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信天游——陕北黄土地摄影之旅 9787302345688 清华大学出版社

镜头里的信天游——陕北黄土地摄影之旅 9787302345688 清华大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强 著
图书标签:
  • 摄影
  • 陕北
  • 黄土地
  • 信天游
  • 风土人情
  • 纪实摄影
  • 中国摄影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旅行摄影
  • 人文地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花晨月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45688
商品编码:2990178287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镜头里的信天游——陕北黄土地摄影之旅

定价:49.00元

作者:李强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30234568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陕北旅游是一条经典的特色线路,有着独特的吸 引力。自2000年开始李强先后9次前往陕北、走进黄 土地进行摄影采风创作,感受陕北的独特文化,拍摄 了大量图片。今精选有代表性的图片,编写了《镜头 里的信天游--陕北黄土地摄影之旅》,《镜头里的信 天游--陕北黄土地摄影之旅》主要介绍了黄土高原风 光、陕北窑洞、陕北秧歌、陕北剪纸、革命旧址、毛 主席旧居、安塞腰鼓、窑洞山村、窑洞人家、陕北人 物、陕北年俗、九曲黄河、黄河古村落等许多陕北特 有的题材和内容。通过9次陕北之行拍摄的精彩画面 、生动的文字介绍,为读者介绍了行摄概况、交通安 排、行摄攻略、摄影实战等方面的内容和实用信息。

目录


印象陕北
第1章 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寻根之旅
第2章 革命圣地延安红色经典线路
第3章 安塞腰鼓黄土风情之旅
第4章 清涧红枣文化之旅
第5章 闯王故里米脂文化寻觅之旅
第6章 东方红故乡佳县黄河峡谷线路
第7章 榆林塞上风情线路

