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十大发明(平装)(2017年中国好书)

中国三十大发明(平装)(2017年中国好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华觉明,冯立昇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发明
  • 科技史
  • 文化
  • 科普
  • 历史
  • 中国文化
  • 发明创造
  • 好书
  • 平装
  • 2017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林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ISBN:9787534796159
商品编码:29878559595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三十大发明(平装)(2017年中国好书)

定价:98.00元

作者:·华觉明,冯立昇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3479615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的事情,中国人自己要把它弄清楚。在发明创造的问题上,中国要有自己的话语权。

内容提要


目录


作者介绍


华觉明,科学技术史研究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青铜冶铸术、钢铁技术、机械史和技术哲学等,近年来致力于传统工艺研究及保护。著有《中国冶铸史论集》《中国上古金属技术》《中华科技五千年》《中国古代金属技术》。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图书简介,其内容与您提到的《中国三十大发明(平装)(2017年中国好书)》无关。 --- 《华夏瑰宝:探寻古代中国的科技与工程奇迹》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引领读者穿越时空,深入探索中华文明在古代所取得的辉煌科技成就与工程奇迹。我们聚焦于那些塑造了早期世界面貌、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关键性发明与发现,力求描绘出一幅宏大而细腻的古代科技画卷。全书结构严谨,内容翔实,不仅梳理了每一项重大成就的历史背景、技术原理和演变过程,更深入探讨了它们对当时社会结构、文化传承以及全球交流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清单式的介绍,而是注重将技术发明置于特定的历史脉络中进行考察。我们将从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起源与传播讲起,但着墨点将更侧重于它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本土化应用和创新,以及它们如何作为文化和物质交换的载体,跨越欧亚大陆,改变了世界知识的传播方式和航海时代的格局。 在造纸与印刷方面,我们将详细剖析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到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工艺细节,并进一步探讨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如何极大地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门槛,为后世的启蒙运动和科学发展埋下了伏笔。我们不仅关注技术本身,也考察了这些技术如何促进了官僚体系的完善、文学艺术的繁荣以及教育的普及。 火药部分,我们将追溯其炼丹术的起源,分析唐末至宋代火药配方和应用技术的演变,从最初的烟火表演和驱邪仪式,逐步过渡到军事领域,揭示其在冷兵器时代向热兵器时代过渡中的决定性作用。 指南针的叙述将结合古代天文学与地理学的发展,描述从司南到水浮罗盘的演进,以及它如何助力于宋元时期的海上贸易和地理大发现。我们将分析其背后的磁学原理的早期认知,及其对航海实践的革命性意义。 除了广为人知的四大发明,本书还将重点介绍一系列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技成就: 水利与土木工程: 重点解析秦汉至隋唐时期的宏大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的智慧设计,展现了古人对水文地质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工程控制力。同时,对长城的不同朝代修建技术、桥梁建筑(如赵州桥的拱券结构)的创新进行详尽的分析,体现了中国古代在无动力机械应用上的高峰。 农业科技的飞跃: 探讨耕作工具(如曲辕犁)的改进、灌溉技术的革新(如筒车、翻车)以及对作物(如占城稻)的引进和培育,这些是支撑庞大人口和稳定农耕文明的基石。 冶金与材料科学: 深入研究生铁冶炼、炒钢技术、灌钢法以及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特别是对汉代钢铁兵器的优异性能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在金属热处理技术上领先世界的秘密。 医学与生命科学: 不仅仅是药方的罗列,而是侧重于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如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以及对人体解剖学认识的局限与突破(例如,通过外科手术记录和药物学研究的进展)。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科学精神将被置于当时知识体系中进行评价。 天文与数学: 介绍古代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以及对历法(如郭守敬的《授时历》)的精确计算,这些成就反映了古代中国在数学模型建构和长期预测方面的能力。书中将阐述九章算术的代数思想,以及圆周率的早期计算方法。 本书的写作风格力求兼顾学术的严谨性与大众的可读性。我们采用清晰的逻辑框架,辅以大量的历史文献考证、考古发现的佐证以及精美的复原图示和技术剖面图,使用户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些古代“高科技”是如何运作的。 通过阅读《华夏瑰宝》,读者将认识到,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充满创新的过程,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傲人资本,也是世界科技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书旨在纠正一些流于表面的认知,揭示这些伟大成就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社会需求和杰出工匠的智慧。这是一部献给所有对人类文明探索史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的诚意之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简直是爱不释手!虽然我不是历史专业的,但读完之后,感觉自己好像也跟着书中那些伟大的发明家们穿越回了那个时代。书里把那些听起来很宏大的发明,比如造纸术、印刷术,讲得一点都不枯燥。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罗列,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细致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发明背后,有多少智慧的闪光,有多少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细节的描绘,比如古代工匠们是如何一点点试验、改进,才最终掌握了那些精湛的工艺。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我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由衷地感到敬佩。而且,书的排版也很舒服,插图也很有意思,读起来是一种享受。我经常会一边读一边想象,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是怎样的场景。这本书让我觉得,我们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真的可以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不仅仅是关于发明的书,更是关于我们民族精神的书,读完之后,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国历史、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评分

