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A股格局与投资逻辑:你看着未来,未来就会发生改变,因为你正看着未来 | 作者 | 徐林书 |
| 定价 | 52.00元 | 出版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4228552 | 出版日期 | 2017-11-01 |
| 字数 | 页码 | 366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你看着未来,未来就会发生改变,因为你正看着未来。 《A股格局与投资逻辑》是一本既有知识又有乐趣的投资书籍,徐林书先生对于市场本质的洞察十分了得!对于想找到一种适用于自己的投资方法的人应该看看《A股格局与投资逻辑》。 |
| 作者简介 | |
| 徐林书,深圳市易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投资总监,有超过26年证券研究与投资经历。著有《股经:无招胜有招》《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红皮书》《股海遗梦》。 |
| 目录 | |
| 朋友圈荐语 引言 一、有效的投机或许能让你捞上一笔,但赌徒终会破产 二、你看着未来,未来就会发生改变,因为你正看着未来 章 理念: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 一、学先进、傍大款、走正道 二、学以致富:站在巨人肩膀上能够看得更远 三、入市26年,笔者所经历的6次崩盘 四、投资赚钱,是从格局开始的 五、投资、投机、的区别是收益一风险比 六、A股从来不缺神逻辑,基金经理要有想象力 七、你必须学会的投资五层思考 八、3年翻番、10年10倍:难不难? 九、建立与自己性格匹配的独立投研系统 第二章 市场:股市五维空间与市场先生 一、A股各种不服,投资人须有敬畏之心 二、面对反复无常的“市场先生”,如何是好 三、市场其实把我们看作癞蛤蟆 四、透过茅台,领会传统的股票定价方法 五、股市是由几度空间组成的 六、五维诊股: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五个逻辑因子 七、非理性的娱乐与理性的投资,你选哪个 八、股市有没有密钥 九、中国庄:《乔家大院》高梁霸盘 十、无庄不起浪 十一、政策市:力挺中国公司而非简单拯救中国股票 第三章 选股:好公司、好价格、催化剂 一、美女和华尔街金融家的故事 二、股票靠什么恢复元气 三、解剖超级强势股 四、怎样选择“好公司” 五、好价格1:一棵苹果树的故事 六、好价格2:估值是否具有可比性 七、好价格3:便宜没有好货吗 八、催化剂:全在恰好时机 九、10年10倍股的增长逻辑 第四章 选时:趋势王道与时空轮回 一、浪越数越多,钱却越数越少 二、潮汐、浪涛与涟漪 三、时间之窗和时空轮回 四、一年15分钟:重要的是变量的预期变化 五、在混沌的股市中寻找秩序:市场价值中枢 六、反人性的游戏:身边的反向指标 七、预期的变化:发现变化、关注预期的差异 八、顺势者昌:永远不要与趋势为敌 第五章 策略:风险偏好和投资风格 一、为什么你炒股会炒成股东 二、“挂羊头卖狗肉”的不要 三、股市中赚钱的三种主要方法 四、每一种策略都有机会 五、一个老婆两个子女三只股票 六、投资是科学还是艺术 七、行业轮动与模型换股 八、价值选择还是时机选择 九、从“剑气之争”到无招胜有招 十、发现不确定市场下的确定性投资机会 第六章 配置:知己知彼与排兵布阵 一、围棋的每一手既是大场也是急场 二、桥牌逻辑与投资艺术 三、高尔夫俱乐部:总是和大赢家在一起 四、得州扑克:概率、耐心和重注 五、中国足球让人感觉快乐的东西不多,但从来就不缺笑话 六、多头策略:稳、准、狠 七、中性量化对冲策略:风险可控下赚钱 八、排兵布阵:如何构建投资组合 九、政治经济学下的“投资时钟” 第七章 风控:不要被迫出局 一、失控的投资就是 二、由圈火鸡引发的思考:止盈与 三、做投资,你必须会这20道数学题 四、成功投资应具备的要素 五、能力圈与系统性风险规避 六、纠错是投资者的重要品质 第八章 宝鉴:胜局与败局 一、为什么模仿巴菲特者集体失利 二、什么样的企业能做大做强 三、东方财富三级跳,市值13年涨2000倍 四、分析师看涨的股票真的会涨吗 五、A股大赛上,机器人的表现亮了 六、看见那些看不见的投资逻辑 七、预见5100点,我的预见力与控制力 第九章 未来:在路上 一、钱一直在贬值,5招教你应对 二、中国私人财富管理规模全球第二,富人如何理财 三、投资前瞻:中国未来10年趋势 四、经济L形走势下,股市会是什么形 五、缘分天注定:股市风水与投资风格 六、五维投资俱乐部 七、在路上 后记 徐林书20条投研感悟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A股格局与投资逻辑》: 在谈怎样开始投资证券市场之前,有必要谈一下我大学毕业后的那一段教师工作经历。1984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上海机械专科学校管理工程系从事教学工作,年工资仅48.5元/月,第二年为56元/月,第三年为62元/月。记得工作三年以后也就是1987年吧,有位朋友向我借一点钱急用,当我取出我的积蓄300元给他时,这位朋友说什么也不相信工作三年仅有300元积蓄,他根本不知道大学教师的清苦。据说现在,大学教师的工资依然不高(这可能也是很多大学教师加入炒股行列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这份清苦,让我产生了十分想赚钱的欲望,之后不久我便了某三产公司的副经理之职。 1991年初,一名同办公室的同事告诉我,炒股会有很多机会,正是他成为我投资股市的领航人。当时我不知道股票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只知道买卖股票有赚大钱的机会,这对于一个清贫的教书匠来说非常有诱惑力。