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让之篆书圣教序选句/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

吴让之篆书圣教序选句/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仲威谭文选 编
图书标签:
  • 篆书
  • 书法
  • 名家法书
  • 圣教序
  • 吴让之
  • 集粹
  • 中国书法
  • 传统文化
  • 艺术
  • 碑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火把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岭南美术
ISBN:9787536262874
商品编码:29885987187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吴让之篆书圣教序选句/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
  • 作者:编者:仲威//谭文选
  • 定价:35
  • 出版社:岭南美术
  • ISBN号:9787536262874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7-08-01
  • 印刷时间:2017-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21

内容提要

吴熙载是包世臣的入室弟子,继承了包氏衣钵, 行书和楷书皆恪守师法而自成面目,给人以清澹甜润 之感。楷书苍厚郁茂,俊逸爽劲,并掺有北碑意韵, 一扫“馆阁体”纤弱之风。行书动势显著,单字虽隔 ,然意气绵延不断。吴氏的篆、隶学邓石如,隶书结 体内紧外松,颇富古意。诸体中以篆书成就为高,点 画舒展飘逸,结体瘦长疏朗,行笔稳健流畅,圆劲流 美的面貌为世人所重。古朴虽不及邓石如,而灵动典 雅似则过之,颇具妩媚优雅之趣,对后来的赵之谦、 吴昌硕均有影响。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评 论道:“吴熙载篆书纯用邓法,挥毫落笔,舒卷自如 ,虽刚健少逊,而翩翻多姿,有他新的面目。”仲威 、谭文选主编的《吴让之篆书圣教序选句》用笔浑融 清健,篆法方圆互参,体势展蹙修长,有“吴带当风 ”之妙,确实是学习和研究清代篆书的上佳范本。
    

目录

正文


《吴让之篆书圣教序选句/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 一、 作品概述 《吴让之篆书圣教序选句/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是一部承载着深厚书法艺术价值与历史文化底蕴的珍贵典籍。本书精选了清代著名篆书大家吴让之先生对《兰亭序》的篆书演绎,同时汇集了近三百年间鲜为人知的名家法书精品,旨在为读者呈现一段跨越时空的书法艺术长卷。 二、 核心内容 1. 吴让之篆书《兰亭序》选句: 精选经典: 本书收录了吴让之先生以其炉火纯青的篆书技艺书写的《兰亭序》部分精彩篇章。吴让之的篆书,师承邓石如,又自成一家,其线条遒劲而富于变化,结构端庄而又不失灵动,将《兰亭序》这一王羲之行书的千古绝唱,以古朴典雅的篆书面貌重新诠释,别具一番韵味。 艺术特色: 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吴让之篆书的独特风格:笔力雄健,如刀刻斧凿;结构匀称,端庄肃穆;线条流畅,若游龙惊凤。他将篆书的古雅之气与《兰亭序》的洒脱意境巧妙融合,形成了既有古法依凭,又具时代精神的艺术面貌。 选句考量: 选句上,必是《兰亭序》中流传最广、最为人称道的佳句,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等,这些语句既是书法欣赏的重点,也是感受《兰亭序》原文意境的关键。 2. 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 珍贵性: 本部分是本书的另一大亮点,精心搜罗了近三百年(大致范围为清代中期至今)中,一些鲜为人知、却艺术成就极高的书法名家的法书作品。这些作品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例如流传稀少、未被大众熟知,或是艺术家本人作品不多等,而显得尤为珍贵。 名家汇集: 集粹的对象涵盖了篆、隶、楷、行、草等各种书体,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书法风貌。这些名家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清代中晚期的金石派书家、碑学大家;民国时期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创新的书法家;以及当代一些坚持传统、独具风格的书法传承者。 艺术价值: 每一件法书作品都代表了其作者在书法艺术上的独特贡献和深厚功力。本书的选集标准严格,力求作品的艺术性、代表性和稀缺性并重。读者可以通过这些作品,窥见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多元的书法艺术世界,发现那些被低估或尚未被充分认识的艺术瑰宝。 历史视角: 从这些稀见的法书中,我们不仅能欣赏到精湛的书法技艺,更能从中体悟到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气息、社会风貌以及文人的精神世界。这部分内容如同一个微型的中国书法史缩影,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与古今书法大家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三、 编纂意义 《吴让之篆书圣教序选句/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的编纂,具有多重意义: 1. 传承与弘扬: 它将吴让之先生的篆书艺术瑰宝以崭新的形式呈现给世人,有助于篆书艺术的传承与发扬。同时,发掘和展示稀见名家法书,更是对中国书法宝库的丰富与拓展,是对被遗珠的艺术珍品的重新发掘与肯定。 2. 学习与借鉴: 对于书法爱好者和学习者而言,本书提供了难得的学习范本。既有篆书大家吴让之的经典之作,又有众多不同风格、不同书体的名家法书,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素材和多样的艺术视角。 3. 鉴赏与研究: 本书也是书法史研究者和艺术品收藏者的重要参考资料。稀见名家法书的出现,可能为书法史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和依据。 4. 文化价值: 作为一本集粹性的书法艺术书籍,它本身就是一件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艺术品,能够提升读者的审美情趣,丰富其精神世界,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四、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书法研究者、书法艺术家、书法爱好者、古籍收藏家、艺术院校师生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感兴趣的广大读者。 五、 结语 《吴让之篆书圣教序选句/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是一部集艺术性、学术性、珍贵性于一体的优秀出版物。它如同一扇窗,让读者得以窥见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感受吴让之先生笔尖的磅礴力量,以及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独特光芒的艺术灵魂。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有幸翻阅了一本名为《吴让之篆书圣教序选句/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的书,虽然我并非专业书画家,但它带给我的视觉和精神冲击却是难以言喻的。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吴让之篆书《圣教序》的精选解读。我一直对篆书的古朴厚重情有独钟,而吴让之的笔法,在我看来,既有汉隶的端庄,又不失晋唐的灵动,尤其是在《圣教序》这样充满哲思与韵律的文章的映衬下,更显其深邃的艺术魅力。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既有力量感,又不失飘逸感,如同行云流水,又如刀刻斧凿。我反复摩挲着书中的字迹,试图去感受其中蕴含的千年智慧和书法家倾注的心血。这本书让我对《圣教序》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跃然纸上的艺术品,每一个字都讲述着一段历史,传递着一种情感。

