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钟掌故 9787559612472 "卢迎红 卢嘉兵"-RT

古钟掌故 9787559612472 "卢迎红 卢嘉兵"-R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卢迎红 卢嘉兵"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文化
  • 民俗
  • 古籍
  • 地方志
  • 钟表
  • 传统工艺
  • 卢迎红
  • 卢嘉兵
  • 收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卷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559612472
商品编码:29756635240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古钟掌故

定价:68.00元

作者:'卢迎红 卢嘉兵'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596124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 古钟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钟在中国古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

2. 本书收录了近20钟古钟,这些古钟的名字多为世人所熟悉,但是古钟背后的趣闻轶事人们却知之甚少。本书从多个角度研究了这些古钟,不仅包括铸造工艺、铭文、花纹、体量等基本信息,更包括记录在历史上的掌故;

3.本书特请吕敬人工作室为本书进行整体设计,图书美观、大方。文中配有古钟的细部图片,文后特意制作精美的古钟线图,图文并茂,大大增加了可读性。

'

内容提要


'本书所研究的古钟包括永乐大钟、西周编钟、曾侯乙编钟、宝室寺铜钟、魏忠贤铜钟、摩诃庵钟等,这些古钟不仅造型精美,更蕴含了中国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一口钟的兴衰,可以反映出铸钟人的成败,也可以反映出一个朝代的变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钟作为礼乐重器,是研究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关于古钟的故事,也是从侧面了解历史的工具。

本书以钟、镈、铃等器物为对象,挖掘这些文物背后的传说和故事,从形制、花纹、铭文等方面对这些文物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文中重点探讨的古钟均配有器物说明和线图,展现古钟之美。

'

目录


'001 钟王

011 永乐大钟三迁记

020 “摇篮”时期的钟铃

027 缺少商音的编钟

032 先祖受天命 铭记秦公镈

038 击鼓鸣金琐谈

043 一钟双音与曾侯乙编钟

052 宝室钟声千年韵

057 紫宸御历景云钟

064 风铃史话

069 阁院飞狐

075 漏尽钟鸣 节度时间

082 蒲牢

092 弘治道钟的天象玄机

100 嘉靖时重铸保明寺钟

108 问钟取道摩诃庵

115 李太后隆庆造钟

124 魏忠贤铸歪钟

130 两段敲钟偈 一鸣度众生

139 乾隆朝钟

146 分钟寺的传说

149 欧洲钟琴

'

作者介绍


' 卢迎红,现任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馆长,曾任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馆长、北京正阳门管理处主任;副研究馆员,多年从事北京史地研究。曾主编《北京辽金史迹图志》、《北京辽金文物研究》、《帝都之门》、《北京正阳门》、《古韵钟声》、《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藏古钟拓片集》等等。

卢嘉兵,现任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馆长,曾任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副馆长,书记。副研究馆员。多年从事考古、博物馆学的研究。曾主编《古韵钟声》、《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藏古钟拓片集》等等。

'

