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不脱不色(3)-鱼顺顺男女私房话
定价:28.00元
作者:鱼顺顺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5017909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别小瞧富人智商、女人不要太能干、孩子不能随便生、男人的实用主义、熟女的配偶选择、厨房的暧昧味道、试离婚没甚好处、也要制度化…… 鱼顺顺的这本《不脱不色3》还是论述男女关系及情爱是非的短文,里面聊的还是男女之间的私房话。其实关于情感话题,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套观点,和鱼顺顺观点相同的也大有人在,但却难以表达的如同顺顺这般精彩、恰当、幽默。 鱼顺顺,自由撰稿人,电台主持人,CCTV半边天栏目的情感点评专家,2006年到2008年搜狐的十大和**情感博主、新浪网排名*前的“情感达人”,网络自有流量超过5000万人次。《新女报》《优雅》《婚姻与家庭》《祝你幸福》《河北青年报》等刊物情感专栏作家。
内容提要
2008年春,《不脱不色1》和《不脱不色2》出版,当时某顺就开始期待《不脱不色3》的问世了。这一天总算在一年后得以实现。但《不脱不色3》的出版,要远远顺利于前两本,这显然和出版社的态度有关,也和责编的辛苦有关。在此,某顺只能说谢谢你们,你们成全了某顺的梦,某顺成全了读者的梦——呵呵,有时自信是实力,有时自信是吹牛,我更愿意相信我的自信是实力,我有那么多鱼粉,有那么多读者,听众,甚至观众的捧场,我应该自信了对不对。
《不脱不色3》和前两本一样,都是论述男女关系及情爱是非的短文。近一年由于工作繁忙,我写的有关男女的议论文大大少于往年,但虽然少,攒一年也攒出了一本书。而且我个人以为,《不脱不色3》不论是力度还是深度上,都胜于本系列的前两本。渐人佳境不敢说,但某顺一直在努力剖析男女的区别和人性的本能,想来随着见识领会的增加,尤其是某顺的另一主题系列“集中问答”的扩容增压,使得某顺有机会了解更多的婚恋问题,从而也让“不脱不色”写得更加酣畅和透彻。不过有一点要提前说,《不脱不色3》的语言比之前两本,呵呵,更恣意更随性,可能一些保守的传统的老年读者读《不脱不色3》时会有点想法。有想法不要紧,我谨代表我自己拜托您,把各种想法都先压压,待看完全书后再给我一个合适的评价:流氓不是某顺这种人,某顺其实很不流氓,对吗?
目录
卷1 和女人说的私房话
别小瞧富人智商
钓金龟没有秘笈
出息是把双刃剑
爱得男人要逃跑
精品男和A货男
女人不要太能干
怕女人装优雅
跟爱你的男人要
孩子不能随便生
为什么和怎么办
红颜知己不如三
瘦一点再瘦一点
防贼防匪防
回家别当河东狮
打麻将和找男人
男人的实用主义
卷2 和男人说的私房话
新时期的痿哥们
你凭什么能娶她
出轨要付出代价
熟女的配偶选择
世上本无痴情男
怨妇是一道风景
逗羊也要喂青草
一把茶壶几个碗
瘪三才会打老婆
那个叫老婆的人
钱炸飞郎情妾意
卷3 男女一起听的私房话
爱情它就像便便
厨房的暧昧味道
婚姻的娱乐效果
给变心找个说法
今天轮到我求爱
男人女人谁三八
烟熏火燎的爱情
你买房来我买车
你不专一不怪你
我们为什么恋爱
试离婚没甚好处
道是有情却无情
你能做我不能说
谁在搞感情倾销
婚鞋应该大一码
痴心也要有个度
你为什么不离婚
你拿什么来爱我
可怜天下儿女心
做三不要那么二
也要制度化
游戏里面看男女
倾斜的女性意识
后记
附录
作者介绍
鱼顺顺,自称某顺,自由撰稿人,电台主持人,央视半边天栏目情感点评专家。2004年鱼顺顺开始了生涯,并为多家纸媒撰写专栏。鱼顺顺因博出名,她在网上的“集中问答”专栏已经做了800多期,她义务为迷惑于情缘姻缘而混沌不拔的求教者答疑解难,被网友尊为“知心姐姐”和“
文摘
序言
最近读完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虽然不是我平日里常涉猎的类型,但它确实给了我不少启发。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鲜活,作者似乎有着非常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捕捉到日常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情感波动和人际交往中的微妙之处。读起来感觉就像是和一位见多识广的朋友在深夜里促膝长谈,那种真诚和不加修饰的表达方式,让人觉得格外亲切。它不像教科书那样严肃刻板,反而更像是一本生活哲学的手册,教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如何保持内心的清明和敏锐。