我向来对一些“大而全”的书籍有点敬而远之,总觉得内容会很庞杂,难以消化。但是,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它以一种非常有序、非常精彩的方式,将中国古代那些令人惊叹的发明一一呈现。书中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每一章都聚焦于一个独立的发明,并且在介绍之后,还会进行拓展延伸,比如它对某种发明的影响、后续的发展等等。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严谨又不失趣味的写作风格,它既有学术研究的深度,又不失大众读物的可读性。比如,在介绍火药的时候,它不仅仅讲了火药的化学成分和制作方法,还详细描述了火药在中国军事、工程乃至民俗文化中的广泛应用,让我看到了一个发明背后,是如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老师,耐心地为我揭示了中华文明的科技密码,让我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之光。每一页都充满了知识的魅力,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下去,并且在读完后,还会产生更多想要探索的欲望。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辉煌成就充满好奇,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立刻就被吸引住了。拿到手后,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这本书的优点实在太多了,让我不知道从何说起。首先,它选取了三十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发明,每一个都讲得深入浅出,内容翔实。它不像某些科普读物那样,只讲表面现象,而是会追根溯源,探讨发明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的意义。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发明原理的讲解,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图示,都被化繁为简,用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展现出来,让我这个理工科背景不强的人也能够轻松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东西”,更是关于“人”。它让我们看到,在那个没有现代科技的时代,人们是如何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和创造力,一步步突破技术瓶颈,创造出造福后世的发明。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勤劳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我们祖先的伟大成就感到无比自豪。

评分

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书,说实话,一开始我抱着有点“看热闹”的心态,毕竟我对很多古代发明了解不多。但这本书真的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它没有用那种很高深的学术语言,而是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把那些复杂的技术原理讲明白了。而且,它不仅仅是讲“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讲“为什么”和“怎么做”。比如,书中详细解释了为什么指南针的出现会颠覆航海业,以及古代的工匠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制造出精准的指南针。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算盘的部分,它把算盘的计数原理和操作方法讲得清清楚楚,让我这个平时只知道用计算器的“现代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算盘的巧妙和高效。书里还穿插了一些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情况,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些发明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读完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科技在世界历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这本书让我对“发明”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人类解决问题、改造世界的智慧结晶。

评分

我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平时工作已经很忙碌,阅读大多是为了放松和获取一些碎片化的信息。所以,当我在朋友的推荐下拿到这本书时,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意想不到的阅读体验。它没有那些冗长的前言后语,也没有艰涩难懂的学术术语,而是直接切入主题,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为我讲述了一个个关于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故事。它就像是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轻松愉快地分享着那些充满智慧的发现。我最喜欢的是书中那种“小切口、大视野”的叙事方式。它不会泛泛而谈,而是选择一些具体的发明,然后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和意义。比如,它在讲述瓷器的发明时,不仅仅讲了制作工艺,还穿插了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的狂热追捧,以及瓷器在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这种叙事方式,让冰冷的技术变得有温度,让遥远的历史变得生动鲜活。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仅了解了中国的发明,更是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更加热爱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