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的奥秘(全彩)

密码的奥秘(全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伦德著,刘建伟 著
图书标签:
  • 密码学
  • 密码
  • 解密
  • 数学
  • 趣味科普
  • 全彩图鉴
  • 知识普及
  • 信息安全
  • 逻辑思维
  • 益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玖创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53768
商品编码:29775294138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5-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密码的奥秘(全彩)

定价:128.00元

作者:(美)伦德著,刘建伟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1212537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解密”并非专属于军队、特工和科学家,因为我们就生活在各种“密码”编织的世界中,人人都是“解密专家”。“解密”推动着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人类与“密码”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密码”将在未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密码的奥秘》可能会改变你理解世界的方式!◎ 文津奖推荐图书,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书金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昌祥 蔡吉人 推介◎ 中国密码学会 译介◎ 数学家、密码学家、中国密码学会理事长裴定一 作序◎ 肖国镇、王育民、冯登国等密码学专家 信息领域专家 倾情推荐◎ 美国《纽约时报》、《图书馆》杂志、《藏书》杂志推荐科普读物◎ 涵盖数十种学科知识 超过1000幅精美插图◎ 探索无处不在的密码 重新认识我们的世界

内容提要


本书新奇而全面地展现了从自然界到古文明,从人类起源到数字时代,从工业革命到未来科技所产生的形式各异的密码、符号、文字、图形等,以及它们如何为人类所用,并推动人类生存和发展。

全书的122个“密码”主题,将大千世界的“密码文化”融为一体,涵盖语文、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地理、军事、金融、生物、艺术、商业等20多个学科和领域。本书是一本兼具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科普读物。

目录


序 言
译者序
前 言

章 初的密码
12 解读地貌
14 追踪猎物
16 野外寻踪
18 早期岩画
20 早的书写系统
22 楔形文字
24 字母和文字
26 数字系统的演变
28 线性文字A和线性文字B
30 斐斯托斯圆盘
32 象形文字的奥秘
34 解密象形文字
36 玛雅文字之谜
38 土著的传统

第2章 教派、象征和秘密社团
42 早期基督教
44 五角星
46 占卜
48 异教、宗派及迷信
50 罗斯林教堂
52 炼金术
54 卡巴里派
56 巫术
58 玫瑰十字会
60 共济会

第3章 保密编码
64 隐藏的艺术
66 只有你能懂
68 词频分析
70 隐藏密码
72 中世纪加密系统
74 巴宾顿阴谋
76 达·芬奇密码?
78 密文与密钥
80 格栅
82 间谍和黑室
84 机械装置
86 眼皮底下的秘密

第4章 远程通信
90 远程警报
92 旗语
94 臂板信号系统和电报
96 莫尔斯码
98 人与人通信

第5章 战争密码
102 经典的战争密码
104 “无法破译”的密码
106 的密码
108 19世纪的革新
110 军用图标
112 战场信号
114 齐默尔曼电报
116 恩格玛密码机:“牢不可破”的系统
1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密码及其破译者
120 破解恩格玛密码机
122 纳瓦霍风语者
124 冷战密码

第6章 黑社会暗号
128 街头俚语
130 从武士到黑帮
132 伦敦腔的押韵俚语
134 暴徒
136 漫游者的暗语
138 警察与密码
140 十二宫杀手之谜
142 十二宫杀手的遗赠
144 涂鸦
146 青春标志
148 数字时代的颠覆

第7章 编码世界
152 描述时间
154 描述形式
156 力与运动
158 数学:奥妙无穷的学科
160 元素周期表
162 定义世界
164 编码地形
166 航海
168 分类学
170 遗传密码
172 遗传
174 遗传密码的应用

第8章 文明密码
178 建筑标志
180 道教神秘主义
182 南亚的神圣符号
184 佛教语言
186 伊斯兰教的图案
188 北国之谜
190 中世纪的视觉布道
192 彩色玻璃窗
194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艺术
196 理性时代
198 维多利亚时代
200 纺织品、地毯和刺绣

