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识图与检测一看就会 9787121295829

电子电路识图与检测一看就会 978712129582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雪涛 著
图书标签:
  • 电子电路
  • 电路识图
  • 电路检测
  • 电子技术
  • 实操
  • 入门
  • 维修
  • 9787121295829
  • 教材
  • 技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95829
商品编码:29891582519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10-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电子电路识图与检测一看就会 作者 韩雪涛
定价 68.00元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1295829 出版日期 2016-10-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全彩全图”的编排模式,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规范为编写目标,对目前市场流行的各种电子产品单元电路进行细致的归纳、整理,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各种不同类型电子电路的识图方法和识图技巧,同时结合实际产品电路,细致讲解不同类型电子电路的检修方法。

   作者简介
1958-1961 天津五中1961-1963 解放军外语学院 1963-1986 总参第57研究所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常委,中国电子学会广播电视学会分会委员。《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远程教育》课题负责人。《多媒体技术与职业教育》课题负责人。

   目录
目 录
章 电子电路的图形符号与基本连接关系(P1)
1.1 电子电路中的图形符号(P1)
1.1.1 常用电子元器件在电子电路中的图形符号(P1)
1.1.2 常用电气部件在电子电路中的图形符号(P9)
1.2 电子电路的基本连接关系(P13)
1.2.1 串联电路的连接(P13)
1.2.2 并联电路的连接(P15)
1.2.3 混联电路的连接(P16)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8)
2.1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8)
2.1.1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识图分析(P18)
2.1.2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检测方法(P21)
2.2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25)
2.2.1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识图分析(P25)
2.2.2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检测方法(P26)
2.3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28)
2.3.1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识图分析(P28)
2.3.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检测方法(P30)

2.4 运算放大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31)
2.4.1 运算放大电路的识图分析(P31)
2.4.2 运算放大电路的检测方法(P34)
2.5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36)
2.5.1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识图分析(P36)
2.5.2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检测方法(P38)

第3章 实用单元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39)
3.1 电源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39)
3.1.1 电源电路的识图分析(P39)
3.1.2 电源电路的检测方法(P42)
3.2 遥控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47)
3.2.1 遥控电路的识图分析(P47)
3.2.2 遥控电路的检测方法(P49)
3.3 交流/直流变换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51)
3.3.1 交流/直流变换电路的识图分析(P51)
3.3.2 交流/直流变换电路的检测方法(P52)
3.4 光/电变换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53)
3.4.1 光/电变换电路的识图分析(P53)
3.4.2 光/电变换电路的检测方法(P54)
3.5 温度传感器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56)
3.5.1 温度传感器电路的识图分析(P56)
3.5.2 温度传感器电路的检测方法(P57)
3.6 晶体振荡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58)
3.6.1 晶体振荡电路的识图分析(P58)
3.6.2 晶体振荡电路的检测方法(P59)


第4章 小家电产品实用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60)
4.1 饮水机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60)
4.1.1 饮水机电路的识图分析(P60)
4.1.2 饮水机电路的检测方法(P62)
4.2 电热水壶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65)
4.2.1 电热水壶电路的识图分析(P65)
4.2.2 电热水壶电路的检测方法(P66)
4.3 电风扇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67)
4.3.1 电风扇电路的识图分析(P67)
4.3.2 电风扇电路的检测方法(P69)
4.4 吸尘器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72)
4.4.1 吸尘器电路的识图分析(P72)
4.4.2 吸尘器电路的检测方法(P73)


第5章 厨房电器实用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75)
5.1 微波炉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75)
5.1.1 微波炉功能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75)
5.1.2 微波炉控制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78)
5.2 电饭煲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82)
5.2.1 电饭煲电源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82)
5.2.2 电饭煲加热控制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85)
5.2.3 电饭煲操作显示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87)
5.3 电磁炉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91)
5.3.1 电磁炉操作显示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91)
5.3.2 电磁炉控制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94)
5.3.3 电磁炉电源供电和功率输出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99)

