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红楼寻梦 水西庄
定价:52.0元
作者:韩吉辰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302399964
字数:259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从清代三大私家园林之一水西庄,
勾勒红楼大观园一处处良辰美景、一幕幕悲欢离合
作者潜心研究二十余载,一手史料真实还原
内容提要
中华名园天津水西庄,它不是一座普通的私家花园,而是一座具有丰富文化内涵﹑记载着历史风云的古典私家园林。作者经过二十余年潜心研究,发现曾经的水西庄其风物人文与《红楼梦》大观园中的人物景致有着种种内在关联,并由此推断水西庄很有可能是《红楼梦》大观园的重要原型之一。本书抽丝剥茧,力图从《红楼梦》及文史资料中,寻觅当年名园——水西庄。
目录
作者介绍
韩吉辰,男,汉族,1942年生,北京市人。曾任天津市红桥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高级职称。已发表科普作品和文史作品300余万字,现为天津水西庄研究中心主任、天津红楼梦学会理事、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二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水西庄课题的研究,研究成果获得陈立夫先生、周汝昌先生、金庸先生等名家关注和支持。
文摘
水西庄的一次游园
这是乾隆十二年秋冬之交的事情。这年,运河名园水西庄又进行了一次扩建,在水西庄的西边建立一个新的园林,叫做“小水西”。园内环境幽雅,树木繁茂,鸟语花香,房屋建筑非常精致,十分适合居住。水西庄在卫河(南运河)之畔,从“外河”利用桥闸,引来晶帘般潺潺运河水。为了庆祝新园的建立,在十一月十一日举行了一次游园诗会。号称“运河庄”的水西庄是一座很有特色的私家园林,面积巨大,景色宜人,集观赏和居住为一体,主人是巨商查日乾、查为仁父子。既然水西庄如此巨大,为什么还要再建一座小水西呢?
原来这年天津官府专门来人告之:明年乾隆皇帝带着皇后要进行东巡,路过天津。需要准备一个驻跸之地,众人研究以后一致认为运河之畔的水西庄为合适。皇帝、皇后驻跸水西庄当然是天大的喜事了,要知道水西庄只是一个盐商的私家花园啊。可是驻跸以后官家必然管制起来,作为皇帝行宫的水西庄就不能自由居住和游览了。因此查日乾、查为仁父子在紧张修葺水西庄之后,又在水西庄周围建筑了居住的小园林。
风景如画的水西庄经常举行文人的各种游园,这次意义不同,因为马上皇帝、皇后要来驻跸,水西庄即将管制,不能继续客居,众人心情复杂。年过半百的査为仁令公子善长吟诗纪念,公子善长今年才十八岁,非常聪敏。四面观望,心中略一思索,挥笔成就诗篇。诗曰:家大人水西庄筑成,命赋敬步原韵二首其一为:小圃仍依卫水西,趋庭此日快存栖。风来叶里秋声细,影落亭前夕照低。三月桃花流曲岸,一行衰柳荫长堤。清于幽数平泉古,险韵时邀过客题。……
看到这里,细心的读者会觉察:这个情景——似乎十分熟悉啊!是的,是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贾政带领公子宝玉游览大观园:
……宝玉听了,一溜烟就出园来。方转过弯,顶头贾政引众客来了,躲之不及,只得一边站了。贾政近日因闻得塾掌称赞宝玉专能对对联,虽不喜读书,偏倒有些歪才情似的,今日偶然撞见这机会,便命他跟来。宝玉只得随往,尚不知何意。
有什么相似之处呢?是场景相似,都是父子在游览一座巨大的私家园林;第二是时间相似,都是在“皇室活动”(元妃省亲)的前一年;第三有意思,是大观园个景点“沁芳”的重要题匾对联是“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宝玉题写),与大公子查善长游园的诗句“三月桃花流曲岸,一行衰柳荫长堤。”极其相似,意境完全相同不说,大公子查善长原句中的“堤、岸、花、柳、一、三”这些关键词都给与了保留。至于游览的季节,由秋冬之交改变为春夏之交。
每当笔者看到这个史料时,都会掩卷细细思索,为什么呢?原来运河名园水西庄似乎与《红楼梦》的大观园有着不解之缘。比如水西庄中有一个景点名叫“藕香榭”与大观园的景点“藕香榭”名称居然完全一致,脂批“轩名可思”,又陆续发现一些景点名称的相近,表明水西庄与大观园的确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还有“曹雪芹避难水西庄”的口碑史料以及“曹雪芹著书黄叶村”(与水西庄不远处的西沽又名黄叶村)的诗句,再与这次水西庄游园题咏联系来看,难道其中有着什么惊人的秘密吗?这天水西庄众多女诗人也举行了“小水西”诗会,这似乎与《红楼梦》中有关情节也有关系,我们在正文中还将提到。
如果这不是什么巧合,也不是什么简单的比附,那可就有意思极了,原来《红楼梦》这部巨著不是作者曹雪芹本人简单的回忆,更不是作者家族的什么自传,你想啊,作者曹雪芹少年时绝没有机会随父亲游览这么一座巨大的私家花园(他的父亲被雍正皇帝罢官抄家后一蹶不振)。难道大观园是以运河水西庄作为基本原型的吗?“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追踪蹑迹”就是以水西庄这次父子游园作为部分素材的吗?难道少年曹雪芹隐姓埋名在水西庄这里生活过吗?那么他当时以什么身份、什么名字出现呢?他亲眼目睹过“元妃省亲”这样盛大的皇室活动吗?这一系列的巨大问号强烈吸引着我们,试图寻找其中的答案,在这部著作中将逐步进行探索解答,现在我们先从运河名园水西庄谈起。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古朴而又不失典雅的气息,深红色的底色,搭配着烫金的“正版”二字,以及“红楼寻梦”四个行楷字体,瞬间就能勾起我对古典名著的无限遐想。我尤其喜欢那“水西庄”三个字,笔触灵动,仿佛能听到古人在此吟诗作赋的雅致之声。封底的“9787302399964”和“韩吉辰”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相当不错,厚实而有质感,翻阅时没有廉价感,这对于一本以“寻梦”为主题的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一直对《红楼梦》有着特别的情感,它所描绘的那个繁华而又注定衰败的贾府,那些鲜活而又悲情的女性形象,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那种似曾相识又充满新意的感觉,让我毫不犹豫地将它收入囊中。这本书是否能带领我重温那段梦幻般的时光,重新理解那些经典的人物,我拭目以待。