第9章 商业编码
204 商业奥秘
206 品牌和商标
208 制作者标记
210 建筑编码
212 货币与防伪
214 你手中的书

0章 人类行为代码
218 肢体语言
220 救生信号
222 体育密语
224 礼仪
226 穿着的含义
228 纹章
230 礼服奥秘
232 破译潜意识
234 梦的语言

1章 视觉符号
238 符号与标志
240 路标
242 跨越交流障碍
244 描述音乐
246 乐谱
248 动物对话
250 外星人

2章 想象的密码
254 现代魔法与误导
256 密码
258 比尔文件密码
260 神秘与想象
262 幻想密码
264 世界末日密码

3章 数字时代
268 台计算机
270 超级计算机
272 与计算机对话
274 爱丽丝、鲍勃和夏娃
276 未来医学
278 密码将带我们去何处

280 术语表
281 索 引
285 致 谢
286 图片致谢

作者介绍


关于作者

保罗·伦德(Paul Lunde)是一位极具天赋的语言学家,多年钻研多国文化史,并译有大量的亚洲史学文献。伦德具备了多样的才华,他曾在石油、军事、出版和电影等多个领域任职、授课和演讲。他出生于美国,在沙特阿拉伯长大,曾在世界的许多地方生活过,近年在西班牙从事对近代全球各国文化的研究。


关于译者

刘建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密码学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编著教材5部,其中3部分获全国普通高校教材一等奖、教育部精品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主持*科研课题20余项。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以及省部级奖励多项。发表论文百余篇。