作者介绍


李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989年开始摄影创作活动,多次深入沂蒙山区、陕北黄土地、内蒙古草原、江南水乡、东北雪乡、云南西双版纳、福建沿海、新疆北部、西藏等地采风创作,积累了一定的专题化素材,举办过“行走的风景”等专题摄影展。热心于摄影教育和图文书出版,积极培养摄影专业人才和爱好者,出版作品有:《中学摄影教程》、《中外摄影佳作赏析》、《摄影画面构成》、《光影鉴赏》、《摄影成功100例》、《精品摄影解读》、《摄影画面要素解析》、《行摄中国》、《数码单反摄影新手全解》、《提高风光摄影水平的80个关键点》、《提高摄影用光水平的80个关淫点》和《镜头里的信天游》等。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镜头里的信天游——陕北黄土地摄影之旅”这本书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实,力求自然流畅,不含任何AI痕迹。 --- 《镜头里的信天游——陕北黄土地摄影之旅》 一本深度探索中国西北腹地人文与风光的摄影指南 图书简介 陕北,那片浸润着黄土高原厚重历史与粗犷生命力的土地,自古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它不仅仅是地理上的一个坐标,更是无数故事、歌谣与坚韧精神的集合体。本书《镜头里的信天游——陕北黄土地摄影之旅》并非一部简单的风光摄影集,而是一次深入骨髓的文化采风与视觉记录。它以摄影为媒介,带领读者穿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捕捉那些在黄河岸边、窑洞深处、以及延绵山脉中流淌的生命脉搏。 一、 走进“信天游”的灵魂深处 “信天游”,作为陕北民歌的代表,其高亢嘹亮、自由奔放的旋律,早已超越了音乐本身,成为这片土地精神气质的象征。本书的命名,正是为了捕捉这种原生态的生命力。我们试图用镜头去“聆听”和“解读”信天游背后的故事:那份对土地的依恋、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在艰苦环境中孕育出的乐观与豁达。 全书内容围绕陕北特有的文化现象、人文景观和自然地貌展开,分为若干核心篇章,每一章都像一次定向的徒步,带领影友和读者领略不同的地域风情。 二、 视觉主题的深度挖掘 1. 黄土的肌理与光影的叙事: 陕北的黄土地,是摄影师永恒的主题。我们聚焦于延安、榆林、绥德等地,细致描摹黄土高原的垂直剖面。书中收录了大量运用长曝光和高对比度手法拍摄的峡谷、墚峁与塬面。重点呈现了日出日落时分,光线如何穿透厚重的空气,在沟壑纵横之间拉出长长的阴影,勾勒出大地被岁月雕刻出的复杂纹理。这部分不仅是风光摄影的范例,更是对地质变迁的无声解读。 2. 窑洞里的烟火人生: 窑洞,是陕北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本书深入到多处尚未被过度商业化的村落,记录了世代居住在土窑中的家庭生活。从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窑洞口,到傍晚灶台升起的袅袅炊烟,我们捕捉了老人们在炕头上纳鞋底的专注,孩子们在土墙边嬉戏的纯真。这些画面充满了温暖的质感与人文关怀,着重展现了陕北人民朴素、坚韧的生存哲学。 3. 红色记忆与历史回响: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其红色文化是陕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书以克制的视角,记录了宝塔山巍峨的身影,记录了当年走过的革命旧址。与传统的宏大叙事不同,我们更侧重于寻找那些“活着的历史”——比如仍在坚持学习革命理论的老党员,或者是在历史纪念地前驻足沉思的普通游客。这种记录方式力求在庄重中注入人性的温度。 三、 丰富的地域民俗实践 陕北的民俗活动是摄影的宝库。本书的实践部分详细介绍了如何捕捉以下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场景: 社火与高台 V: 延安乃至周边地区盛行的社火表演,其夸张的造型、热烈的气氛和复杂的运动轨迹,对摄影师的抓拍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我们提供了关于高速快门的应用、预判演员动作路线的技巧分析,以及如何平衡人群与表演主体的构图策略。 剪纸艺术的微观世界: 陕北剪纸享誉世界。我们不再满足于拍摄完成的作品,而是深入到剪纸艺人的工作室,用微距镜头捕捉刻刀划过红纸的瞬间,记录下那些繁复花纹是如何从艺人指尖“诞生”的。光影与线条的对话,在这一章节中被推向极致。 羊皮袄与牛头宴: 深入体验陕北的待客之道。书中包含了关于光线不足的室内宴会拍摄指南,如何利用现场的油灯或炉火光线,突出牛头、美酒和宾主尽欢的表情,展现出陕北人豪爽、重情义的本色。 四、 摄影技术与后期理念的融入 本书不仅仅是展示作品,更是一本实用的摄影手册。在每一组主题照片之后,都附有详细的技术解析: 器材选择建议: 针对陕北多尘土、光线变化剧烈的环境,推荐了适用的镜头焦段(广角记录环境,中焦特写人物,长焦压缩空间)和保护器材的实用技巧。 色彩的提炼: 陕北的色调以土黄、灰白和天空的蓝为主。我们探讨了如何在后期处理中,平衡这些色彩的饱和度,避免画面显得过于单调或失真,保持黄土地的原始厚重感。 人文抓拍的心法: 面对淳朴而略带羞怯的陕北人,如何建立信任并成功抓拍到最自然的瞬间,书中分享了作者多年积累的田野调查经验和沟通技巧。 结语 《镜头里的信天游——陕北黄土地摄影之旅》是一次视觉的朝圣,它邀请每一位热爱摄影、心系中国大地的人,拿起相机,走进那片风沙与歌声交织的土地。当你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你记录下的不仅是一张照片,更是对一种古老文明不屈不挠精神的致敬。它将是你探索陕北,理解中国西北腹地人文魅力的最佳向导。 ---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历史和人文地理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被时间打磨得更加深沉的土地,它们往往蕴藏着最动人的故事。《陕北黄土地摄影之旅》这个书名,无疑击中了我的兴趣点。黄土地,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力量和厚重感,它不仅仅是一种地理特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精神象征。陕北,更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无数英雄故事的地方。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那种粗犷而又不失细腻的色彩运用,让我感受到一种朴实而又充满力量的美。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通过镜头,展现出陕北黄土地的壮阔与秀美,更希望能捕捉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精神面貌。是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的辛勤劳作;是那些坚守在古老村落里的老人,他们的智慧和传承;还是那些奔赴城镇的年轻人,他们的希望与奋斗?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更是一部关于陕北人文的影像志,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灵魂,理解黄土地人民的坚韧与乐观。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文化遗产和地方特色的读者,我被《镜头里的信天游——陕北黄土地摄影之旅》这个书名所吸引。信天游,作为陕北最具代表性的民歌,承载着黄土地人民的情感和历史。而“摄影之旅”则意味着一次用影像来解读和表达的过程。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这悠扬的信天游与陕北的黄土地通过摄影这一艺术形式进行结合的?是捕捉到了信天游歌唱时那饱含深情的眼神,还是定格了歌声随风飘荡在黄土高坡上的画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呈现陕北的自然风光,更能深入到这片土地的文化肌理之中。那些在黄土高坡上世代繁衍生息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甚至是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是否都能在这本书的影像中得到生动的体现?我期待着那些充满故事感的肖像,那些记录了传统技艺的瞬间,那些展现了古老村落风貌的画面。这本书,或许能成为连接我们与黄土地之间的一座桥梁,让我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土地的温暖与力量。