第6章 影音产品实用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03)
6.1 影碟机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03)
6.1.1 AV解码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03)
6.1.2 存储器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07)
6.1.3 伺服驱动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10)
6.1.4 D/A转换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12)
6.1.5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14)
6.1.6 卡拉OK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17)
6.2 数码音响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20)
6.2.1 系统控制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20)
6.2.2 收音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24)
6.2.3 CD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29)
6.2.4 音频信号处理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33)
6.2.5 电源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36)
6.2.6 功放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41)



第7章 制冷电器实用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44)
7.1 电冰箱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44)
7.1.1 电源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44)
7.1.2 控制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49)
7.1.3 操作显示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54)
7.1.4 变频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58)
7.2 空调器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63)
7.2.1 室内机电源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63)
7.2.2 室内机控制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66)
7.2.3 显示及遥控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70)
7.2.4 室外机电源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74)
7.2.5 室外机控制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79)
7.2.6 通信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83)





第8章 通信产品实用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87)
8.1 电话机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87)
8.1.1 电话机拨号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87)
8.1.2 电话机振铃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91)
8.1.3 电话机通话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93)
8.2 传真机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96)
8.2.1 电动机驱动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96)
8.2.2 字车控制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199)
8.2.3 摘机信号检测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201)
8.2.4 振铃信号检测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203)






第9章 电视机实用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205)
9.1 彩色电视机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205)
9.1.1 电视信号接收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205)
9.1.2 系统控制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210)
9.1.3 显像管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215)
9.1.4 行、场扫描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219)
9.2 液晶电视机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226)
9.2.1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226)
9.2.2 开关电源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230)
9.2.3 逆变器电路的识图分析与检测方法(P234)

   编辑推荐
本书在编排上进行了全方位的革新,采用“全彩”+“全图”+“全解”的方式,在保有高品质技能培训水准的基础上,兼具良好的观看效果。书中大量的图解、图例、图表与文字讲解“融合”在一起,非常方便读者阅读,让学习过程更具效果,让学习成果更加显著。