文摘













序言



《宇宙的低语:探寻未知文明的信号》 书籍简介: 本书并非专注于我们熟知的数字加密技术,而是将读者的目光引向更宏大、更神秘的领域——宇宙深处的交流尝试与文明的痕迹。它带领我们穿越浩瀚的星际空间,进入 SETI(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的核心地带,探讨人类如何尝试解读来自遥远星系的“信号”,以及我们自身在宇宙中发出的“信息”。 第一部分:寂静的深空与人类的渴望 第一章:来自伊甸园的渴望:人类对“他者”的永恒追问 自古以来,人类便仰望星空,试图在群星中找到同伴。本书的开篇将追溯人类文明史上对地外生命的哲学与神学思辨,从古希腊的原子论者到中世纪的天文学家,探讨“我们是孤独的吗?”这一问题如何驱动了科学的进步。我们将深入分析费米悖论的多个维度,不是以数学模型为核心,而是聚焦于“大沉默”带给人类文明的心理冲击与哲学反思。为什么我们尚未发现任何清晰的证据?这究竟是宇宙的稀疏性所致,还是我们自身观察手段的局限? 第二章:电磁波的足迹:从卡尔·萨根到阿雷西博信息 本章详细阐述了人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星际通讯的历史进程。我们将避开晦涩的电子学细节,转而关注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尝试:1960年代初,弗兰克·德雷克如何设计了第一个有针对性的搜寻项目;阿雷西博信息(Arecibo Message)的构成及其背后的文化意图——一个包含人类DNA结构、太阳系图谱和人类形象的“星际名片”。我们探讨了信息编码的艺术:如何用最简洁的数学语言,向一个可能拥有完全不同生物学基础的文明传达“我们在这里”的概念。这里侧重的是信息的内容、象征意义及其引发的伦理讨论,而非加密算法本身。 第三章:聆听的艺术:射电望远镜的恢弘视野 我们将描绘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如中国的“天眼”(FAST)和美国的甚大阵(VLA),它们如何如同巨大的耳朵,捕捉宇宙深处最微弱的电磁回响。本章的重点是信号处理的挑战性——如何从宇宙背景噪声、地球干扰、脉冲星的规律闪烁中,区分出“有目的的”非自然信号。我们讲述那些“差点被错过”的瞬间,以及科学家们对可疑信号(如“Wow!”信号)进行反复验证的严谨过程,强调“科学的怀疑精神”在面对极端可能性时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跨越界限的交流:信息论与文明的印记 第四章:超越二进制:信息熵与文明复杂度的衡量 如果一个外星文明向我们发送信号,我们如何判断它是否是智慧生命的产物?本章探讨了信息论在星际通讯评估中的应用,但侧重于概念而非公式。我们讨论“信息熵”如何用来衡量一个信号序列的随机性与复杂性。一个高度有序、低熵的信号,暗示着设计与目的;而一个高熵的信号,则可能只是自然现象。我们将分析不同文明可能采用的“通用语言”——例如质数序列、圆周率的展开,这些被认为是宇宙共通的数学真理,是构建任何文明交流的基石。 第五章:光学信号的探索:激光脉冲与短暂的闪光 射电波并非唯一的候选者。本章聚焦于“光学 SETI”,即利用高能激光脉冲进行通讯的可能性。我们讨论了为什么激光在某些距离上可能比无线电波更有效(方向性强,功率集中)。书中会描述特定天文现象——如“塔比星”(Tabby's Star)的异常变光——如何一度被怀疑是巨型工程(如戴森球)的产物。这部分着重于分析观测者如何从周期性、非均匀的光度变化中,推导出“人工”的假设,并最终转向自然解释的过程,展现了科学的自我修正机制。 第六章:时间胶囊的建造:主动向外发送的信息 除了被动接收,人类也主动向宇宙发送信息。本章详细考察了“主动 SETI”(METI)的伦理困境。我们审视“地球之声”(The Sounds of Earth)等早期尝试,以及近年来关于是否应该向特定星系发送包含人类历史、艺术和科学知识的强力信号的争论。书中呈现了不同科学界和哲学家的观点交锋:是应该保持沉默以规避未知的风险,还是承担风险也要向宇宙宣告我们的存在?这部分聚焦于“信息的内容构成”以及随之而来的安全与身份认同问题。 第三部分:地球上的回响:我们如何准备好接收? 第七章:解码的挑战:认知边界与文化鸿沟 即使我们接收到了一个清晰的、非自然信号,随之而来的最大挑战将是如何“理解”它。本书深入探讨了跨文化、跨物种的信息解读障碍。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其认知结构、感官输入和逻辑框架可能与人类完全不同。我们如何识别出“语法”?他们的“意图”是什么?本章将援引人类学和语言学的理论,推测在极端缺乏共同参照系的情况下,信息交流的理论极限在哪里。这并非关于破解密文,而是关于“思维模式的对齐”。 第八章:星际伦理学:当信号被确认的那一刻 如果“他们”真的来了,人类社会将如何反应?本书的最后部分转向社会学和未来学,探讨确认地外文明存在可能对全球政治、宗教信仰和人类自我认知带来的颠覆性影响。我们将分析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应对此类“第一接触”情况时已有的、或亟需建立的协议与框架。这包括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全球资源的调配,以及如何以一个统一的“地球代表”身份进行回应。核心讨论在于,这种宇宙尺度的事件将如何重塑我们对“价值”和“生存”的定义。 结语:漫长的对话 本书的结尾总结道,搜寻地外文明并非一个短期项目,而是一场跨越代际的马拉松。我们今天发出的每一个信号,可能要等上数万年才能得到回应。这种漫长的时间跨度,要求我们超越眼前的利益,以一种全新的、对未来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科学探索。宇宙的低语可能非常微弱,但人类倾听的决心,本身就是一种伟大而永恒的信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叫《密码的奥秘(全彩)》,光听名字就觉得引人入胜!我最近刚刚翻了几页,就被它深深吸引了。首先,我得说,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绝对是加分项,全彩印刷的效果非常棒,图片清晰,色彩鲜艳,这对于一本讲解“奥秘”的书来说,至关重要。我之前看过一些关于密码学的书籍,很多都只是枯燥的文字描述,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显然在这方面下了功夫。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视觉冲击感,让那些抽象的概念瞬间变得生动起来。 我还注意到,作者在内容的编排上也非常用心。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从目录和章节的标题来看,它似乎涵盖了从古老的密码系统到现代加密技术的广泛内容。我特别期待看到关于“埃尼格玛机”和“图灵破解密码”的部分,这可以说是密码学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篇章之一了。作者是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这些复杂的原理呢?而且,考虑到是全彩版,我猜测书中一定有不少图示和模型,能够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密码的生成、传输和破解过程。 我猜想,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可能包含着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密码学的发展往往与历史事件、间谍活动、军事博弈紧密相连,这些背后往往隐藏着跌宕起伏的情节。我希望作者能将这些故事穿插其中,让阅读过程充满悬念和乐趣,而不是像枯燥的教科书那样。想象一下,跟随历史的脚步,了解那些决定战争胜负、影响国家命运的秘密通信,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从我接触到的部分来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似乎比较友好,没有使用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像我这样对密码学了解不深的读者,也能轻松上手。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很多时候,好的书籍恰恰在于它能否将复杂的知识化繁为简,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对密码学的基本认知,甚至激发更深入的学习兴趣。 总的来说,我对《密码的奥秘(全彩)》这本书充满了期待。我预计它会是一次视觉与知识的盛宴,不仅能满足我对于密码学的好奇心,更能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我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所有对信息安全、历史故事、以及隐藏在数字世界背后的智慧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将是一份宝贵的礼物。