那时申请股票账户需要排队,买卖股票需要排队,证券公司“朝南坐”,不愁没有客户。我的只股票电真空是与几名同事一起在中银万国徐汇营业部挤来挤去买的,买入价470元/股(没有拆分前一股的面值是100元),涨到726元时就别提多高兴了,后一致决定把它卖了,后来这只股票一路涨到2 587.50元才回头;买入的第二只股票是延中实业(600601),这是我一个人在中信证券单独下单的,175元买入,可惜的是涨到205元就把它抛了,结果它很快一路单边上涨到380.08元,不过后来听说浦东一名老人在380元价位买入延中实业后,因股价跳水而自杀身亡(这可能也是个投资者因炒股亏损而自杀的)。至此,才知道股市确实存在风险。 这两只都还是小试身手,如果要说原始资本积累的,当属第三只股票深发展(000001,现更名为平安银行)。1991年是“上海老八股、深市老六股”时代。当时能做深圳股市的证券公司仅黄浦万国一家,那时有两只股票上海人买得多,其中一只是深宝安(000009),另一只是深发展。深宝安因股价仅3.50元左右一股,所以上海多数买的是深宝安。而我当时的想法是现在大家一窝蜂买进深宝安,而后市不管出现涨势还是跌势,抛单肯定会像雪片一样根本无法抛得出去;而深发展尽管每股价位在14元左右而且远远高于深宝安,但深发展理应不差,且上海买的人相对少一点,以后抛单也会少一点,所以就用13.60元(历史低价是13.40元)买了600股深发展。这是我当时的积蓄。幸运的是,买入还不到半个月即当年的10月上旬,深市的股票即出现大涨,在那一轮行情中,深宝安担当“领头羊”,它的涨幅明显要好于同期的“深发展”和另外4家个股。终深宝安涨到33.15元,深发展涨到62元,即深宝安涨了10倍,而深发展仅涨了4.6倍多一点。好在我的深发展一直持有到61.50元才出手。这并不是自己的水平高,而是因为当时的情景使然,因短时间内股价就几倍地翻番,导致抛单果真像雪片似的,“黄万”更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一张委托单就炒高到300元,而且还要排一天的队才能进行委托,而我这个人的性格就是不喜欢排队,再说把股票抛出去,钱也没有什么用,所以才得以造就低价买进高价抛出的“辉煌”战果。仅就波段操作技术而言,这实际上也是我7年多来炒股成功的一次。 如果对这次炒股进行总结,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回味: (1)“选股如选妻”。这是中国台湾股市中的股谚,其实并不完全对,因为妻子只有自己喜欢,就像上面的“深发展”,但选股应选“大众情人”,当时的“深宝安”就是典型的大众情人。 (2)持股要有耐心。股票投资者必须要有一个根本的信念,这一信念就是天不会塌下来,而末日也不会这么快就降临,经济也许萧条但不会崩溃,所以股市短期的回调又有什么值得广大投资者彷徨的呢如像“电真空”“延中实业”获小利就匆匆地了结,往往会把大的利润空间让给别人,而“深发展”因当时脱手不便,反而得到大满贯的回报。 而在我投资经历中失算大的,当数1991年没有买30元一张的新股认购证,很多人因此而迅速完成原始资本积累,而我当时之所以没有参与认购,是因为左算右算不划算。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因为自己炒股也有点心得体会,所以于1993年开始写股评,篇股评文章《既来之,则安之》发表在4月11日的《上海证券报》上。当时异地股票进沪上市,有人欢喜有人忧,我认为在扩大异地股票上市规模之时,也会扩大外地的投资者队伍,这对开发市场资源、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地发展是有利的。果不然,文章发表以后,沪指大盘从924点一路上扬至1 392点。次落笔预测居然这么准,无疑坚定了我写股评和进入证券行业的信心。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名字真的太吸引人了,尤其是“你看着未来,未来就会发生改变,因为你正看着未来”这句话,简直像是在点醒我。我一直觉得投资不仅仅是数字和图表的堆砌,更是一种对未来趋势的洞察和判断。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在市场中茫然无措,或许正是因为缺乏一种前瞻性的视角,只是被动地跟随。这本书的标题恰恰触及了这一点,让我充满了好奇。它会不会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帮助我培养这种“看见未来”的能力?或者,它会分享一些成功投资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讲述一些真实案例,看看那些在市场中长袖善舞的投资大师们,是如何通过他们的“注视”,最终改变了市场的走向,也改变了他们自己的命运。这本书的名字,已经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关于“预见”和“创造”的种子,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颗种子会在阅读中如何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一定不会仅仅停留在“A股格局”的表面分析,而是会深入挖掘其背后驱动的力量,以及这些力量将如何塑造未来的投资 landscape。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我第一眼看到就觉得非常“有分量”,那种感觉就像是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又带着一种莫名的鼓舞。我常常在想,我们所谓的“投资逻辑”,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而这个预期,又会受到我们所处的“格局”的影响。