特别是书中对于某些社会现象的剖析,角度刁钻却又一针见血,让人读完后忍不住要停下来反复琢磨一番,思考自己过往的经历和认知,确实是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人性”这个永恒的主题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整体而言,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值得推荐给那些渴望从不同视角审视生活的朋友们。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整体排版也相当用心,这点常常被读者忽略,但它对阅读体验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纸张的质感拿在手里非常舒服,既有分量感又不失柔韧性,看得出出版社在实体书的制作上是下足了功夫的。更值得称赞的是内文的排版布局,字号适中,行距和页边距的留白拿捏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实体书的“手感”和“观感”是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之一,而这本图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远离电子屏幕干扰的阅读体验。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也从侧面印证了内容本身所应享有的尊重和重视程度。总而言之,无论从内容到载体,这都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它并非采用传统的时间线叙事或者严格的逻辑递进,而是像一幅由无数色彩斑斓的碎片拼接而成的马赛克画卷。每个章节似乎都在探讨一个独立的主题,但当你深入阅读后,会发现这些看似分散的点最终汇聚成一个宏大而有力的主题。作者在驾驭这种松散却又内在统一的叙事结构上展现出了高超的技巧。我尤其欣赏它那种跳跃性的思维方式,有时候突然抛出一个极富冲击力的观点,然后又在接下来的篇幅中用细腻的笔触去描摹支撑这个观点的细节,这种节奏的张弛有度,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期待感。对于那些追求阅读体验的深度和层次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种新鲜且引人入胜的阅读路径。它不仅仅是在传递信息,更像是在引导读者进行一场主动的、充满发现的思维探索之旅。
评分从内容深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绝非停留在表层讨论,它真正触及了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习惯性回避或忽略的领域。作者敢于直面那些被社会规范或传统道德约束而鲜少被公开探讨的议题,并以一种近乎解剖刀般冷静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视角去审视它们。这种勇气和深度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它促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建立起来的许多固有认知体系,尤其是在涉及人际互动和自我认知的部分,提供了许多颠覆性的视角。它不会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更倾向于提供一套思考的工具和框架,引导你去构建自己的理解。因此,这本书更适合那些心理成熟、勇于自我批判,并且渴望在精神层面获得成长的读者。它带来的“冲击感”是建设性的,而非破坏性的。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语言功力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它的遣词造句颇有章法,用词精准,没有丝毫的冗余或堆砌。但更难得的是,这种精准并非冷冰冰的学术腔调,而是带着一种饱满的情感温度。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运用比喻和象征,将那些抽象、难以言喻的感受具象化,使得即便是面对一些比较深奥或敏感的话题,读者也能迅速捕捉到其核心要义。我个人对那种充满画面感的文字特别着迷,而这本书中恰恰不乏此类佳作,读起来仿佛有电影的镜头在脑海中不断闪现。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快餐读物,很多句子值得摘录下来,细细品味,甚至可以作为日后写作或思考时的参考范本。对于文字爱好者而言,这绝对算得上是一场饕餮盛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