评分

《密码的奥秘(全彩)》这个书名,让我感觉充满了一种探索未知的吸引力。我平时就喜欢阅读一些关于历史、科学和技术交叉领域的书籍,尤其是那些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的作品。这本书的“全彩”特点,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通常认为,一本好的科普读物,除了内容要严谨,视觉呈现同样重要,尤其是在讲解一些需要图解的概念时。 我对这本书的开篇内容充满了好奇。它会如何切入“密码”这个主题?是会从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开始,还是直接讲解某个经典的密码算法?我个人比较喜欢那种能够先建立起读者兴趣,再逐步深入讲解的方式。比如,先描述一下密码在古代战争、情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引出早期密码的形态,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读者的求知欲。 另外,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有多样化的内容呈现。既然是“全彩”,我希望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片,而是能够有高质量的插画、图表、甚至是历史照片的运用。比如,当讲解一些古典密码时,可以用仿古风格的插画来模拟当时的文字;当讲解现代加密算法时,可以用清晰的流程图和动画示意图来展示其工作原理。这种多元化的视觉语言,能够帮助不同类型的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我还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密码学的广阔领域。它是否仅仅关注历史上的密码,还是也会深入探讨现代密码学,比如公钥密码、量子密码等前沿话题?我希望它能够为我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密码学知识体系,让我了解从古代到现代,密码技术是如何演进的,以及它们在当今社会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尤其是我对网络安全方面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希望书中能有关于这方面的深入解读。 总而言之,从《密码的奥秘(全彩)》这个书名传递出的信息来看,我预感到这将会是一本非常精彩的书籍。它似乎承诺了一种既有深度又有视觉冲击力的阅读体验,我期待它能够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通往密码学神秘世界的大门,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和智慧的闪光。

