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笔血泪经验告诉你如何避免“花钱费力买罪受”
开工前、施工中、完工后,890张入微跟拍照片全面图解装修细节
想不被设计师“设计”,不被包工头忽悠,一定要知道正确的工法、工序
看完这本,预算更准确,监工更专业,工期更有谱
手把手教你如何挑工人、定工序、选工法、购建材、省预算、避纠纷……
装修,非亲历者难知其水深。设计师开个小差、包工头换个小料、工人们偷个小懒,都会导致日后出麻烦。如果你看到过施工的过程,就不一样了。本书带着你亲历装修的每个细节,事先知道其中的真相。
《这样装修不超支、不被宰、不返工》两大特点
一、全程跟拍,完整呈现施工现场
装修之所以难搞,原因之一是复杂的工序和工法让人“两眼一抹黑”。尤其是一次装修的人,深一脚浅一脚,不知道下一步会遇到什么。为此,我们亲临现场,在一所460平方米的别墅中全程跟踪施工6个多月,实地拍摄图片890张。从开始的水电工程,到后面的打扫卫生,详细记录了每个具体环节的流程、方法。这些类似于录像的组图,将告诉你各个装修环节怎么做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以便让你家的装修少走一些弯路。
二、98笔血泪经验告诉你的装修早知道
装修中能遇到的问题不胜枚举,虽然别人家的麻烦不一定出现在你家中,但看看他人的遭遇,多少会让你有一些借鉴。为此,本书搜集了98个真实的装修小案例,这些前人的惨痛经历或许能让你少走一些弯路。
序 言:装修前,尽量成为“半个专家”/ 4
专题图例及照片目录 / 12
施工流程:装修的24个步骤、8个阶段 / 15
引 子:四个业主的真实经历 / 17
导读 开工前,先纵观全局
01虽然单项只超几百,总额也能让人吐血 / 4
02找了装修公司,出现纠纷仍然解决不了 / 6
03选了“轻工辅料”,还得事必躬亲 / 8
04“全包”看似省事,却会让质量失控 / 11
05误用不靠谱工人,应该果断叫停 / 13
06菜鸟上阵,会被12种“隐性消费”宰 / 16
07边设计、边施工、边整改——劳民伤财 / 19
08轻信“免费设计图纸”,其实花费更大 / 21
09工种调配不当,设计得再好也没用 / 24
10签合同时没仔细看,后来发现它只是摆设 / 26
11尾款少于10%,合同便没约束力 / 28
12除非找到优秀设计师,否则要牢记自己是总设计师 / 30
第一章 拆除工程
13格局不好,装得再好也住着不舒服 / 36
14原墙面若有防水腻子,就不用铲除 / 39
15瓷砖白拆了,其实地板可以直接铺在上面 / 40
16阳台内墙不能拆,剪力墙绝不能拆 / 42
17瓷砖保护不到位,染了点点很难擦 / 44
18敲破排污管,卫生间要重复施工 / 45
19马桶管道移位后,经常要用马桶揣子 / 46
20拆除时没亲临现场,不想拆的也被拆了 / 47
第二章 水电工程
21为补一个入水口,只好把贴完的瓷砖掀开 / 52
22开工前没装防盗门,水电管线被偷 / 59
23楼下小店买的PVC管,一捏就扁 / 63
24水管不能都用粗管,否则水压降低、流速疲软 / 66
25电工没接地线,我被微波炉电到了 / 68
26装修要结束了,才发现电线是伪劣品 / 71
27空气开关质量差,第一次跳闸后就常“抽风” / 73
28空气开关和漏电断路器长得像,工人就漏装一个 / 75
29二次装修没重新规划电路,换了配电箱也白换 / 77
30插座装少了,只得乱接很多插线板 / 81
31插线板上,不是有多少孔就能插多少电器 / 83
32卧室没装双控开关,每晚都要下床关灯 / 84
33没装弱电箱,网速可能会很慢 / 85
34塑料配电管,砖头一砸就裂 / 87
第三章 泥瓦工程
35劣质腻子,导致墙面起皮 / 92
36劣质水泥,会让墙面裂缝 / 99
37砖墙建得太快,墙漆容易开裂 / 103
38水泥强度不够,地板下面“起灰” / 105
39填了保温板,轻体墙也不隔音 / 107
40隔音棉太软,轻体墙一撞就出窟窿 / 111
41外窗缝隙没填严实,下雨时会灌水 / 116
42劣质铝合金窗,变形后会渗雨 / 117
43买瓷砖没去集散地,比邻居的贵一倍 / 120
44瓷砖有色差,差点将客厅铺出两种颜色 / 123
45瓷砖空鼓很多,工人却不承担责任 / 128
46贴瓷砖时没拉线,满屋的缝隙参差不齐 / 135
47瓷砖阳角贴得差,受撞击被磕掉一个茬 / 136
48阳台内墙没铺瓷砖,风一吹就变脏 / 138
49大理石渗入茶水,就永远擦不净了 / 139
第四章 卫生间工程
50邻居的防水没做好,隔壁洗澡,我家湿墙 / 142