   文摘

   序言

《电子线路图鉴:从原理到实操的实用指南》 一、 时代背景与行业需求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产品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手机、电脑,到家电、汽车,再到医疗设备、工业自动化,电子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伴随而来的是对电子技术从业人员,特别是能够读懂、分析并实际操作电子电路的人才的巨大需求。然而,许多在校学生和初入行者在面对复杂的电子线路图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鸿沟。市场上虽然不乏电子技术相关的书籍,但能够真正做到“一看就会”,既有扎实的理论深度,又不失清晰易懂的图文结合,并且能够有效衔接理论与实践的读物却相对稀缺。 二、 本书的核心价值与内容构建 《电子线路图鉴:从原理到实操的实用指南》应运而生,旨在弥合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帮助读者快速掌握电子线路图的识读能力,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检测和维修技能。本书区别于市面上大多数侧重理论深度或泛泛而谈的电子基础书籍,它以“实用性”和“易懂性”为核心,力求让每一个接触电子技术的人都能真正地“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本书的内容构建围绕以下几个关键维度展开: 1. 线路图的“通用语言”:核心元件解析与符号解读 从基础出发,扫清理解障碍: 任何电子线路图的基础都是由各种电子元件构成的。本书不会一开始就罗列复杂的集成电路,而是从最基本、最常见的无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和有源元件(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运算放大器等)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它们的工作原理、特性参数以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符号的逻辑,图形的智慧: 电子线路图的符号系统是其“通用语言”。本书会详细解析各种常用电子元件的图形符号,并解释这些符号所代表的含义和在电路中的位置关系。不仅如此,还将介绍一些特殊的符号,如连接点、交叉点、电源符号、地线符号等,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它们在图纸上的指示。 电路图的“骨架”:信号流向与连接关系: 理解元件和符号后,关键在于理解它们是如何连接成一个整体的。本书将重点讲解如何通过导线、连接点和断开点来理解信号的流向,以及不同元件之间的串联、并联以及反馈等基本连接方式。通过大量的实例图解,让读者学会“读懂”电路的“脉络”。 2. 掌握“阅读”的艺术:不同类型电路图的分析方法 分类解析,化繁为简: 电子电路的种类繁多,本书不会采取“一锅炖”的方式,而是将常见的电子电路进行分类,例如:电源电路、放大电路、信号处理电路、逻辑控制电路、微控制器外围电路等。对每一种类型的电路,都会有针对性的分析方法和讲解。 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 学习电路图的分析,掌握两种经典的分析方法至关重要。本书将详细介绍“自顶向下”(从整体功能出发,逐步细化到局部电路)和“自底向上”(从具体元件和子电路出发,推导整体功能)的分析思路,并提供实操案例,指导读者如何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来理解复杂电路。 关键节点的识别与信号追踪: 在分析电路时,识别关键节点(如输入端、输出端、电源入口、地线连接处、关键的测试点)是核心。本书将教会读者如何快速定位这些关键节点,并沿着信号流动的方向,一步一步地追踪信号的传播路径,理解信号在不同环节是如何被处理和转换的。 3. 从“看懂”到“检测”:实用的检测思路与技巧 理论联系实际:检测的“为什么”与“怎么做”: 识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际的检测和维修。本书将详细阐述电子电路检测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例如:电源检测、信号检测、元件参数检测等。 故障定位的逻辑链条: 针对常见的电路故障,本书将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故障诊断逻辑。从最简单、最常见的故障点(如电源问题、短路、断路)入手,逐步深入到元件损坏、参数漂移等复杂情况。通过“排除法”和“对比法”,指导读者如何快速缩小故障范围,精准定位故障点。 常用检测工具的应用: 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是电子工程师的“利器”。本书将结合电路图,讲解这些常用检测工具的原理、功能以及在实际电路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例如,如何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 经典故障案例分析: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检测技巧,本书将收录大量真实的电子电路故障案例,详细分析故障现象、可能的成因以及最终的检测和维修过程。这些案例将覆盖不同类型的电子电路,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4. 实践出真知:实操环节的指导与练习 “动手”的重要性: 理论学习离不开实践。本书不仅提供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更强调读者的动手实践。 图文并茂的实操指南: 对于书中介绍的电路,都会提供相应的实物图或简化的实操电路图,并配以清晰的步骤说明,指导读者如何搭建电路、如何进行实际的检测操作。 模拟与实物结合: 本书将鼓励读者在模拟仿真软件中进行电路分析和设计,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动手搭建和检测实际电路。通过模拟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和对检测技能的掌握。 大量的练习题与挑战: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本书在每个章节后都附带了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包括电路图识读题、故障分析题、检测方案设计题等,帮助读者检验学习效果,进一步提升能力。 三、 本书的特色与优势 “看得懂”的图文结合: 本书采用大量高品质的电路图、元器件实物图、故障分析图等,辅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力求让复杂的电路图变得直观易懂。 “学得会”的系统性: 内容从基础元件到复杂电路,从原理分析到实践检测,层层递进,结构清晰,确保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电子电路识图与检测的知识和技能。 “用得上”的实用性: 紧密结合实际工程应用,讲解的知识点和案例都来源于实际工作,能够直接指导读者的学习和工作。 “零门槛”的引导: 即使是初学者,只要有基本的电子常识,并愿意投入时间学习,本书都能帮助其快速入门,并逐步深入。 “启发式”的学习体验: 本书注重培养读者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而非单纯灌输知识,鼓励读者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 四、 目标读者 电子技术初学者,希望快速掌握电子线路图识读能力。 电子类专业的在校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电路分析和检测技术。 电子产品维修人员,希望提升故障诊断和维修效率。 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工程师,需要巩固基础,提升电路分析能力。 电子爱好者,希望深入了解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并具备一定的DIY能力。 五、 结语 《电子线路图鉴:从原理到实操的实用指南》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本陪伴您在电子技术学习和实践道路上的良师益友。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的引导,您将能够自信地解读任何电子线路图,从容地面对各种电子故障,并在这个充满机遇的电子时代,开辟属于自己的精彩之路。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在电子维修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技师,我深知“会看图”和“会检测”对于我们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是多么重要。我见过太多年轻的学徒,理论知识学得不错,但一到实际操作,看到复杂的电路图就头疼,更别提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故障了。这本书的出现,我感觉就像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救星”。它用最直观、最实用的方式,教会你如何将电路图上的符号与实际元器件对应起来,如何根据电路图的逻辑去分析故障点,并且给出了许多实用的检测技巧和经验,这些都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学习任何技能,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以致用”。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提供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电子产品检测中。书中列举了大量不同类型电子设备的故障案例,并且详细地讲解了如何根据电路图一步步地排查故障。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去检测我家里的一些小电器,效果非常好,感觉自己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电子侦探”,能够轻松地找到问题的根源。