评分

这本《密码的奥秘(全彩)》吸引我的地方,首先在于它的命名方式——“奥秘”二字,就仿佛在暗示着书中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而“全彩”则预示着它将以一种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来呈现这些秘密。我平时对一些揭秘性质的书籍情有独钟,尤其是一些关于科学原理或历史真相的探讨。我期待这本书能将密码学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知识,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展现在我面前。 我个人非常看重书籍的视觉呈现效果。如果一本关于“奥秘”的书籍,仅仅是用枯燥的文字来堆砌,那么它将大大减弱其吸引力。而“全彩”的标注,让我对这本书的插图、图表以及排版设计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运用大量的彩色插图、示意图,甚至是还原历史场景的图片,来辅助理解那些复杂的密码生成和破解原理。例如,对于一些历史上的密码设备,如“恩尼格玛”密码机,如果能配以精美的三维复原图,那该是多么的震撼! 我对于书中内容是如何组织感到好奇。它是否会从密码学的起源讲起,例如古罗马时期的凯撒密码,然后逐渐过渡到更复杂的现代加密技术?我希望作者能够清晰地梳理出密码学发展的脉络,让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其演变的过程。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一个著名的历史密码被破解的故事,或者现代网络安全中应用到的密码技术。这些具体而生动的例子,往往比纯理论的讲解更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此外,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解答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问。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各种各样的加密技术,但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其原理。这本书是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一下我们手机解锁的指纹识别、人脸识别,以及网络支付中的加密过程?这些技术是如何保证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不被他人窥探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开这些“数字世界”的神秘面纱。 总的来说,《密码的奥秘(全彩)》这本书,仅仅从名字和“全彩”的描述,就已经在我心中种下了浓厚的兴趣。我预测它将是一本既具有视觉吸引力,又饱含知识深度的书籍,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密码学的世界,并从中获得乐趣。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密码的奥秘(全彩)》,瞬间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是一名资深的科技爱好者,平时对信息安全领域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我见过很多关于密码学的书籍,但大多数都偏向学术化,充斥着大量的数学公式和专业术语,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阅读门槛很高。而这本书的“全彩”定位,则让我看到了它试图拉近与普通读者距离的意图,这让我非常期待。 我特别关注的是,这本书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是如何把握的。它是否能够像一个故事一样,将密码学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从古代的简易替换法,到现代的公钥加密体系,这些复杂的概念是如何被串联起来的?我希望书中能够用大量生动的图例来解释那些抽象的算法,比如,一个 RSA 加密的过程,能否通过一个可视化的流程图来呈现?这样,即使我不是数学专家,也能大致理解其核心原理。 另外,我一直对密码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到着迷。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探讨密码学在网络安全、金融支付、乃至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比如,为什么我们在网上购物时,看到地址栏里有一个小锁的标志,就觉得是安全的?这个“锁”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工作的?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这方面的解答,让我对我们所处的数字世界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我还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感到好奇。密码学的发展往往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紧密相连,比如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密码战。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著名的密码学家,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用智慧改写局势的?我期望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能是一本充满人文色彩的读物,让我了解密码背后的故事和人物。 总的来说,《密码的奥秘(全彩)》这本书,从名字到宣传,都给我一种“触手可及”的感觉。我希望它能成功地将深奥的密码学知识,以一种既严谨又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也能从中获益,并且对这个充满魅力的领域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评分

这本《密码的奥秘(全彩)》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纸张质量和印刷色彩真的没得说!我平时买书比较注重这方面,很多书虽然内容好,但纸张泛黄或者印刷模糊,看久了眼睛会很不舒服。但这本书,光是翻阅一下,就能感受到它的精良制作。每张彩图都栩栩如生,色彩饱满,这对于理解一些需要图解的原理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我觉得,一本好的科普书,视觉呈现和内容同等重要,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完全符合“全彩”的承诺。 我比较好奇的是,这本书是如何处理不同难度知识点的?我是那种喜欢循序渐进学习的人,如果一开始就抛出太复杂的概念,很容易就放弃了。从书名来看,它涵盖了“奥秘”,这意味着它应该会触及到一些比较深入的理论。我希望作者能够巧妙地安排章节顺序,先从基础讲起,然后逐渐深入,让读者能够一步步地理解密码学的演变和发展。比如,从早期的凯撒密码,到如今的RSA加密,中间经历了多少重要的里程碑?这本书是否能清晰地梳理出这个脉络? 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解答我的一些困惑。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加密技术,比如银行转账、网络购物时的HTTPS,它们背后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又是如何保证我们的信息不被窃取的?这本书是否有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能够明白这些“看不见”的保护是如何运作的?另外,关于一些著名的密码破译事件,比如二战时期的“恩尼格玛”,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破译的过程和其中的智慧?我一直对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非常感兴趣。 这本书的读者定位似乎比较广泛,它既可能吸引对密码学有浓厚兴趣的专业人士,也可能触动普通大众的好奇心。我本人就属于后者,对密码学只有零星的了解,但一直很想深入了解。如果这本书能够用更通俗、更具象化的方式来讲解,比如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或者生动有趣的比喻,那么它将非常有价值。我希望它能让我感受到密码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总而言之,我个人对《密码的奥秘(全彩)》这本书的期待值很高。从它的名字和初步的印象来看,它是一本集美观、内容和易读性于一体的书籍。我希望它能成为我打开密码学大门的一把钥匙,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这个充满智慧和挑战的领域,并且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知识和乐趣的双重满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