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暗物质与恐龙
定价:89.90元
作者:(美)丽莎·兰道尔 (Lisa Randall)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21307726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向爱因斯坦宣战的理论物理学大师、国际理论物理学、当今世界*的额外维度物理学家丽莎?兰道尔风靡世界之作。丽莎?兰道尔“宇宙三部曲”重磅新书。一本书读懂暗物质和恐龙灭绝之间的神秘联系,科学小白与科学大V都不可错过的年度*科普巨作。众多*科学家与科学达人挚爱推荐。美国匹兹堡大学物理天文系杰出教授韩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天文台双聘研究员张双南,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及宇宙暗物质与暗能量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陈学雷,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科幻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岩,科学作家万维钢,2016年雨果奖获得者、《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等众多*科学家与科学达人挚爱推荐。湛庐文化特设“科学素养”书系专家委员会。其中,“嫦娥之父”欧阳自远担任委员会主席,其他委员有的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有的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有的来自物理学界知名学府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山大学,有的来自大洋彼岸的*名校加州理工学院。这些专家学者汇集到一起,只愿把*前沿的科学成果传递给读者,将科学家的真实的科研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提要
6600万年前,一个城市大小的物体从宇宙而来撞击了地球,造成了一个毁灭性的灾难,杀死了恐龙,还有3/4的地球生物。这一灾难件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导致恐龙灭绝的那起灾难事件是由暗物质引起的,你相信吗?
那么,暗物质是什么?为何远在宇宙太空的暗物质会和地球上的恐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宇宙万物又是如何在看似无关的情况下联系在一起,从而改变了世界的发展的?在这本书中,你将得到答案!
目录
重磅赞誉
推荐序 发现的激情
中文版序 宇宙的故事
引 言暗物质与恐龙灭绝
部分宇宙的历程
章 神秘的暗物质
看不见的存在
黑洞与暗能量,我们居住在一个黑暗年代
第2章 发现暗物质
缘起《独狼行动》,暗物质探测简史
引力透镜效应,让暗物质现形
子弹星系团,暗物质存在的强证据
暗物质的总能量密度是多少
宇宙饼图
“标准烛光”,照亮暗能量的发现之路
暗物质终曲
第3章 宇宙的答案
没有答案的问题
第4章 几乎就是开始:一个很好的起点
宇宙大爆炸理论
宇宙年龄的谜题
大爆炸演化的预言
宇宙暴胀
第5章 星系诞生
蛋与鸡
等级结构
银河系,我们的保护伞
太阳和太阳系
第二部分 活跃的太阳系
第6章 流星体、流星和陨石
模糊的边界
行星的等级世界
小行星,太阳系的漂流者
小行星的分布
流星体、流星和陨石
第7章 彗星短暂而壮丽的一生
长发彗星的内核
短周期和长周期彗星
柯伊伯带和散盘
奥尔特云
第8章 飞出太阳系,哪里才是边际
旅行者1号飞出太阳系了吗
第9章 危险地活着
当陨石飞向地球
更近期的“拜访”事件
近地天体,经常的撞击
我们应该担心吗
科学家的结论
保护地球,让小行星转向
0章 陨石坑,天外来客的“名片”
流星的痕迹
撞击坑的形成
地球上的“疤痕”
1章 灭绝,生命故事的另一面
生存和死亡
克服不确定性
为什么大多数生命消失了
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2章 地球霸主恐龙的末日
恐龙时代,一亿年的地球称霸
一个世纪的求索
一探 6600万年前的历史片段
在白垩纪-古近纪边界
发现确证
生命如何出局
重新发现陨石坑
3章 宜居带中生命的故事
生命的起源
宜居环境
外来天体和生命的进化
4章 天外来客的旅程
建立周期
灭绝事件的周期性
陨石坑记录的周期性
“旁视效应 ”
5章 从奥尔特云中逃逸的彗星
小行星还是彗星
神秘的触发
内梅西斯提议
源于银河系运动的触发
第三部分 破解暗物质的秘密
6章 隐形世界中的神秘物质
一个简洁可预测的模型
候选模型1:有潜力的弱相互作用重粒子
候选模型2:有趣的非对称暗物质模型
候选模型3:轴子模型
候选模型4:中微子,被否决的暗物质候选者
候选模型5:晕族大质量致密天体
是时候重新开始了
7章 充满荆棘的旅程:在黑暗中探寻
暗物质的直接探测实验
暗物质的间接探测
大型强子对撞机中的暗物质
如何用引力寻找暗物质
8章 暗物质的社交天性
小尺度的不吻合问题
可能的暗示
暗物质间的“黑暗之力”
9章 黑暗的速度
普通物质沙文主义者
部分相互作用暗物质
灵感来源
暗盘,嵌在银河系中的薄盘
第20章 寻找暗物质盘
多样的暗物质
来自暗物质盘的信号
测量星系的形状
第21章 暗物质、彗星与恐龙
一场脱轨引发的恐龙灭绝
无心插柳触发的灵感
暗物质盘和太阳系
关于恐龙灭绝
结语 一个奇妙的宇宙正等着我们去探寻
致谢
译者后记
作者介绍
丽莎·兰道尔
国际理论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弦理论、宇宙学专家。当今全球的额外维度物理学家。挑战爱因斯坦,9年实验首度提出第五维空间,震惊全球物理界。