文摘


序言



古钟的低语:凝固的历史回响 时间的痕迹,常常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被铭刻。它们藏于古老的建筑,镌刻在斑驳的石碑,弥漫在流传的故事里。而在无数承载着岁月重量的器物中,古钟,无疑是最为独特而深沉的见证者。它们以金属的洪亮与悠扬,跨越时空,将历史的片段、生命的悲欢、时代的变迁,低语诉说。 《古钟掌故》并非一本简单的器物图录,它是一次穿越时光的旅行,一场与古老灵魂的对话。本书将目光聚焦于那些历经风雨、沉默屹立的古老钟体,探寻它们身上凝固的不仅仅是金属的冰冷,更是鲜活的、滚烫的过往。从皇家宫廷的巍峨大钟,到乡野村落的报时钟,再到寺庙梵宇的晨钟暮鼓,每一口古钟都如同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者,承载着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记忆。 一、铸造的艺术与时代的印记 古钟的诞生,本身就是一项集工艺、艺术与信仰于一体的宏大工程。本书将深入探究古钟的铸造技艺,从早期粗犷的陶范法,到唐宋时期更为精湛的失蜡法,乃至明清时期日臻完善的铜锡合金配比,细致描绘古代工匠如何凭借智慧与汗水,将冰冷的金属塑造成可以发出神圣乐音的艺术品。 每一次成功的铸造,都凝聚着一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和审美情趣。钟体上的纹饰,绝非简单的装饰。它们或是繁复的龙纹、凤纹,象征着皇权与祥瑞;或是庄严的佛陀、菩萨,寄托着人们对神灵的虔诚;抑或是铭刻着工匠的名字、铸造的年代、用途的说明,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献。本书将引导读者仔细品味这些纹饰背后的含义,理解它们如何折射出不同朝代的政治氛围、社会风貌和宗教信仰。 例如,唐代大钟的雄浑大气,透露出盛世的自信与包容;宋代钟的精巧细腻,反映了文人雅士的审美趣味;明清时期钟的规制严谨,则体现了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通过对钟体铸造工艺和纹饰风格的剖析,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时代的缩影,感受历史的脉搏。 二、历史的洪流与钟声的回响 古钟并非静止的摆设,它们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功能,并参与了历史的进程。本书将追溯不同古钟的命运轨迹,讲述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的跌宕起伏。 那些矗立在宫廷的巨钟,它们敲响的不仅仅是时间,更是皇家的威仪。它们在重大庆典中奏响庄严的乐章,在国家危难时刻发出警示的钟声,见证了王朝的兴衰更迭。那些寺庙的钟,更是与宗教活动息息相关。晨钟暮鼓,是僧侣修行生活的序曲与尾声,也是唤醒世人、警示迷途的号角。它们的回响,渗透在无数信徒的心灵深处,承载着他们的祈愿与忏悔。 更令人动容的是,许多古钟还与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连。它们或许曾在战乱中被熔毁,又在和平时期被重铸;它们或许曾被遗弃在荒野,又在机缘巧合下重见天日;它们甚至可能经历了被盗、被毁、被迁移的命运。本书将搜集整理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将冰冷的钟体赋予生命的温度,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真实与残酷,以及人类在面对变迁时的坚韧与传承。 例如,一件饱经战火洗礼的古钟,其表面留下的累累伤痕,本身就是一段荡气回肠的战争史诗。而一件曾被用于祈雨的古钟,则能勾勒出古代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沟通的渴望。这些故事,将使读者深刻体会到,古钟绝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存在,它们是历史的载体,是文化的符号,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三、钟声的文化意蕴与精神寄托 古钟的声音,具有超越语言的感染力。它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关于生命、时间、命运的思考。本书将深入探讨古钟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意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钟”与“终”谐音,故有“万物终始”之说。古钟的敲击,象征着生命的开始与结束,也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轮回。因此,它常被赋予辟邪、镇宅、祈福等象征意义。在许多节日庆典和重要场合,敲钟成为一种仪式,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盼。 除了象征意义,古钟的钟声本身也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不同的钟体、不同的敲击方式,会发出截然不同的音响效果。从低沉浑厚的浑钟,到清脆悠扬的编钟,每一种声音都有其独特的韵味。本书将尝试描述和解析这些钟声的特点,让读者在文字中也能感受到钟声的魅力。 更重要的是,古钟承载着人们的精神寄托。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将对祖先的敬仰、对神明的信仰、对生活的祈愿,都倾注在这些金属的生命体之上。当钟声响起,它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震动,更是心灵的共鸣。本书将通过大量的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展现古钟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揭示它们如何成为维系民族情感、传承文化精神的纽带。 四、保护与传承:古钟的未来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古老的器物面临着被遗忘甚至被损毁的危机。古钟,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迫切。本书将关注当前古钟保护的现状,分析面临的挑战,并探讨未来可行的保护与利用之路。 从博物馆的精心收藏,到古建筑的修复性保护,再到利用现代科技对古钟进行数字化记录与研究,保护古钟的方式多种多样。本书将介绍一些成功的保护案例,分享相关专家学者的经验,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宏观视角。 同时,本书也倡导一种更深层次的保护——精神层面的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古钟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将古钟的故事和精神融入现代生活,让古钟的低语,在新的时代继续回响。 《古钟掌故》旨在唤醒我们对身边那些被忽视的、沉睡的记忆的关注。它邀请读者放慢脚步,倾听那些古老钟体发出的低语,从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体味生命的意义,传承文明的薪火。这是一本关于金属,关于声音,更关于时间与精神的书。翻开它,您将与那些凝固了历史回响的古钟,进行一场深刻而难忘的对话。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看到《古钟掌故》这个书名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的是那些庄严而神秘的古老建筑,以及在这些建筑中静默了几个世纪的巨型钟。我一直对那些承载着厚重历史和精湛工艺的物件充满好奇,而古钟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本书的名字给我一种强烈的预感,它将带我进入一个充满故事的世界,一个关于时间和记忆的世界。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呈现出各种各样令人惊叹的古钟,从它们的设计风格到制作工艺,再到它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我希望能够从中了解到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或许,书中会讲述某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古钟,它的出现曾经改变了什么,或者它的消失又留下了怎样的遗憾。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满足我对历史的好奇心,也能让我感受到人类在工艺和艺术上的非凡创造力,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探索,也是一次对过往文明的致敬。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事物怀有特殊的情感,它们仿佛拥有自己的灵魂,能够与我们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古钟掌故》这个书名,立刻就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历史和工艺的迷恋。我虽然还未开始阅读,但已经能想象到书中会是怎样一番景象:那些精巧绝伦的古钟,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它们不仅仅是报时的工具,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载体。我很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比如某个名贵的古钟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它又被哪些重要的人物所拥有,经历过怎样的命运?这些细节的挖掘,往往能让一本关于“物”的书,变得格外有“人情味”。我期待这本书能带给我知识的启迪,更期待它能让我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厚度,以及人类在工艺上的智慧与追求。这是一种宁静的享受,也是对过去美好事物的致敬。