51用了白色填缝剂,瓷砖缝隙会慢慢变黑 / 144
52门槛石下有“暗渠”,水偷偷渗入客厅 / 146
53泄水坡中有坑洼,仍要用扫帚扫水 / 148
54地漏位于夹缝中,清扫时很累胳膊 / 150
55地漏不防干,卫生间飘臭味 / 151
56按摩浴缸藏污纳垢,买了却不敢用 / 152
57淋浴房门打不开,洗澡后出不来 / 153
58没量好马桶孔距,换马桶又花500元 / 154
59台上盆虽然好看,但清理时很麻烦 / 157
60天花板用胶水固定,容易起翘 / 159
第五章 厨房工程
61设计厨房时,下厨的人应掌握决策权 / 164
62杂牌橱柜,不仅容易坏,而且没地方修 / 166
63橱柜台面断裂,漏水又渗油 / 169
64买前没问清,结果大理石的辅材比主材还贵 / 172
65用了劣质不锈钢水槽,虽没生锈,类似生锈 / 174
66工人没装三角阀,水龙头崩了却关不上 / 177
67买油烟机,侧吸式噪音大,顶吸式易撞头 / 178
第六章 空调工程
68进风口贴近天花板,开了空调也不冷 / 182
69前期没设计,就装不了中央空调 / 184
70定速空调的价格低,但真的很费电 / 186
71空调装在短墙边,屋内一半空间不冷 / 187
72防腐层质量差,暖气片便不凉不热 / 189
第七章 木工工程
73木工工程太多,耗时费钱还不环保 / 198
74建材污染,让108人同时得“装修病” / 202
75天花板位置低,明显感到“压顶” / 206
76没做木工柜,“犄角旮旯”无法充分利用 / 216
77合页用了便宜货,一年不到就报废 / 219
78室内门没做好,下缝小上缝大,头重脚轻 / 221
79隐形门一旦倾斜,就得天天抠门缝 / 223
80木龙骨中有虫子,实木地板遭虫蛀 / 227
81实木地板涨缩率高,缝隙忽大忽小 / 231
82买复合地板,不要被表层木材的名称骗了 / 240
83买强化地板,表层不是三氧化二铝就不耐磨 / 242
84地台没涂木蜡油,淋雨受潮后只得扔掉 / 244
第八章 油漆工程
85油漆被掺了水,还要再买一桶 / 250
86工人没刷底漆,面漆刷了也白刷 / 252
87乳胶漆没干透就刷下一层,日后会开裂 / 265
88不会算乳胶漆的用量,买5桶剩2桶 / 267
89验收时没注意看,木柜门的六面只刷了五面 / 268
90听了工人的建议,将墙面刷得“惨白” / 270
91胶带质量差,瓷砖上的残留痕迹很难擦 / 271
第九章 收尾工程
92墙面一旦开裂,墙纸上的裂缝就很刺眼 / 274
93窗帘与辅料“打包”卖,简直是暴利 / 278
94买水晶灯,价格高的白费钱 / 279
95保洁工人的工具差,擦坏实木地板 / 281
第十章 砍价工程
96建材市场PK建材超市,价格差了3倍 / 286
97砍价很专业,不学勿上岗 / 287
98网购、团购,经常会“便宜没好货” / 289
附录一:施工方10大项目高低价格对比表 / 291
附录二: 110种建材、家具、家电高低价格对比表 / 291
附录三: 38种建材的预订、测量、安装步骤 / 294
附录四:装修中常用的6个表格 / 295
附录五:某装修公司所列96个细项预算表 / 296
附录六:装修合同范例 / 298
各有利弊的承包方式
1.全清包:业主自己当包工头,自己找工人施工,自己买所有材料,自己做设计。这种方式最费事,如果控制得好会最省钱,控制不好就难说了。因为你接触的人物非常多,包工头、各类工人、店家、搬运工……所以宰你的人也就多了。
2.清包:业主委托包工头,包工头组织工人施工。所有材料都由业主采购。这种方式被“装修游击队”普遍采用,虽然比半包要省一点钱,但业主的辛苦程度和全清包基本一样。
3.半包:业主委托包工头或装修公司组织工人、购买辅料。主材由业主采购。这种方式被装修公司普遍采用,业主不省钱也不省力。给装修公司的费用中一般包含设计费。
4.全包:业主把所有工作都给包工头或装修公司,又称“交钥匙工程”。业主很轻松,但对费用根本无法控制。这类业主有几种:钱多到可以不在乎;特别宽容和“糊涂”,不计较被占便宜;特别重视体面和尊严,没心情也没时间处理装修这种小事;非常精明,知道大棒要配合胡萝卜使用……面对这几类业主,设计师、包工头会献上最好的服务。业主只需要给钱,然后等结果。如果不满意可以骂一顿,然后给钱让他们重做。