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位女性终身教授,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位女性理论物理学终身教授。
《时代周刊》“100位*影响力人物”之一,《纽约时报》超级畅销书作家,并登上《时尚》杂志封面。文摘
序言
这部作品的想象力着实令人惊叹,它将我们带入了一个超乎寻常的宏大视角。作者以一种充满诗意和哲学意味的方式,探讨了我们所处世界的根基。我会被那些描绘宇宙初生、时空扭曲的章节深深吸引,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混沌的开端,见证着一切的诞生。她提出的那些关于“不存在”的物质如何塑造我们所见所感的世界的观点,极具颠覆性,也引发了我对现实本身产生了新的思考。那些关于维度的讨论,关于我们可能无法感知却又真实存在的“邻居”的设想,都像是在我的脑海中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全新可能性的门。书中的论证过程严谨而又富有想象力,让我一边惊叹于科学的深度,一边又沉醉于作者构建的这个奇妙的图景。读完之后,我感到自己的思维边界被极大地拓展了,对宇宙的理解也从一个狭窄的窗口,变成了瞭望整个星辰大海的辽阔视野。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它能够在深入浅出的科普和引人入胜的思考之间取得完美的平衡。作者以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物理学概念,如暗物质、空间维度等,呈现在我的眼前。我仿佛看到她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宇宙的骨架,又用充满智慧的语言,为骨架添上血肉。那些关于宇宙如何演化、物质如何构成以及生命如何在其中存在的讨论,都让我感到既震撼又着迷。她没有一味地堆砌理论,而是通过巧妙的提问和引申,不断激发读者的思考,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更深层次的奥秘。这本书让我对宇宙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表层,而是开始深入到那些看不见的、却又至关重要的层面。它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
评分这是一部能够深刻触动人心的作品,它不仅仅是对科学知识的梳理,更是对人类探索精神的赞颂。作者以一种充满激情和敬畏的态度,带领我们踏上了一段探索宇宙终极奥秘的旅程。我会被那些关于宇宙大爆炸、引力场以及时空结构的讨论深深吸引,仿佛自己也成为了那个站在宇宙边缘,试图理解一切的渺小观察者。她对“看不见的”力量如何塑造我们所处世界的描绘,既令人着迷,又引人深思。书中的每一个论点都充满了智慧的光芒,每一次的阅读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述科学理论时所流露出的那份对未知世界的无限渴望,那份对真理的不懈追求,都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本书让我对宇宙的运行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一本让人沉浸其中,不忍释卷的书。我喜欢它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仿佛作者丽莎·兰道尔就坐在我身边,耐心地为我描绘一个她所热爱的宇宙。她不仅仅是介绍科学概念,更是在讲述一段探索的旅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的思考过程,那些偶尔冒出的疑问,那些对未知的好奇,以及在层层剥茧中获得的豁然开朗,都让我觉得异常真实和亲切。她没有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去吓退读者,而是巧妙地运用类比和生动的语言,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欣赏她处理复杂问题时那种循序渐进的逻辑,总能引导我一步一步地理解,然后对更深层次的内容产生渴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它让我意识到,科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结论,更在于探索的过程本身,在于那些不断挑战我们认知边界的努力。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对宇宙的奥秘也多了一份敬畏与好奇。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场精彩绝伦的头脑风暴,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智力的冒险。我喜欢它那种直击核心的表达方式,作者毫不避讳地挑战我们现有的认知,用大胆的设想和严谨的推论,一点点地瓦解我们固有的观念。那些关于暗物质如何在宇宙的宏大结构中扮演关键角色的论述,让我对我们所熟知的可见物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认识到宇宙的浩瀚与复杂。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释复杂物理学概念时所展现出的清晰度和逻辑性,她能够将那些听起来遥不可及的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从中窥见科学的智慧。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的求知欲,更激发了我对宇宙深层奥秘的好奇心。它让我开始思考,我们所感知和理解的现实,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无数未知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