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第三版) 9787504982308 中国金融出版社

中央银行学(第三版) 9787504982308 中国金融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萍 孟钊兰 著
图书标签:
  • 中央银行学
  • 货币政策
  • 金融学
  • 银行学
  • 金融机构
  • 宏观经济
  • 金融理论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教材
  • 9787504982308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花晨月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ISBN:9787504982308
商品编码:2990578052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央银行学(第三版)

定价:39.00元

作者:黄萍 孟钊兰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049823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教材以我们于2007年编著、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于2009年再版发行的《中央银行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金融学专业规划教材)教材为基础,以2011年经修订完善出版的《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为补充,以中央银行的发展沿革、业务运作的拓展与功能的动态延伸为线索,以“十三五”发展的新背景为指引,在对课程体系做了较大调整与完善的基础之上编写成书的。教材由十二章内容组成,每章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本章知识结构图、章节内容、专栏、本章小结、关键术语、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导引与资料库。通过章节内容、专栏、习题与资料库四向动态结合,力求将中央银行相关理论与实务的*动态与研究成果贯穿于教学实践中。这种体例安排更适宜于学生结合教材动态掌握比较抽象的中央银行理论知识,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立足宏观经济金融视野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本教材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金融学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经济学、管理学、双学位(双专业)、MBA等专业的学生用书,还可作为参加各级商业银行及人民银行招考人员、金融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教材与参考用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中央银行学》(第三版)是一部深入探讨现代中央银行职能、运作机制及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扮演核心角色的学术专著。本书以其严谨的理论框架、翔实的案例分析和前瞻性的视角,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全面而精深的中央银行学图景。 第一部分:中央银行的起源与演进 本书伊始,将带领读者追溯中央银行制度的早期萌芽与发展脉络。从最初的货币发行机构,到肩负维护金融稳定、实施货币政策的现代中央银行,其职能的演变过程是理解其当下角色的关键。我们将探讨不同历史时期,如金本位制下的中央银行,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后各国货币体系变迁对中央银行职能提出的新挑战与重塑。这一部分将剖析中央银行从一个单纯的政府机构,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的金融“管家”的必然性,以及这一演进过程中所伴随的理论争鸣与实践探索。 第二部分: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 本书的核心内容将聚焦于现代中央银行不可或缺的几大职能。 货币发行与管理: 作为国家货币发行的唯一主体,中央银行在保证货币的法定地位、维护货币购买力、防范假币伪造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将详细解析货币的发行机制、数量管理、以及现金投放与回笼的策略。同时,书中也会探讨数字货币的兴起对传统货币发行职能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中央银行如何适应和引领这一技术变革。 银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是所有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本书将深入阐述中央银行如何通过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我们将分析中央银行在维护支付体系安全、清算高效运行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其在监管银行体系、确保金融机构稳健经营方面所承担的责任。 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在为政府提供财政代理服务、管理国债、执行国家金融政策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将分析中央银行与财政部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国库集中收付、政府债务管理中的具体操作。同时,也会关注中央银行在执行国家经济政策,如引导信贷投向、支持特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并审视其独立性与政府需求的平衡。 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石——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毫无疑问,这是本书着重阐述的篇章。我们将系统性地介绍货币政策的目标、传导机制及其有效性。 货币政策目标: 从历史上的单一目标(如物价稳定),到多元目标(如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我们将分析不同经济体对货币政策目标的权衡与选择。 货币政策工具: 本书将详尽剖析数量型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价格型工具(如基准利率、利率走廊)的运作原理、优劣势以及在不同经济环境下的适用性。我们将通过大量实例,展示中央银行如何运用这些工具,灵活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以实现其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我们将深入研究货币政策从中央银行传递到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包括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资产价格渠道、汇率渠道等。理解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是评估货币政策影响力的关键。 货币政策的挑战与局限: 在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货币政策面临着信息不对称、时滞效应、政策脱节等诸多挑战。本书将探讨这些挑战,并分析中央银行如何通过前瞻性指引、相机抉择等方式,努力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可预测性。 第三部分:金融稳定与风险防范 本书将专门辟章节,深入探讨中央银行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不可推卸的责任。 金融风险的识别与监测: 我们将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来源,如资产泡沫、过度杠杆、金融脱媒等,并介绍中央银行如何通过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监测和评估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金融危机管理: 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中央银行的角色至关重要。本书将分析其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责任,以及在危机时期采取的应急措施,如流动性注入、不良资产处置等。我们将回顾历史上经典的金融危机案例,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支付体系的监管与运行: 支付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的“血脉”。本书将阐述中央银行在确保支付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中的核心作用,包括支付清算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以及对支付机构的监管。 第四部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问责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其有效履行职能的重要保障。