5.半全包:介于半包和全包之间,基础材料费、设计费按半包来收,主材、家具由业主选择和定价,然后交给装修方采购、签收、安装。这样,业主既控制了主材、家具的费用,又避开了具体操作上的麻烦。但由于利润太少,很少有设计师会干。也有的设计师会采纳这种方式,但会要求陪同业主一起购买建材。此时,虽然设计师并没额外收取劳务费用,但实际上可以从购买的每一种主材中抽取回扣,这些回扣就是为此付出劳动的“隐性工资”。虽然手段不光明,但也不算不合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那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配色,加上清晰的标题字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居家生活的温馨与舒适。翻开目录,我立刻被“装修新手避坑指南”、“合同陷阱识破术”、“环保材料选购秘籍”这些醒目的小标题所吸引。作为一名即将踏入装修新手村的普通上班族,我对家装这件事既充满期待,又深感焦虑,生怕一不小心就掉进各种坑里,最终花了大把的钱,却换来一堆令人头疼的问题。市面上关于家装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或者充斥着各种炫目的设计效果图,对于我这种预算有限、实操经验几乎为零的人来说,显得有些遥不可及。而这本书的名字,尤其是“不超支”、“不被宰”、“不返工”这几个关键词,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定心丸。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具体地拆解这些问题的,是提供了详细的预算清单?是揭示了装修公司常见的报价猫腻?还是分享了业主的真实维权案例?我特别关注那些关于“不返工”的章节,毕竟返工是最耗时耗力耗财的,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验收技巧,或者预防设计缺陷的方法,那绝对是无价之宝。我对书中关于“家装家饰”的部分也充满了好奇,毕竟硬装固然重要,但软装才能真正体现一个家的个性和品味,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既经济实惠又兼具美观的软装搭配灵感,让我的新家既舒适又有范儿。
评分这本书作为一本“家装家饰”的指南,我希望能看到它在美学和实用性之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来定制家居空间的建议。比如,如果我经常在家工作,我的书房应该如何设计?如果我喜欢烹饪,我的厨房应该如何布局?如果我家里有小孩或者老人,他们的房间应该有哪些特别的考虑?我还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来创造出更多收纳功能的技巧,这对于小户型来说尤为重要。关于“家饰”的部分,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如何挑选有品位又不失个性的装饰品的建议,以及如何利用灯光、绿植、挂画等元素来提升空间的氛围。我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如何将一个空荡荡的房子,打造成一个充满生活气息、能够反映我个人品味的温馨家园。
评分“不返工”这三个字,可以说是击中了装修最大的痛点之一。想象一下,辛辛苦苦装修好的房子,结果因为设计上的失误,或者施工上的问题,不得不拆了重做,那将是多么令人沮丧的事情。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地阐述,在家装过程中,哪些是容易出现返工的环节,以及如何提前预防。比如,在水电改造方面,有哪些是常见的错误,如何保证插座开关的数量和位置都布置合理?在防水工程上,有哪些是关键的验收点,如何才能确保滴水不漏?在瓷砖铺贴、吊顶安装、墙面处理这些硬装阶段,又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细节,才能避免出现空鼓、开裂、脱落等问题?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设计”的部分,虽然我不是专业设计师,但我希望能够了解到一些基础的设计原则,避免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做出一些不切实际或者后期难以实现的决定。书中是否有提供一些实用的“验收checklist”,能够指导我在每个施工阶段都进行细致的检查?我想知道,如何才能在验收时发现潜在的问题,而不是等到入住后才发现,那可就太晚了。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尤其是关于“不超支”的部分,我感觉会是重中之重。