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自然的色彩探秘
定价:49.80元
作者:涂华民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122239211
字数:
页码:16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萤火虫的发光有什么特点?
变色龙是如何实现变色的?
植物园里的四季颜色为什么不同?
动物为什么会有保护色?
要想了解这些知识,赶快加入本书,《大自然的色彩探秘》讲述了各种类型动植物、自然之色产生的原因或机理,阐述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决定和影响它们的色彩。
内容编排与选取上以各类别的“颜色”为主线,力争图文并茂,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述,将难以理解的不同类别的自然之色与无数引人入胜的具体色彩实例结合起来,同时又将看似普通的颜色现象,归纳、总结出其深刻的“起源”。
《大自然的色彩探秘》对于读者增加广博的知识,提高科学素养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大自然的色彩探秘》面对的读者群体可以是青少年,也可以是化学、专业、美术、艺术设计专业等文理科通用,为开设全校性公选课服务,为社会各类群体提神食粮。
目录
作者介绍
涂华民,河北师大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无机化学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的讲授,并从事无机化学相关领域的基础科研工作,重点侧重于新型功能材料与新能源方面的应用研究,对于分子生物无机化学及谱学分析技术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担任《光谱实验室》杂志编委。目前在校开设《颜色与化学》公开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文摘
自然界中一些美丽的现象起源于物质微粒对光的散射,蔚蓝的天空、霞光万道的朝阳、红彤彤的落日、变幻莫测的朵朵白云等即是很好的实例。当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时,大部分被空气分子吸收,并立即从某些新的方向射出,见下图。散射现象可以用水波对漂浮的轻小物体的作用来描述,当一小块石子被投入平静的水面,产生的水波会使轻小的物体(如小软木塞)随水的波纹上下跳动。光波也是以类似的方式作用于空气中的分子、细小的灰尘以及烟雾粒子。当一行光波使分子或粒子产生振动时,波就可以在某些方向上再次发射。白色的阳光中含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当它们遇到分子或相当于分子大小的微粒时,不同颜色的光受到的散射的情况差异很大,即虽然都可以向各个方向散射,但散射的多少大不相同。山魈蓝色的面部、人的蓝眼睛等都是光散射的结果。
序言
章
色彩世界
1.1 颜色的定义 / 002
1.2 颜色的命名 / 003
1.3 颜色浅析 / 004
1.4 食盐之色 / 005
1.5 多彩的水 / 006
1.6 奇异温泉 / 012
1.7 冰雪呈色 / 014
1.8 美丽矿石 / 017
1.8.1 矿物的成分 / 017
1.8.2 颜色 / 017
1.8.3 纹理 / 018
1.8.4 透明度 / 018
1.8.5 莫氏硬度表 / 018
1.8.6 矿石的形状 / 019
1.8.7 岩相 / 021
1.8.8 岩石的种类 / 021
1.9 多彩沙子 / 024
1.10 五色土 / 027
1.11 血液的颜色 / 028
1.12 卵之形色 / 030
1.13 全世界为什么都使用统一的交通信号灯呢? / 032
第2章 光的科学
2.1 光的特性 / 034
2.2 发光 / 037
2.2.1 发光的认知历史 / 037
2.2.2 发光分类 / 038
2.2.3 化学发光 / 038
2.2.4 生物发光 / 039
2.2.5 蓄光型发光 / 054
2.2.6 极光 / 055
2.2.7 佛光 / 058
第3章 光色无忌
3.1 宇宙起源 / 060
3.2 宇宙的组成 / 061
3.3 认识星体 / 061
3.4 星体的形状与呈色 / 066
3.5 奥伯斯佯谬 / 069
3.6 太阳 / 070
3.7 地球 / 071
3.8 自然奇观 / 072
3.8.1 蓝天白云 / 073
3.8.2 日出日落 / 075
3.8.3 彩虹 / 077
3.8.4 烟 / 080
3.8.5 海市蜃楼 / 080
3.8.6 幻日 / 081
3.8.7 华 / 082
3.8.8 反日华和冕 / 083
3.8.9 其它自然奇观 / 083
第4章 人在旅途
4.1 童话世界九寨沟 / 086
4.2 人间瑶池黄龙 / 088
4.3 桂林山水甲天下 / 089
4.4 彩云之南 / 091
4.5 神秘的西藏 / 094
4.6 大美新疆 / 096
4.7 丹霞地貌 / 098
4.8 澳大利亚波浪岩 / 099
4.9 亚利桑那州的羚羊峡谷 / 100
4.10 美国的石浪奇观 / 101
4.11 美国大峡谷 / 102
4.12 会变色的巨石 / 103
第5章 自然精灵
5.1 动物毛色简介 / 109
5.1.1 毛发之形形 / 109
5.1.2 动物毛色的功能 / 111
5.1.3 标志色 / 112
5.1.4 婚姻色 / 112
5.1.5 鱼类奇妙的颜色 / 114
5.2 动物生存智慧 / 116
5.2.1 警示色 / 117
5.2.2 隐蔽色 / 118
5.2.3 变色保护 / 121
5.2.4 拟态保护 / 126
5.2.5 防卫 / 132
5.2.6 攻击 / 134
第6章 植物呈色
6.1 树叶为什么会变色? / 136
6.2 藻类植物 / 139
6.3 彩叶植物 / 139
6.4 植物“好色” / 140
6.5 花色娇艳 / 140
6.6 植物果实颜色的变化 / 142
6.7 树液之色 / 144
6.8 树木和木材的颜色 / 144
6.9 捕虫植物 / 147
6.10 奇特植物 / 151
6.11 特色的花 / 151
6.12 奇特的果实 / 155
参考文献 / 159
后 记 / 161
这本《大自然的色彩探秘》真是太惊喜了!我一直以为自然界的色彩无非就是绿草、蓝天、黄叶,但翻开这本书,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浅薄。作者以一种极其生动有趣的方式,带领我走进了色彩的奇妙世界。比如,书里有一章专门讲“蓝色”,我原以为只有大海和天空是蓝色,但书中却细致地描绘了许多蝴蝶翅膀上那令人惊叹的蓝,以及某些深海鱼类身上如梦似幻的蓝色光泽。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不仅仅是罗列色彩,而是深入探究了这些色彩形成的原因。原来,很多色彩并非颜料本身,而是光线折射的结果,比如蝴蝶翅膀上的结构色,简直就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微型艺术品。读到这一部分时,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微观的实验室,跟着作者一起揭开色彩的奥秘。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不同文化如何看待和利用色彩的章节,比如古人如何从植物中提取染料,以及不同颜色在不同文化中象征的意义,这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之前对色彩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这本书却让我体会到色彩背后蕴含的物理学、生物学乃至人类学的知识。而且,插图也太精美了,每一张都像一幅幅独立的画作,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虫鸣鸟叫。真的,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让我对大自然产生了更加深厚的敬意和好奇心。
