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
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对照着书里的“吹风造型”部分进行练习,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的讲解逻辑性极强,像是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手把手地带你入门。他没有直接丢出复杂的技巧,而是从最基础的“发流理解”入手,告诉你头发在不同方向拉扯下的自然走向,这才是造型持久的关键。尤其是在处理发根支撑力那块,书里详细对比了圆梳和排骨梳在不同区域的应用场景,并且配有那种“你做错了”和“你做对了”的对比图,这种教学方法非常高效。我发现自己过去总是凭感觉吹,现在有了理论依据,吹出来的头发明显更有型,也更服帖。让我略感遗憾的是,关于某些特定造型,比如“法式慵懒卷”或“韩式八字刘海”的定型产品选择上,建议可以更具体一些。毕竟造型成功与否,产品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如果能有一个不同造型对应不同定型力产品的推荐清单,那就更完美了,这本书的专业度毋庸置疑,但在“选材”上的指导可以再细致一些。
评分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很吸引人,封面色彩搭配既专业又不失时尚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内容很扎实。我最欣赏的是它排版上的用心,很多关键步骤的图片都采用了大图展示,而且裁剪的角度、发片的厚度,甚至师傅握剪刀的姿势都标注得非常清晰。对于我这种刚入门的新手来说,光是看图就能感受到那种精细度,很多教科书上晦涩难懂的文字描述,在这里都被直观的视觉语言替代了。比如关于“层次的堆叠”那一章节,图解的对比效果非常震撼,让我瞬间明白了为什么同样是剪短发,有些做出来就显得蓬松有型,有些却贴头皮。不过,说实话,如果能再增加一些不同发质(比如极度自然卷或者非常细软的扁塌发质)的实操案例,那这本书的覆盖面会更广。目前看来,它更侧重于标准化的基础剪发,对于处理极端发质时的微调技巧,似乎还留有想象空间。总体而言,作为一本工具书,它在视觉传达上的投入是物超所值的。
评分
☆☆☆☆☆
这本书的深度远超出了我对一本“技术教程”的预期,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剪”,更是在探讨“为什么要这样剪”背后的美学原理。特别是关于“头型矫正”的那几页,我简直如获至宝。作者用了很多篇幅来解释如何通过剪裁来优化额头高度、颧骨宽度甚至后脑勺的扁平问题。这已经上升到了设计层面,而非单纯的技术操作。我尝试用书中提到的“视觉遮盖”手法去调整了一位朋友的发型,效果立竿见影,侧面轮廓流畅了许多。这本书的文字部分写得非常精炼,没有一句废话,每一个段落都紧密围绕着提升最终效果展开。唯一让我觉得有些吃力的地方,或许是它对某些资深术语的解释不够“小白友好”。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搭配一些网络视频来理解“点剪”、“弧线分离”这些名词的准确发力点,但一旦跨过了这个理解门槛,你会发现自己对剪发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
评分
☆☆☆☆☆
从学习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优秀。它采取了一种螺旋上升的学习路径:先建立基础的几何概念,再过渡到单层次的剪发练习,最后集成到完整的发型设计中。每一章的结尾都设置了“自检清单”,这极大地帮助我巩固了刚学到的知识点。我喜欢它那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让人感觉每一步都是稳扎稳打,而不是囫囵吞枣。特别是关于如何根据顾客的“需求表达模糊”来反推出最适合的发型框架的章节,这简直是商业实战中无法用公式量化的部分,但作者却用清晰的逻辑将其拆解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职业思维导图”。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更进一步的地方,那或许是在“顾客沟通与期望管理”方面可以再深入探讨一些案例。毕竟,技术再好,如果不能让顾客满意,一切都是空谈。这本书在技术硬实力上已经做到了顶尖,软技能的辅助如果能再加强一些,它就能成为无可替代的行业圣经了。
评分
☆☆☆☆☆
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这本书在工具使用的细节处理上,让我感到十分受用。很多市面上的教程只会告诉你用哪种型号的剪刀,但这本书却细致到了剪刀的“开合角度”和“手腕的微调”对发尾切口的影响。我以前总觉得剪完的发尾容易岔开,对照书中的图解才发现,原来是我握剪刀的手指位置稍微偏高了一点点,导致剪切力没有完全集中在刀刃的有效区域。这种近乎苛刻的细节描绘,体现了作者对技术纯粹性的追求。同时,关于工具的保养和消毒环节也写得非常专业,这对于注重职业操守的理发师来说至关重要。如果非要找一个改进点,那就是在“剪刀的日常磨锐”方面,内容可以再丰富一些。毕竟,剪刀是理发师的第二生命,如何识别钝口和选择合适的磨刀石进行初步保养,这方面的内容如果能增加一个专门的章节,那就更全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