我一直在纠结,家里的装修预算到底该怎么定才算合理?是应该先看自己能承受多少,然后根据这个数字去选择装修风格和材料,还是应该先确定喜欢的风格,然后再去估算费用?书中是否有提到一个通用的预算制定模型,比如明确各个项目的占比,装修主材、辅材、人工、设计费、软装、家电这些该如何分配?我尤其担心那些隐藏的费用,比如搬运费、垃圾清运费、材料损耗费等等,这些细节往往是装修公司容易模糊带过,但累积起来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例如一个100平米的房子,在不同装修档次下,大致的预算是多少,这样我心里会更有谱。另外,关于材料的选择,书中是否有提到哪些材料是性价比最高的,哪些又是容易踩坑的?比如瓷砖,不同品牌、不同规格的价格差异巨大,到底什么样的才是适合我的?还有油漆、地板、卫浴这些,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具体的品牌推荐,或者至少是辨别质量好坏的标准。我希望这本书不只是告诉你“要省钱”,而是能告诉你“怎么省钱,而且省得有价值”。
评分“不被宰”这件事,我理解更多的是体现在价格的透明度和合同的严谨性上。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地介绍家装行业的“潜规则”,以及普通消费者如何才能洞察并规避这些陷阱。比如,装修公司常用的几种报价策略是什么?如何识破那些看似优惠但实则暗藏玄机的“套餐”?书中是否有提供一些关于材料品牌、规格、产地的鉴别方法?我希望能够了解到,如何在不被忽悠的情况下,选择到真正性价比高的材料。此外,关于施工方的管理,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监督施工过程的建议?比如,在关键节点应该进行哪些检查,如何与施工队长沟通,如何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突发情况?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学到一套完整的“防宰”体系,从前期洽谈到后期验收,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被动地接受任何不合理的收费或要求。
评分对于“家装家饰”这部分,我抱有很大的期望。硬装的风格一旦确定,很难再做大的改动,但软装却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预算灵活调整的。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根据硬装风格来选择软装的指导,比如,现代简约风、北欧风、新中式风等等,各自适合搭配什么样的家具、窗帘、灯具、摆件。我不太懂色彩搭配,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实用的色彩组合建议,让我的家既和谐又温馨。另外,关于购买软装的渠道,书中是否有推荐一些性价比高的品牌或者平台?我希望能找到一些不贵但有设计感的小物件,让我的家更有亮点。我还担心,买回来的软装会不会和整体风格不搭,或者尺寸不合适。书中是否有关于测量尺寸、搭配比例的建议?例如,沙发和茶几的尺寸关系,地毯的大小如何选择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用有限的预算,打造出一个既舒适又有个人风格的家居空间,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大牌,或者盲目模仿网红装修。
评分“不返工”这个目标,我感觉需要技术和经验的结合。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地讲解家装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以及如何避免常见的施工错误。比如,在水电隐蔽工程方面,有哪些是必须严格遵守的规范?在墙体结构、楼板承重方面,有哪些是不能随意改动的?在防水、隔音、保温等方面,有哪些是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的操作指南,甚至是一些图文并茂的讲解,让我能够看懂并且能够大致理解。另外,关于设计层面的“返工”,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与设计师有效沟通的技巧,以及如何从消费者的角度去审视设计方案,避免出现一些不实用或者难以实现的想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装修过程中的一本“活字典”,在遇到任何疑问或困惑时,都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确保我的新家能够一次性装修到位。