评分我向来是个对自然界的细微之处不太在意的人,直到我偶然翻到了《大自然的色彩探秘》。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一个我从未想象过的绚烂世界。书中的叙述方式非常吸引人,作者不像是在讲课,更像是在娓娓道来一个关于色彩的古老传说。他没有直接抛出枯燥的科学名词,而是先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来引入话题。比如,在讲到“绿色”时,他没有直接去解析叶绿素,而是先描绘了雨后森林中,新芽破土而出的那种生命力迸发的翠绿,那种充满希望的颜色,然后才引出植物为何呈现出绿色的原因。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红”的章节,作者把不同红色的来源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从夕阳染红的天空,到某些鸟类鲜艳的羽毛,再到秋天落叶的赤红,每一种红色都仿佛有了生命。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色彩在自然界中扮演的角色,比如伪装、吸引配偶,这些都让我恍然大悟。我之前只知道颜色只是颜色,从来没想过它们背后承载着如此重要的生存意义。读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在跟着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穿梭于各种神奇的自然场景,每一次翻页都充满了期待。它不仅满足了我对色彩的好奇,更激发了我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欲望。
评分《大自然的色彩探秘》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关于色彩的书,不如说是一场关于生命奇迹的沉浸式体验。作者的文字功底着实了得,他能够将科学知识以一种充满诗意和哲思的方式呈现出来。在阅读“紫色”的章节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我原以为紫色只存在于某些花朵中,但书中却描绘了深邃夜空中那一抹难以捉摸的紫,以及某些鱼类身上那种神秘的紫罗兰色。更让我惊叹的是,作者对于色彩形成机制的解释,不是冷冰冰的科学公式,而是用一种极其形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那些复杂的概念。例如,在解释光线如何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色彩时,他用了“调色盘”和“滤光片”这样的词汇,瞬间就让我在脑海中构建起了清晰的画面。书中的每一张插图都仿佛在低语,诉说着色彩背后的故事。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金色”的描绘,不仅有阳光洒在麦田上的温暖金黄,还有某些昆虫翅膀上那种金属般的光泽,以及珊瑚礁中那些闪耀的金色鱼群,都让我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富足和光辉。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身边的一切,原来,我们生活在一个被色彩包围的奇迹之中,而我们却常常视而不见。
评分《大自然的色彩探秘》这本书,远远超出了我对于一本科普读物的期待。它更像是一本充满想象力的旅行指南,带领我深入探索大自然的“秘密花园”。作者的叙述方式极其引人入胜,他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和生动的场景,将科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灰色”的探讨。我原以为灰色只是单调和沉闷的象征,但书中却描绘了岩石表面那种历经风霜的灰色,以及某些鸟类身上那种巧妙伪装的灰色,还有云朵边缘那一抹变幻莫测的灰色,都展现出灰色所蕴含的丰富层次和生命力。作者在解释色彩形成原理时,使用了大量形象的比喻,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比如,在描述某些动物翅膀上的斑纹如何产生色彩时,他将其比作微小的“棱镜”,将光线折射成万花筒般的色彩,这让我不禁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且,书中还涉及了色彩与情感、色彩与艺术的联系,这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色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自然的好奇,更引发了我对生活的热情,让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发现和欣赏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读《大自然的色彩探秘》之前,我对色彩的认知局限于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这本书,则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维度的门。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能够捕捉到大自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细微之处,并将它们放大,呈现在我眼前。书中的“白色”章节,让我一度以为白色只是“没有颜色”的代名词,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描绘了雪花表面反射的耀眼白光,以及海鸥羽毛那种纯净的白,还深入探讨了某些深海生物为何呈现白色,以及白色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策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不仅仅是描述颜色,而是将色彩与它们所处的环境、与生物的生存紧密地联系起来。比如,在讲到“黑色”时,他描绘了夜空中无尽的黑,以及某些动物为了在黑暗中隐匿而演化出的黑色体色,这些都让我体会到色彩在生存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他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娓娓道来,让我一边阅读,一边在脑海中勾勒出各种生动的画面。这本书,让我开始真正地“看见”大自然,看见那些隐藏在色彩背后的生命力和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