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科普中国书系 应急科普丛书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急救
定价:8.00元
售价:5.8元,便宜2.2元,折扣72
作者:浙江省现代科普宣传研究中心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10074015
字数:14
页码:28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日益多样化。因为饮食安全知识不够,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什么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有哪些特点?有什么误区?如何防治食物中毒?发生食物中毒时如何自救?本书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了这些问题。
浙江省现代科普宣传研究中心于2005年7月由浙江省科协批准成立。中心一直致力于科普宣传的研究、创作、策划、设计与制作等相关工作,并与大学进行科研合作,共同研发数字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数字化、科普资源新媒体数字化项目等。
读完这本书,我对“急救”这个词有了全新的理解。我一直以为急救就是打120,等专业人士来处理,但这本书教会我,在许多情况下,正确的现场处理至关重要,甚至能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安危。书中详细介绍了食物中毒后,不同症状下应该采取的急救措施。例如,针对呕吐、腹泻等症状,它会指导我们如何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这一点尤其重要,尤其是在夏天。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症状,比如腹痛剧烈、出现高烧等,它也给出了非常明确的建议,比如是否需要催吐,以及在什么情况下绝对不能自行催吐。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的急救指南非常清晰,步骤也很明确,即使是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的人,也能很快掌握。它还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食物中毒情况,并给出相应的急救预案,比如海鲜中毒、蘑菇中毒等等,这些都非常有针对性。感觉就像一本随时可以翻阅的“家庭急救手册”,在紧急时刻,能给予我们最及时、最有效的指导。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从宏观的食品安全体系,到微观的细胞层面的影响,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惊喜地发现,它并没有局限于单一的食物中毒类型,而是将可能引发中毒的各种因素都考虑在内,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甚至是一些化学物质和天然毒素。书中对每种致病源的介绍都非常详尽,包括它们的来源、传播途径以及对人体的具体危害。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食物安全链”的解读,它从农田到餐桌,分析了每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这一点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非常具有指导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食品安全的维护中来。此外,书中还涉及了食物中毒的诊断和治疗,虽然不是专业的医学教材,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整体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百科全书,将复杂的食品安全知识,以一种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们能够全面地认识食物中毒,并掌握科学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虽然听起来有些严肃,但读起来却意外地轻松易懂。作者在开篇就以一种非常贴近生活的方式,描绘了食物中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场景,比如一次不小心的聚餐,或者一次兴致勃勃的野餐。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并没有一开始就罗列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病菌名称,而是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比如“吃了隔夜的剩菜,半夜肚子咕咕叫”、“街边小摊的美味,换来了肠胃炎”,来引导读者认识到食物安全的重要性。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科普方式,让我这个平时对医学知识不太感冒的人,也能够津津有味地读下去,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食品保质期”和“最佳食用期”的区分,这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我们平时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存在着不少误区。例如,很多食物过了“最佳食用期”但并未变质,依然可以食用,而有些食物即使在保质期内,也可能因为储存不当而滋生细菌。这种细致的讲解,真的让我对食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更加警惕了。
评分作为一名经常在家下厨的人,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我一直以为只要食物煮熟了就万无一失,但这本书让我大开眼界。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不同类型食物中毒的致病菌和毒素,比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等等,并且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描述它们如何侵入我们的身体,以及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书中特别强调了“交叉污染”的重要性,这点我之前完全没有意识到。我总是习惯把生肉和熟食放在同一个案板上处理,现在想来真是太危险了!书里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正确储存肉类、海鲜和蔬菜,如何辨别食物是否变质,以及烹饪时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比如“彻底煮熟”、“保持清洁”等等。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并没有贩卖焦虑,而是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告诉我们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预防食物中毒,让我们吃得安心,吃得健康。感觉就像请了一位家庭健康顾问,随时随地指导我如何更好地守护家人的饮食安全。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深刻感受,是它在科普知识的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它不仅仅是在告诉我们“是什么”,更是在引导我们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办”。书中对食物中毒的溯源分析,让我看到了微生物世界的奇妙与危险并存,也更加理解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复杂性。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解释了那些我们平时难以理解的科学原理,比如细菌的繁殖速度,以及毒素对人体的作用机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到了一些生活中被忽视的“隐形杀手”,比如未经充分清洗的水果蔬菜,或者保存不当的酱料。这些细节往往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但却是食物中毒的常见诱因。书本还强调了信息的传播和公众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将科学的预防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共同构建一个更安全的饮食环境。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份倡导,一份对社会负责任的呼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