评分

读到《古钟掌故》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那种沉甸甸的历史感扑面而来。书名本身就充满了神秘与厚重,我仿佛能听到古老钟声的回响,感受到岁月在青铜上的刻痕。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前言,就足以让我对它充满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等待着我去探索那些被时间尘封的故事。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将那些冰冷的古物,赋予鲜活的生命,讲述它们背后跌宕起伏的往事。是怎样的匠心,才能让这些古老的物件,在纸页间重新奏响它们曾经的辉煌?我期待着在书中,能够遇见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珍宝,了解它们的前世今生,感受它们所承载的文化与智慧。这感觉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寻宝之旅,而这本书,就是那张藏宝图,指引着我去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秘密。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其中,让那些古老的故事,在我的脑海中一一展开。

评分

这本书让我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陈列着无数精美古董的博物馆,每一件展品都散发着独特的光芒,等待着被细细品味。我特别喜欢这种专注于某个领域,并将其深入挖掘的作品,因为它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我猜想,《古钟掌故》这本书一定蕴含着作者多年来对钟表文化的深厚情感和专业知识。我尤其对那些关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古钟的介绍充满兴趣,它们的设计、材质、工艺,甚至是它们所处的历史背景,都可能隐藏着引人入胜的故事。想象一下,聆听一段关于古老报时钟的故事,它如何在某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敲响,见证了怎样的风云变幻?或者,了解一个家族传承下来的古钟,它又承载了多少代人的记忆与情感?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迷人。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我领略古钟的艺术魅力,更希望从中学习到关于时间、历史与人文的深刻思考,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就像是即将打开一份尘封已久的信件,里面写满了过去的故事和情感。书名《古钟掌故》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历史感,让我联想到那些悠扬而庄重的钟声,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将我们带回到遥远的年代。我期待在书中能够看到关于古钟的精美图片,以及作者对它们背后故事的细致描绘。或许,书中会讲述一些关于著名古钟的传奇经历,或者介绍一些稀有古钟的独特之处,这些都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我喜欢这种能够深入一个特定领域,并将其讲得生动有趣的作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了解到更多关于钟表文化的知识,也希望它能引发我对时间、历史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些思考。这是一种慢下来的阅读体验,是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寻找一份宁静与深邃的沉思。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