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民政30年
定价:98.00元
作者:李学举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5087230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38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民政系统以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各个阶段中心任务发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把民政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中去谋划,把民政工作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去部署,把民政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总体布局中去推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民政事业广阔的发展道路。
民政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沿革中,民政的一些基本职能及其主体业务一直延续至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民政工作。 在30年的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顺应深化改革新形势、新要求,在实践中继承,在继承中探索,在探索中开拓,不断争创传统工作新优势,使传统的民政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形成了富于时代气息的工作新格局,实现了职能的新拓展和作用的新发挥。文章展示了传统民政工作顺应形势变化赋予的新内涵,各项民政工作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取得的新变化,民政部门在改革开放中勇于开拓进取的新作为,民政工作核心职能在服务大局中的新拓展和新加强。
目录
总论
篇 救灾减灾
章 灾害概述
第2章 灾害信息管理
第3章 救灾准备
第4章 灾害救助
第5章 综合减灾
第6章 救灾捐赠
第2篇 城乡社会救助
第7章 重大灾害救助
第8章 城市居民低生活保障
第9章 农村低生活保障
0章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1章 城乡医疗救助
第3篇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章 村民自治
3章 城市居民自治
4章 城市社区建设
5章 农村社区建设
第4篇 社会组织管理
6章 社团管理
7章 基金会管理
8章 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
9章 涉外民间组织
第5篇 拥军优抚安置
第20章 优待抚恤
第21章 烈士褒扬
第22章 优抚事业单位管理
第23章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管理
第24章 退役士兵和复员干部接收安置
第6篇 社会福利
第25章 工作
第26章 双拥工作
第27章 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
第28章 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
第29章 儿童福利事业
第30章 慈善事业
第31章 经常性社会捐助
第7篇 福利彩票
第32章 福利彩票发行管理
第8篇 社会事务
第33章 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
第34章 婚姻管理
第35章 殡葬管理
第36章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第37章 儿童收养
第38章 儿童涉外收养
第9篇 行政区划与地名管理
第39章 行政区划
第40章 地名管理
第41章 勘界
0篇 社会工作与志愿者服务管理
第42章 行政区域界线管理
第43章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第44章 民政相关志愿者的组织和管理
1篇 政务公开与法制建没
第45章 政务公开
第46章 民政法制建设
2篇 民政外事与涉港澳台工作
第47章 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48章 印支难民的接收与安置
第49章 涉港澳台工作
3篇 民政事业的发展与规范化
第50章 民政各项业务经费和专项资金的筹集与使用
第5l章 民政理论建设和理论创新
第52章 民政教育培训
第53章 民政科技和标准化工作
第54章 民政技能人才队伍职业化建设
第55章 民政信息化建设
4篇 机关建设
第56章 直属机关党的建设
第57章 倡廉建设
第58章 干部队伍建设
5篇 事业蝴社团发展
第59章 离退休干部服务和管理工作
第60章 机关后勤服务
第61章 民政科研教育事业
第62章 民政管理事业
第63章 民政宣传事业
第64章 民政部部属社团
附录
附录一 全国老龄机构概况
附录二 改革开放30年的重要统计
附录三 民政部30年大事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的期待值并不高,觉得这类总结性的官方著作难免会流于表面化和套话连篇。然而,《民政30年》在某些核心议题上的挖掘深度,却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成就,而是着重剖析了体制在应对社会快速转型期所产生的“摩擦力”。比如,书中对“社会工作专业化”引入与传统救助模式冲突的论述,就非常精彩地展示了新旧观念交替时的内在张力。作者似乎没有回避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阵痛和反思,这使得整本书的论述更具说服力和历史的厚度。阅读它,就像是拿到了一份关于社会稳定器的内部说明书,能够清晰地看到支撑社会正常运转的那些看不见的、但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如何一步步搭建起来的。对于希望理解当代中国社会韧性来源的读者,这本书提供的视角是不可替代的。
评分这本书散发出的那种沉甸甸的历史使命感是扑面而来的。读起来,我仿佛能感受到无数基层工作者在历史转折点上默默耕耘的艰辛与不易。作者的笔触虽然是学术性的,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是无法被冰冷的文字所掩盖的。我特别欣赏它对不同地域、不同群体差异性的关注。例如,书中对比了沿海发达地区与内陆欠发达地区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上的不同路径和挑战,揭示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对民政工作提出的独特难题。这种细致入微的对比分析,使得读者不会对“民政”工作产生一种刻板的、统一的印象,而是能更深刻地理解其复杂性和因地制宜的必要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强迫我们跳出宏观叙事,去正视社会治理在具体执行层面所面临的无数细枝末节的考验。
评分我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对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个人兴趣驱动,原本期望能读到一些比较轻松的社会观察或个人轶事,但《民政30年》给我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它更像是一部官方的、系统性的编年史,结构组织得异常清晰,每一部分都像是精确切割的模块,严格按照时间线和职能划分进行阐述。这种结构上的严谨性,固然保证了内容的完整性,但也使得阅读过程略显单调和枯燥,缺乏那种引人入胜的故事性。书中对流程的描述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比如某个审批制度的设立、某个救助标准的制定,这些内容对于理解行政效率固然重要,但如果能穿插更多一线工作者的口述历史或者生动的案例,或许能更好地平衡学术的深度和阅读的趣味性。总而言之,它是一部非常“硬核”的专业读物,更适合作为研究资料来查阅,而不是作为放松时的休闲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怎么说呢,就像是进行了一次漫长的、需要高度专注力的学术考察。它的文字密度非常高,每一个章节都充满了严谨的论证和详实的资料支撑,丝毫没有那种为了迎合大众阅读习惯而进行的简化或煽情处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敏感或争议性议题时所展现出的冷静和客观。举个例子,书中对于特定时期慈善事业发展模式转型的论述,就清晰地梳理了其内在驱动力和外部环境影响,引用了大量官方统计数据和内部报告,使得整个论证过程无懈可击。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完全消化其中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逻辑链条,但对于那些对公共管理、社会学研究感兴趣的人士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宝库。它不是一本可以用来消遣的书,更像是一本案头必备的参考资料,随时可以从中提取出精准的历史事实和成熟的理论框架。那种求真务实的态度,是很多同类题材作品所欠缺的。
评分《民政30年》这本书的厚重感和其中蕴含的时代变迁,着实让人感到震撼。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本书的,起初只是出于对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好奇,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它远非一本简单的历史回顾录。书中的叙事风格非常扎实,仿佛带着我亲身走过了那三十年间的社会脉络变迁。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基层治理和社区服务体系构建的部分,作者似乎有着非常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捕捉到政策制定背后的复杂考量以及实际推行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现实阻力。比如,书中对特定年份福利政策调整的分析,不仅仅罗列了数据和文件,更深入探讨了政策如何影响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那种细腻的笔触,让抽象的“民政工作”变得有血有肉。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社会保障体系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不再是停留在表面的概念层面,而是看到了其深层的结构和运行逻辑。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多维度的视角,让人得以从宏观政策制定到微观执行实践的全景图进行审视,非常值得那些希望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读者去细细品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