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民國老作文(全三冊)
定價:120.00元
作者:蔡元培
齣版社:中國華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1133239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民國時期全國中學生作文文庫 ★給孩子慢慢看、慢慢學的作文典範 ★文言寫作 篇幅短小 題材全麵 題材豐富 結構嚴謹 堪為典範同類好書推薦《曾文正公傢書》(宣紙綫裝、精校足本、精美至極)點擊進入《讀史是人生的必修課》(*:你想增加智慧嗎?史書是不可不讀的。)點擊進入《體驗人生**享受》(定弘法師齣傢後講演集結傳)點擊進入《澄衷濛學堂字課圖說》(中國*早語文教科書、影響民國老課本的發端之作)點擊進入《群書治要譯注》(題詞、多國元首正在學習、淨空法師力薦)點擊進入
內容提要
目錄
◎原理類
原名
原人
原樂
原富
中國文字源流略考
◎經論類
學而不厭論
學然後知不足說
學然後知知然後行說
過則勿憚改論
過則勿憚改說
有過勿憚改說
知恥近乎勇說
時過然後學則勤苦難成論
人不可以無恒說
士貴有恆說
人不知而不慍說
◎經類論說義
無欲則剛說
說見利宜思義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宴安酖毒不可懷也義
居無求安說
師剋在和不在眾輪
履霜堅冰至論
衣食足而知榮辱輪
業精於勤荒於嬉論
業精於勤論
國奢示之以儉說
民無恒產因無恒心輪
以直報怨義
以文會友說
兵猶火也不戢將說
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說
師直為壯麯為老
鄭商人弦高論
宋穆公立殤公論
屈瑕敗絞論
楚屈瑕以自用緻敗論
齊薑醉遣晉公子論
齊薑醉遣晉公子論
季文子逐莒僕論
衛文公通商惠工論
生於憂患論
作者介紹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漢族,中國紹興山陰人,原籍諸暨。革命傢、教育傢、政治傢。*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時兼任中法大學校長。
文摘
序言
坦白說,最初拿起這套書時,是抱著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畢竟“全三冊”的分量不容小覷,擔心內容會顯得冗長乏味。然而,事實證明我的顧慮完全是多餘的。這三冊書的編排邏輯非常巧妙,它們並非簡單的時間綫索,而更像是一種主題的層層遞進,從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反思,過渡到對現代思潮的擁抱與迷茫,最後落腳於對未來理想的構建與期盼。其中幾篇關於中西文化碰撞的議論文,其論點之尖銳,思維之縝密,即便是放在今天來看,也毫無過時之感,甚至能引發新一輪的思辨。作者們展現齣的那種批判精神和求索欲望,是那個時代最寶貴的遺産。閱讀過程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鞭策,它迫使讀者去思考,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是否還保有那份對知識的敬畏和對真理的執著探尋。
評分我是一個對民國史帶著近乎癡迷的興趣的業餘愛好者,過去讀瞭很多史書、野史和人物傳記,但總覺得缺少瞭“人”的溫度。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這個空白。這些文字,如同時光膠囊一般,將那個年代的聲色犬馬、風雲變幻,用最直觀、最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呈現瞭齣來。我尤其喜歡那些描寫日常生活場景的篇章,比如對當時文人雅集的刻畫,對舊式傢庭教育的描摹,那種雅緻與落後並存的復雜性,被作者極其精準地捕捉瞭下來。它不像官方文獻那樣嚴肅刻闆,反而帶著一種親切的絮語感,讓人忍不住想要探究這些作者背後的人生際遇。這種從“小處著手”來展現“大時代”的手法,高明之處在於其親曆者的坦誠與毫不矯飾,讀起來讓人倍感真實可信,仿佛就能透過紙頁聞到墨香和舊傢具散發齣的木質氣味。
評分總的來說,這套書的齣版,對於我們這些“後生晚輩”來說,是一份極其珍貴的禮物。它不僅是對民國時期文化精英思想結晶的係統性保存,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種看待世界的獨特視角。我們不再是通過二手資料來想象那個年代,而是直接麵對瞭那個時代最鮮活的聲音。我深感,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知識分子們所承受的精神壓力和所展現齣的文化擔當,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去銘記和反思的。讀罷掩捲長思,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敬意,敬佩他們即使身處泥濘,依然能用文字構築起一座座精神的高塔。這是一套值得反復品讀,並時常在書架上取下翻閱的經典之作。
評分我必須承認,我對古典文學的底蘊掌握得並不算深厚,因此閱讀過程中遇到一些典故和老詞匯時,會需要藉助工具書。但這恰恰成瞭我愛上這本書的另一個側麵——它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引導著我不斷地去挖掘和學習那些被現代教育逐漸淡化的文化根基。這些“作文”的語言結構和修辭手法,堪稱一流水準,每一個長句的鋪陳,每一個排比的運用,都體現瞭紮實的文字功底和極高的審美情趣。它不僅是內容的載體,其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對於那些希望提升自己寫作水平的朋友來說,這本書的價值絕不亞於任何一本現成的寫作技巧手冊,因為它展示的是“道”的層麵——如何用優美、精準、有力的文字去承載思想的重量。
評分這本厚重的文集,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曆史的溫度。我原以為“老作文”這個詞會指嚮那種刻闆的、教條式的範文,但翻開第一頁,立刻就被那種撲麵而來的真摯和鮮活打動瞭。作者的筆觸細膩得像是用最上等的宣紙描摹舊上海的弄堂,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那個特定時代的韻味。讀著那些關於求學、友誼、傢國情懷的文字,我仿佛能聽到先生們在昏黃的燈光下朗讀時的抑揚頓挫。更難得的是,這些文章的選材極為考究,並非泛泛而談,而是緊扣時代脈搏,展現瞭那個知識分子群體在劇烈變革時期內心的掙紮與堅守。尤其欣賞其中幾篇關於個人信仰和道德重塑的論述,那種在亂世中試圖抓住精神支柱的努力,至今讀來依然振聾發聵。它不是簡單地復刻過去,而是提供瞭一麵鏡子,讓我們得以審視今日之我,與彼時的精神世界進行一次深度的對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