所以,这本书的名字,准确地抓住了“格局”和“逻辑”之间的内在联系。我特别好奇,书中会如何拆解“A股格局”?它会从哪些维度去分析?是产业结构、政策导向、还是投资者情绪?更重要的是,当这些格局被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又该如何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投资逻辑”?“你看着未来,未来就会发生改变”这句话,让我联想到了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投资姿态。它不仅仅是“预测”未来,更像是一种“赋能”未来。当我理解了市场的底层逻辑,洞察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依据做出投资决策时,我可能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走向,至少是在我个人的投资轨迹上。这本书,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种思维上的启发,让我从被动的跟随者,变成一个有主见、有远见的投资者。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名字,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种画面感。好像有人站在高处,俯瞰着纷繁复杂的A股市场,然后用一种清晰而有力的声音,指点着未来的方向。这本书的名字,“A股格局与投资逻辑”,听起来就充满了深度和专业性,但后面紧接着的“你看着未来,未来就会发生改变,因为你正看着未来”,又赋予了它一种哲学的思辨和行动的力量。我一直觉得,投资并非冷冰冰的数字游戏,它背后蕴含着对人性的洞察,对社会发展的理解,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想象。这本书的名字,恰好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很好奇,书中会不会通过分析宏观的“A股格局”,来引出具体的“投资逻辑”?它会不会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市场格局下,哪些类型的投资机会更具潜力?而“看着未来,未来就会发生改变”这句话,更是让我充满了遐想。它是否暗示着,只要我们具备了正确的视角和方法,我们就能在不确定的未来中,找到确定性的投资机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推动市场前进的一份子?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觉得它不像是一本枯燥的财经书,倒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未来对话”的指南。我常常觉得,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在投资中感到迷茫,是因为我们习惯于活在当下,或者沉湎于过去,却很少真正地去“看见”未来。这本书的标题,尤其是“你看着未来,未来就会发生改变,因为你正看着未来”这句,就像是在对我发出一种召唤,一种去积极探索、去主动塑造的号召。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A股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它包含了哪些关键的要素,又将如何演变。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清,在理解了这些“格局”之后,如何才能构建起一套属于自己的、真正有效的“投资逻辑”。它是否会提供一些实操性的方法论,让我们能够将这种“看见未来”的能力,转化为具体的投资行动?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给我提供信息,更能给我一种力量,一种敢于直面未来、并且相信自己能够影响未来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一刹那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那种感觉就像是在说:“嘿,醒醒!别再跟着市场瞎跑了,看看这里,这里有你需要的。”“A股格局与投资逻辑”听起来确实很实在,很专业,这是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的。我总觉得,没有清晰的格局认知,再好的投资逻辑也无济于事。但真正让我心动的,是后面那句充满哲理和力量的话:“你看着未来,未来就会发生改变,因为你正看着未来。”这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主动的、能动的投资理念。它不再是简单的预测,而是一种积极的参与和塑造。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将宏观的“A股格局”与微观的“投资逻辑”联系起来的?它会不会揭示出一些隐藏在市场表象之下的深刻逻辑?以及,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未来,并且清晰地理解了未来的趋势时,我们如何才能让这种“看见”,真正地转化为改变我们投资结果的力量?这本书的名字,已经让我充满了期待,它似乎在承诺,阅读之后,我将不再是那个被动接受市场信号的旁观者,而是能够主动地去影响和创造我的投资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