磷《咏杜鹃花》一诗的开首两联,则如一幅春日杜鹃图跃然纸上:“蚕老麦黄三月天,青山处处有啼鹃。断崖几树深如血,照水晴花暖欲然。”j月时节,正是蚕老麦黄,一片明媚春光。青山之中,处处都有啼叫着的杜鹃鸟;而断崖处,几树深红如血的杜鹃花正迎风绽放,花朵鲜艳得仿佛要燃烧起来一样,让人从心底感到阵阵温暖。这正是杜鹃鸟与杜鹃花交相辉映的描绘。
在这些诗人中,以白居易为,香山居士白居易对杜鹃花情有独钟,曾多次从山上挖掘杜鹃移植到庭院,诗句“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所描绘的就是他移栽杜鹃成活的情景。自居易在《山石榴寄元九》中写到“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诗中描述r阳光下,杜鹃花鲜红欲滴。一阵风过.花瓣随风摆动,好似火焰,简直就像要燃烧起来一样。诗人细细端详手中的杜鹃花,这样美丽的花啊,真不像是人间该有的。白居易将心爱的杜鹃花比作美人西施,相比之下,那些芙蓉、芍药之流,全都黯然失色了。这是对杜鹃花美艳姿色的赞颂,而之后的“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
……
序言
刚收到这本《杜鹃花文化》,迫不及待地翻开,一股清雅的幽香似乎从书页间飘散出来。作为一名资深的花卉爱好者,我一直对杜鹃花情有独钟,尤其着迷于它那丰富多样的色彩和顽强的生命力。市面上关于花卉的书籍不少,但能真正深入挖掘一种花卉背后文化底蕴的却不多见。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从书名就能感受到它不仅仅是关于杜鹃花的品种介绍或栽培技巧,而是要探讨杜鹃花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我很好奇作者赵冰是如何将植物学知识与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巧妙融合的。比如,我会期待书中能详细讲述杜鹃花在古代诗词歌赋中的意象,它是否承载了离愁别绪,还是象征着高洁的情操?在绘画和园林艺术中,杜鹃花又是如何被描绘和运用的?这本书的装帧也相当精致,纸张厚实,印刷清晰,图片色彩饱满,光是浏览插图就足以让人心生喜爱。我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杜鹃花在民俗传说中的故事也非常感兴趣,这或许能让我对这种植物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为我的园艺创作提供更多灵感。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杜鹃花都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觉得它不像玫瑰那样热烈奔放,也不像百合那样圣洁高雅,却有着一种内敛而深沉的美。这次有幸接触到《杜鹃花文化》,我感到非常惊喜。从封面上那幅精美的杜鹃花插画开始,我就被深深吸引。这本书似乎要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关于杜鹃花的奇妙世界,不仅仅是关于它的形态特征,更是关于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印记。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探讨杜鹃花与士大夫阶层的精神世界是如何契合的,是否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杜鹃花成为了他们寄托情怀的载体?比如,书中会不会提到杜鹃花在山水画中的点缀作用,又是如何烘托出画家想要表达的意境?我非常期待能从中了解到杜鹃花在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文化象征的演变,它是否随着社会变迁而有了新的解读?这种文化层面的探讨,远比简单的栽培指导来得更有深度和趣味。这本书的出版,相信会给所有热爱杜鹃花的人带来一份精神上的滋养,也为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别样的视角。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承载着深厚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花卉情有独钟,而杜鹃花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当我在书店里看到《杜鹃花文化》这本书时,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购买欲望。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雅致,仿佛能让人闻到淡淡的花香。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读杜鹃花在中国悠久历史中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更可能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提及杜鹃花在古代宗教仪式或祭祀活动中的角色,它是否与神话传说有所关联?书中对杜鹃花在古代服饰、器物上的图案应用的探讨,是否能帮助我们理解古人的审美情趣?而且,我一直对杜鹃花的一些民间传说很好奇,例如关于它“啼血”的说法,这本书是否会对此进行考证和解释?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全面地认识杜鹃花,不仅是它的形态美,更是它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相信这本书的出现,能让更多人对这种美丽的花卉产生更深层次的喜爱和理解。
评分最近读完一本关于杜鹃花文化的书,真是让人意犹未尽。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特别,它不是一本简单的园艺手册,也不是一本纯粹的植物图鉴,而是将杜鹃花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中进行审视。我尤其着迷于书中对杜鹃花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的解读。比如,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详细描述杜鹃花在唐诗宋词中是如何被描绘的,它是否经常与思乡、离别或隐逸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在园林艺术方面,书中对于如何将杜鹃花融入古典园林布局的探讨,是否能为我的庭院设计提供一些启发?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挖掘杜鹃花与中国哲学思想的关联,它是否象征着某种高尚的品德或精神境界?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舒适,文字流畅,结构清晰,即使是对花卉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地从中获得知识和乐趣,我想这本书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植物美学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拿到《杜鹃花文化》这本书,我的内心充满了期待,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喜欢杜鹃花,更因为我知道这本书是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这通常意味着其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对杜鹃花外观形态的描述,而是能够深入挖掘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多重含义。例如,我非常想知道杜鹃花在古代的医学应用中是否扮演过角色,它是否具有某些药用价值,以及相关的历史记载。书中对杜鹃花在不同地域的民间习俗中的地位的介绍,是否能让我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有趣故事?而且,我对于杜鹃花在国际上的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很感兴趣,它是否曾作为中国文化的使者走向世界?这本书如果能对这些方面进行细致的探讨,无疑会大大提升其阅读价值,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理解杜鹃花这种植物的意义,并从中获得更深刻的文化启迪,为我的知识储备添砖加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