评分这本书在“家装指南”这个定位上,我感觉它应该是面向广大普通消费者的,而不是那些追求极致奢华或者艺术感的专业人士。我希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通俗易懂的,没有太多晦涩的专业术语,即使是没有任何家装经验的小白,也能轻松读懂。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流程化的操作指南?例如,从量房、设计、找装修公司、签合同、施工、验收、软装搭配,整个过程应该如何一步步地推进?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地解释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避免我因为流程不清而感到迷茫。我尤其关心如何选择一个靠谱的装修公司,书中是否有提供一些考察装修公司的标准,比如资质、口碑、案例,或者说,如何判断一个装修公司是否值得信赖?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装修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给我提供最实用的建议和帮助,让我能够少走弯路,顺利地完成我的新家装修。
评分关于“装修不超支”这个概念,我一直觉得它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但如果这本书真的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那将非常有价值。我希望能看到书中具体讲解如何制定一份详细的装修预算表,并且如何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比如,对于一些非必需但很吸引人的“网红”项目,应该如何权衡利弊,判断是否真的值得花钱?书中是否有关于如何巧妙地利用现有空间的建议,避免不必要的拆改和新建?我特别关注那些能够提升空间利用率和功能性的设计,比如嵌入式储物、多功能家具等。我还想了解,哪些是装修中真正“一分钱一分货”的投入,哪些是可以通过一些替代方案来节省开销的?比如,是不是有些进口品牌的高价材料,其实国内也有品质相当的替代品?我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如何做一个精明的消费者,在保证基本品质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利用每一分钱。
评分“不被宰”这个承诺,对我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听说装修行业的水很深,各种合同陷阱、增项猫腻层出不穷,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缺乏专业的知识去辨别,很容易就成了待宰的羔羊。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地讲解家装合同里常见的“霸王条款”有哪些,应该如何逐条审核,哪些是必须明确写进合同的,哪些又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比如,关于工期延误的违约责任,材料的品牌型号是否要写清楚,付款方式是否合理,验收标准是什么等等。我还想知道,如何才能有效地识别出装修公司故意设置的“增项”?是不是有些增项是他们提前就知道会产生,但故意不报?如何才能和装修公司进行有效的沟通,避免因为语言不通或者理解偏差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书中是否有提供一些与装修公司砍价的技巧,或者说,在报价谈判时,有哪些是底线不能动的?我希望能看到一些真实发生的案例,以及主人公是如何应对和解决的,这比任何理论性的讲解都要有说服力。我希望这本书能赋予我一些“防身术”,让我能够有底气地和装修公司打交道,不至于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