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阿诺尔德·索末菲传:原子物理学家与文化信使 科普读物 书籍 |
| 作者: | 【德】米夏埃尔?埃克特 |
| 定价: | 98.0 |
| 出版社: | 湖南科技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8-05-01 |
| ISBN: | 9787535792495 |
| 印次: | |
| 版次: |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阿诺尔德·索末菲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尼尔斯·玻尔、马克斯·普朗克同为现代原子物理学和量子理论的奠基者。他在慕尼黑大学,担任理论物理学教席,形成了的“索末菲学派”。他主编的6卷本《理论物理学讲义》至今仍被学界使用。他的一些学生成为原子时代的理论家,如汉斯·贝特、彼特·德拜、沃尔夫冈·泡利和维尔纳·海森伯。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在纳粹上台后,他被称为“犹太理论的主要代言人”。索末菲一生获81次诺贝尔奖提名,但*终未能获奖。他的曲折人生,可以看成是物理学乃至科学在这个多事之秋的发展历程的缩影。 本书作者基于内容丰富的索末菲往来通信,重构了阿诺尔德·索末菲绚丽多彩的一生。这本传记让人们对索末菲的私人生活和科学成就一览无遗。即使对于物理学与数学的门外汉,本书也吸引力。政治动荡年代里“索末菲学派”的兴衰存亡让人唏嘘不已。 |
| 目录 | |
中文版序 序 章 柯尼斯堡之根 1.1童年 1.2中学时代 1.3大学时代 1.4一场竞赛 1.5博士论文 1.6电动力学的力学基础 第二章 定航向 2.1错失良机 2.2服兵役 2.3矿物学间奏曲 2.4坚持,还是放弃? 2.5走近克莱因 第三章 在格丁根任克莱因助手 3.1物理数学 3.2“之后我将会成为无薪讲师” 3.3阅览室与模型收集 3.4大学任教资格 3.5无薪讲师 3.6订婚 第四章 4.1 来自美国的工作机会 4.2 赴任克劳斯塔尔矿学业校 4.3? 矿业学校 4.4婚礼 4.5 陀螺仪和电动力学问题 4.6《百科全书》游记 4.7 陀螺仪 《百科全书》=亚琛?????? 第5章 亚琛 5.1 任命的背景 5.2 与工程的和解 5.4? 家庭生活 5.5? 职责和偏好 5.6 电子的“力学” 5.7? “实际上我不适合当工程教授,我是一名物理学家” 第六章 慕尼黑 6.1 学术传统 6.2 关于电子论的争论 6.3 索末菲学派的起源 6.4 数学攻击 6.5 “h 发现” 6.6 届索尔维会议 6.7? X 射线和晶体 第七章 和平物理学与战争物理学 7.1 “在我看来,政治前途是的黑暗” 7.2 回归理论 7.3? 前线来信 7.4 对玻尔原子模型的推广 7.5 成功 7.6 军事物理学 7.7 一场情感过山车(悲喜交替) 第八章? 量子教皇 8.1原子结构和光谱线 8.2德国物理学会——内部纷争 8.3 访问玻尔 8.4 一个新的量子数 8.5 教师和学生 8.6 原子物理学的圣经 8.7 路西塔尼亚纪念章 8.8 麦迪逊的卡尔?舒尔兹教授 8.9 加州印象 8.10 实用光谱学 第九章 波动力学 9.1 模型的危机 9.2 “我们相信海森伯,但是用薛定谔方程计算” 9.3 金属电子论 9.4 普朗克的继任者 9.5 “不是索末菲,而是许普佛尔” 9.6 伏特大会 9.7 波动力学补充 第十章 文化大使 10.1 舞台上的德国科学 10.2印象 |
| 编辑 | |
作为一本传记,先是传主决定了这本书的价值: *,他足够重要 索末菲与爱因斯坦、玻尔和普朗克同为现代理论物理学的创始人。在20世纪初他创立了的“索末菲学派”,培养了大量的理论物理学家。 第二,他足够悲情 第三,他还是一位*的教师 |
一本让我沉迷其中的传记,它不仅仅是关于一位科学家的生平,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从翻开第一页开始,我就被作者笔下生动的语言所吸引,仿佛亲身经历着索末菲在那个科学大爆炸年代的探索与奋斗。他不仅仅是一位严谨的物理学家,更是那个时代文化浪潮中的弄潮儿。作者通过详实的史料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索末菲与同时代其他伟大思想家、艺术家们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这种跨领域的叙述方式,让整本书的视角显得尤为开阔和独特。我尤其喜欢作者对索末菲思想形成过程的剖析,从早期的数学研究,到后来在原子物理领域的 groundbreaking work,每一个转折点都被描绘得既有逻辑性,又不失人性的温度。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去思考索末菲所处的时代背景,那种知识激荡、思想碰撞的氛围,以及他如何在这种环境中保持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为我们呈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在于它展现了一位知识分子如何将科学与人文精神融会贯通,成为连接不同知识领域的重要桥梁。它让我看到了科学的深度,也感受到了文化的广度,是一次极为丰富的阅读体验,让我对科学、对历史、对人类智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一部关于时代精神的缩影,透过索末菲这位关键人物的视角,我得以窥见一个令人振奋的时代。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引人入胜,他没有采用枯燥的线性叙事,而是巧妙地将索末菲的个人经历与当时的社会思潮、文化艺术发展紧密结合。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探索一个迷宫,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新的线索和有趣的细节。