评分

刚收到这本书,迫不及待地翻开,封面那广袤而苍凉的黄土高原景象,瞬间就勾起了我对那片土地深沉的向往。我一直对中国西北这片神秘而厚重的土地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故事,总是让我着迷。这本书的名字《镜头里的信天游——陕北黄土地摄影之旅》,听起来就充满了诗意和人文关怀,仿佛能听到信天游那悠扬的曲调在黄土高坡回荡。我期待着这本书能用镜头捕捉到陕北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展现这片土地独特的风光和人民淳朴的风情。不知道作者是如何与这片土地结缘的,又是如何用他的镜头语言来解读陕北的?是那些壮丽的山川河流,还是那些淳朴的乡亲面孔,亦或是那些承载着历史印记的古老村落?我希望这是一次深入的、有温度的视觉探索,能够让我透过书页,感受到陕北黄土地那份独有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我很好奇,这本书的摄影风格是怎样的?是写实的纪实,还是带有艺术化的表达?无论如何,我坚信,通过摄影师的眼睛,我们能看到一个更加鲜活、更加立体的陕北。

评分

我对陕北这片土地一直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那片广袤的黄土地,既有粗犷的壮丽,又有深沉的历史。当我在书店里看到《镜头里的信天游——陕北黄土地摄影之旅》这本书时,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音乐般的韵律和旅途的召唤感。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捕捉到“信天游”的意境的?是那些在风中飘扬的衣角,还是那些在窑洞口哼唱的旋律,亦或是那些在黄昏时分,羊群缓缓归家的画面?我希望这本书能不仅仅是简单的风景照,更能传递出一种情绪,一种氛围。那些陕北人民淳朴的笑容,那些古老村落的静谧,那些在黄土高原上生长出的坚韧生命力,我都迫切地想在书中找到。这本书,或许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陕北心灵深处的窗户,让我通过影像,去感受那片土地独特的生命脉搏和文化魅力。

评分

每当我看到关于黄土地的影像,内心总会涌起一种莫名的震撼和感动。那片土地,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孕育了太多的生命。《镜头里的信天游——陕北黄土地摄影之旅》这个名字,充满了画面感和人文气息。我一直觉得,摄影是一种非常有力的语言,它能够超越文字的限制,直接触及人心。这本书的作者,究竟是如何用他的镜头去“讲述”陕北黄土地的故事的呢?是那些雄浑壮丽的山峦叠嶂,还是那些蜿蜒曲折的沟壑纵横?亦或是那些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人们,他们的面容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却又闪烁着不屈的光芒?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一个真实的陕北,一个有声有色的陕北。我期待着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那些展现陕北人民朴实勤劳的瞬间,那些记录了黄土高原独特自然风光的画面。这本书,或许能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黄土地”这个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