本书将深入探讨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理论基础、实践意义以及其面临的挑战。 独立性的维度: 我们将分析任命程序、任期设定、预算自主权、政策决策自主权等不同维度的独立性。 独立性的权衡: 尽管独立性至关重要,但中央银行也需要接受公众和市场的监督。本书将探讨如何实现中央银行的有效问责,包括向议会汇报、信息公开、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等机制。 政治压力与政策选择:我们将分析在经济周期波动、选举周期等政治环境下,中央银行可能面临的政治压力,以及如何在独立性与政治现实之间寻求平衡。 第五部分:国际视角下的中央银行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日益重要。 国际货币体系与中央银行: 本书将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以及各国中央银行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国际清算、汇率稳定等。 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 我们将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在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提供技术援助方面的作用,以及与各国中央银行的互动关系。 跨境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 随着资本流动的日益自由化,各国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考虑跨境资本流动带来的影响。本书将探讨资本管制、汇率政策等议题。 第六部分:中国中央银行的实践与发展 本书还将专门聚焦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实践。 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与使命: 我们将系统介绍中国人民银行的各项职能,包括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金融监管、金融稳定维护等,以及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中国货币政策的特点与挑战: 基于中国独特的经济体制和发展阶段,本书将深入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特点,例如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的结合使用,以及在经济结构转型、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的挑战。 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央银行的角色: 我们将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其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战略与措施。 金融创新与监管: 随着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中央银行在金融创新监管方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结语 《中央银行学》(第三版)以其全面性、深刻性和前瞻性,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中央银行运作的宝贵窗口。本书不仅适合经济学、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也为关心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市场动态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深入洞察的理论依据。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中央银行在维护经济稳定、促进社会繁荣中所扮演的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以及其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挑战时所展现出的智慧与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让我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现代感的风格,瞬间就捕捉到了我的注意力。封面上“中央银行学”几个字,印刷得大气庄重,搭配上中国金融出版社的标识,传递出一种专业和权威的气息。我一直对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运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中央银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是让我觉得神秘而关键。所以,当我在书店琳琅满目的图书中看到它时,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将其收入囊中。我期待着它能像一个精心打磨的钥匙,为我打开理解现代金融世界的门扉,让我能够更深入地剖析那些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经济决策背后的逻辑。这本书的出版信息,包括“第三版”和ISBN号,也让我觉得它是一本经过时间沉淀和不断优化的经典之作,这让我更加确信了自己的选择。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提升,更是一种思维上的启迪。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看到事物背后隐藏的规律,理解那些影响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层原因。我尤其欣赏它在阐释概念时所展现出的逻辑清晰度和严谨性,每一个论点都言之有据,环环相扣,让人心悦诚服。这种高度的专业性,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普及读物,更是一部能够真正帮助我建立起扎实理论基础的学术著作。它所带来的启发,已经悄然地融入到我对新闻事件和经济数据的解读之中,让我能够以更宏观、更深刻的视角去审视世界,这种成长是无价的。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便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书页的纸质非常好,触感温润,印刷清晰,没有任何杂乱的油墨味,这对于一个喜欢阅读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享受。我尤其欣赏它整体的排版风格,章节划分清晰,小标题设置得体,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迅速把握核心内容,并且在需要回顾时,也能高效地找到相关信息。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应该是一种愉悦的阅读体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在保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也在努力让读者能够更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细节上的考究,足以体现出版方的用心和专业性,也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内容充满了期待,相信它能带来一次深刻的学习之旅。

评分

这本书的厚度适中,拿在手里有一种恰到好处的份量感,不像有些书薄得轻飘,也不像有些书厚得压手。这种实体上的触感,配合着封面设计的沉稳大气,总能让我感到一种踏实和可靠。我一直相信,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书,它的物理形态也应该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给我这种感觉,牢固而不易损坏,书页也很有韧性,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出现折痕或脱页。这种对细节的坚持,让我觉得出版方在制作这本书时,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也从侧面印证了其内容的价值和权威性。它已经成为我书架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时准备着在我需要时,提供宝贵的知识营养。

评分

这本书在我书架上已经摆放了一段时间了,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我探索金融世界的一个可靠伙伴。我尤其喜欢它那种系统性的梳理方式,将复杂的概念层层剥离,深入浅出地讲解,让我感觉自己能一步步地理解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论。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对于像我这样,虽然对金融感兴趣,但并非专业出身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它避免了枯燥的术语堆砌,而是通过生动的例子和逻辑严谨的论证,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金融的脉搏。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感受到知识的累积带来的满足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