索末菲与许多重要的文化名人之间的交往,在书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这些章节我尤其喜欢,它们打破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壁垒,让我看到了科学的灵感来源,也感受到了艺术的严谨与逻辑。作者对索末菲的描写,不仅仅是对他学术成就的罗列,更是深入挖掘了他作为一个人,在面对学术挑战、人生抉择时的内心世界。这种对人物内在精神的刻画,让索末菲的形象跃然纸上,更加立体和真实。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原子物理学的早期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担当和追求有了深刻的感悟。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多层次的,它既有学术的深度,又有文学的趣味,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上乘之作,让我对“文化信使”这个称号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是一部极其厚重的作品,它给予了我远超预期的收获。作者对于索末菲这位科学巨匠的描绘,不仅仅停留在对学术贡献的梳理,更是深入到他与时代、与文化的互动之中。从书中的文字,我仿佛能听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讨论,感受到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热情。索末菲在原子物理学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书中都有详尽的介绍,但更让我着迷的是,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复杂的科学概念,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普通读者,这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艺术。同时,作者并没有忽视索末菲作为“文化信使”的角色,他如何将科学的理念传播出去,如何与不同领域的知识分子交流碰撞,这些篇章都极具启发性。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历史材料时所展现出的严谨态度,但同时又不失叙事的流畅性和可读性,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丝毫不会感到疲惫。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一位重要的科学家,更让我看到了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以及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它拓展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对科学的理解,也让我对“通识教育”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籍,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为我打开了通往过去一扇厚重的门。作者的叙事能力堪称一流,他将索末菲这位科学巨匠的生平,描绘得如同一部精彩的史诗。我被深深吸引的,不仅仅是他卓越的科学成就,更是他作为一位文化先驱的角色。书中穿插着索末菲与当时众多杰出人物的交往,这些片段生动有趣,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思想活跃、文化繁盛的时代。作者对于科学概念的解释,也恰到好处,既保留了科学的严谨性,又保证了其通俗易懂,即使是没有深厚科学背景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深刻的理解。我特别喜欢作者对索末菲在人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选择和挑战的描写,这些细腻的笔触,让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变得更加立体和真实。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科学,它更是一种对知识分子精神的赞颂,对科学与文化交融的探索,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和跨界交流的魅力。它让我看到了科学如何影响文化,文化又如何启发科学,是一次极其有益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绝对是一部集深度与广度于一身的传记,它让我对“知识分子”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不仅仅是在讲述索末菲的科学发现,更是将他置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之中,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思想家、文化传播者的多重角色。我被书中那些关于索末菲与其他领域大家交流的细节深深吸引,这些内容打破了我对科学家刻板的印象,让我看到了科学研究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思想碰撞。作者在叙述科学内容时,展现了非凡的科普功力,将一些复杂的理论解释得清晰易懂,同时也保持了科学的准确性。而当他描绘索末菲的文化活动时,又充满了文学色彩,让人读来津津有味。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科学的魅力,也感受到了文化的温度,它让我明白,真正的知识分子,不应是孤立于世的象牙塔学者,而是应该积极参与社会,用知识启迪他人,用思想影响世界。索末菲身上展现出的那种跨越学科界限的智慧和热情,令人钦佩,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