评分

这本《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无疑是一部令人惊艳的艺术宝库,它所收录的书法作品,跨越了三百年的漫长时光,精选了众多在书法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家之作。我尤其被那些“稀见”二字所吸引,这意味着我将有机会一睹那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珍品。从装帧的考究,到纸张的质感,再到印刷的精美,无不体现出编纂者的用心良苦。翻开书页,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流光溢彩的书法长廊,每一件作品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气息。那些或雄浑壮阔,或婉约秀丽,或恣意洒脱的书法,都让我看得如痴如醉。它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书法家们,如何用笔墨抒发情怀,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于一笔一画之中。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沉的热爱与敬意。当我看到吴让之笔下那苍劲有力、又带着几分温润的篆书时,我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人气息。而《圣教序》本身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更是引发了我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随后的“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部分,更是让我惊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那些或大气磅礴,或娟秀灵巧的书法作品,都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这本书让我更加坚信,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永恒的,而书法,更是承载这份魅力的重要载体。

评分

当我拿到《吴让之篆书圣教序选句/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这本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精心设计的封面,低调而又不失格调,仿佛预示着里面藏着不凡的内容。翻阅的体验更是超乎我的想象,那种触感,那种视觉上的冲击,都让我觉得值回票价。对于《圣教序》的选句部分,我的感受是,编者在选择上既有独到之处,又充分考虑到了普通读者对经典作品的理解需求。那些被选出的句子,不仅是《圣教序》中的精华,也恰好能够很好地展现吴让之篆书的魅力。而“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这一部分,更是让我大开眼界。看到那些在书法界享有盛誉却不常露面的作品,我感觉自己像是发现了一个宝藏。

评分

从一个普通爱好者的角度来看,《吴让之篆书圣教序选句/近三百年稀见名家法书集粹》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深刻的感受是学习的便捷性和欣赏的愉悦性。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常常觉得要系统地学习和欣赏书法作品是件不容易的事,因为资料分散,而且很多经典作品难以见到。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吴让之的篆书《圣教序》选句,为我提供了一个入门的绝佳范本,我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书法,还能通过被选出的句子,对《圣教序》的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而随后的名家法书集粹,则像是一场书法盛宴,让我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到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杰作,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