评分翻开书页,最先吸引我的是那细腻而富有诗意的文字。作者在字里行间仿佛注入了一种特殊的魔力,让那些熟悉的场景和人物再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眼前。我能感受到作者对《红楼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他没有仅仅是重复前人的论述,而是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和解读。每当读到某个情节,我都会忍不住停下来,细细品味作者的文字,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哲思。他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尤其精妙,那些微妙的情绪变化,那些难以言说的内心挣扎,都被他描绘得入木三分。我仿佛能听到林黛玉的低语,看到薛宝钗的端庄,感受到王熙凤的泼辣。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红楼梦》的解读,更像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书中的人物一同经历喜怒哀乐。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惊喜,是它在传统解读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非常新颖和大胆的观点。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发掘出了那些被忽视的细节,并将它们巧妙地串联起来,构成了一幅全新的图景。他对某些情节的处理,甚至是对某些人物命运的推测,都让我耳目一新,甚至有些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我不得不承认,在阅读过程中,我多次被作者的洞察力所折服。他能够从一个极其微小的线索中,推导出惊人的结论,这种能力实在令人赞叹。这让我意识到,《红楼梦》这部巨著,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丰富和复杂,它隐藏着无数待人挖掘的宝藏。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激发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去探索那些未知的领域。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漫长的寻梦之旅。作者的笔触是那样温柔而有力,引领着我穿梭于大观园的亭台楼阁之间,与那些才情横溢的女子们共舞。我被作者对于诗词曲赋的解读所吸引,他能够从字面意义之外,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含义,让那些优美的文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他对于人物关系的分析也十分到位,将那些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理得清晰明了。我仿佛能够看到,在那个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一群才华横溢的女性,是如何在短暂的青春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又如何在一场盛大的幻灭中,走向各自的悲剧。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梦”的意义,它不仅仅是虚幻的泡影,更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思和超越。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既有文人墨客的雅致,又不失现代读者的亲切感。作者在遣词造句上颇费心思,每一个词语都恰到好处,每一个句子都富有韵律。我喜欢他时不时穿插其中的一些比喻和类比,让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而且,作者的叙述方式也很有吸引力,他不会枯燥地罗列事实,而是将它们融入到一种引人入胜的故事之中。我常常会因为一句精彩的论述而感到拍案叫绝,也会因为一段感人的描写而潸然泪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术性的读物,更是一本能够触动人心的文学作品。它让我对《红楼梦》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中国古典文学有了更深的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