评分

我购买了这本书,希望能够提高自己在电子产品维修方面的能力。这本书的理论讲解部分非常扎实,而且条理清晰,让人很容易理解。但让我觉得更惊喜的是,它在实际的检测方法上提供了大量非常实用的技巧和工具。比如,书中关于如何使用示波器进行信号分析的章节,我看了非常有启发。之前我对示波器总有一种敬畏感,觉得它很高深莫测,但这本书通过几个简单的案例,让我明白了如何利用示波器去观察信号波形,从而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

评分

作为一个从小就喜欢拆拆装装的电子爱好者,我一直对电子世界的奥秘充满好奇。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一直觉得自己对电路图的理解停留在非常表面的层次,总是觉得那些密密麻麻的符号和线条像天书一样。但这本书,真的做到了“一看就会”。它没有一开始就灌输大量晦涩难懂的理论,而是从最基本的、最常见的元器件开始讲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它们的原理和作用。我以前对电阻、电容、二极管这些概念总是模模糊糊,看完相关章节后,感觉自己一下子就清晰了,甚至还能根据图示画出它们在电路中的大致工作状态。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的配色大胆又不失专业感,那种科技蓝与银灰色交织的图案,在书架上瞬间就能抓住我的目光。我第一眼看到它,就觉得这本书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教材,而是带着一丝艺术气息的工具书。书的纸张触感也很好,不是那种廉价的闪光纸,而是哑光、略带韧性的,翻阅起来很舒服,即使长时间看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尤其喜欢封面上的那个小图标,感觉就像一个信号波,又像一个电路板的简化线条,很形象地传达了书的主题。而且,它的尺寸也恰到好处,既不会太大显得笨重,也不会太小看不清楚。

评分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尤其是在学习技术类的书籍时。我发现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做得非常到位。例如,在讲解每一个元器件的时候,它不仅会给出符号和名称,还会附带上各种封装形式的实物图片,甚至还包括了不同厂家的标识差异。在讲解电路图的时候,它还会对一些特殊的符号和连接方式进行解释,避免了常见的误解。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我觉得作者是非常负责任的,也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评分

我一直对如何才能真正“读懂”一个电路图感到困惑。在我看来,电路图不仅仅是线和符号的堆砌,更是工程师思维的体现。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电路图背后的逻辑和设计思想。它通过对各种典型电路的分析,展现了这些电路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以及每个元器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甚至能从中感受到设计者的巧妙构思,这种“看图”的境界,远超我之前的认知。我发现,学会看图,不仅仅是认识符号,更是要理解信号的流动方向和能量的转换过程。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学习任何一门技术,掌握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是同等重要的。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讲解了电子电路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讲解每一个元器件和电路模块的时候,它都会给出非常详细的检测方法和注意事项。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万用表的使用技巧”那一章节,里面列举了各种常见故障的万用表检测思路,并且配上了大量的实操图片,让我觉得好像老师就在我身边手把手地教我一样。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那天,我正好在为一个老旧家电的故障排查而焦头烂额。我平时对电子电路接触不多,但又不得不处理一些基本的问题。我翻开了这本书,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我先是随手翻了翻目录,发现里面的章节划分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元器件识别,到各种常见电路的原理分析,再到具体的检测方法,几乎涵盖了我能想到的所有方面。我被其中一个关于“如何快速定位断路点”的章节吸引了,里面的图示非常直观,文字描述也很生动,不像我之前看过的那些技术文档一样冷冰冰的。

评分

我之前在网上找过一些电子电路相关的资料,但往往是碎片化的,而且很多都过于理论化,对于我这种动手能力大于理论基础的人来说,帮助不大。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完整,就像一条清晰的脉络,将电子电路知识系统地串联起来。我喜欢它从“看懂电路图”这个最核心的技能入手,逐步深入到各个元器件的识别、功能分析,再到整体电路的判断。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也更容易将知识融会贯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