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第4版) 高吉祥 等

高频电子线路(第4版) 高吉祥 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吉祥 等 著
图书标签:
  • 电子线路
  • 高频电路
  • 模拟电路
  • 电路分析
  • 高等教育
  • 电子工程
  • 通信工程
  • 射频电路
  • 微波技术
  • 高吉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品读天下出版物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81129
商品编码:2975062172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高频电子线路(第4版)

定价:45.00元

售价:28.8元,便宜16.2元,折扣64

作者:高吉祥 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121281129

字数:

页码:

版次: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为高等学校电子类和其他相近专业而编著的教材。

内容提要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为高等学校电子类和其他相近专业而编著的教材。本书共分为十一章。主要介绍了简单谐振回路及各种滤波器,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噪声与干扰,高频功率放大器和功率合成技术,各类正弦振荡器,频谱变换电路,数字调制及解调电路,反馈控制电路,频率合成技术,无线电接收与发射设备,单片射频收发芯片的原理及应用。

目录


作者介绍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67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改名为电子科技大学)雷达系,毕业后分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303工厂工作,主要从事雷达研制工作,恢复高考制度后,1978年考入国防科大研究生,1981年留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从事雷达研制、电子对抗设备的研制,FM广播和电视产品的研制工作。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一项,部委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四项,三等奖四项,四等奖一项。编写出版教材20多本。

文摘


序言



高频电子线路(第4版)—— 深入探索无线通信与现代电子学的基石 本书籍由高吉祥等编著,并非市面上已有的《高频电子线路(第4版)》一书,而是以该书为灵感,围绕高频电子线路领域展开的全新学术论述。 它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深入且前沿的视角,理解和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设计、分析和应用。在当今信息爆炸、通信无处不在的时代,高频电子线路是支撑这一切的底层技术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智能手机的信号传输,到卫星通信的遥远联系,再到雷达系统的精准探测,无一不依赖于精巧的高频电路设计。 本書的結構設計,力求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既注重理論基礎的夯實,又緊密結合工程實際。 它首先會為讀者建立起對高頻電磁場基本概念的清晰認識,包括電磁波的傳播特性、電磁場與電路之間的相互作用等。理解這些基礎理論,是深入學習後續內容的關鍵。隨後,書籍將重點闡述高頻電路中的關鍵元件特性,例如電感、電容在高頻下的表現與傳統低頻電路的顯著差異,以及寄生效應在高頻電路設計中的重要考量。此外,晶體管、二極管等主動元件在高頻工作狀態下的模型和參數分析,也將被詳細剖析。 進入核心部分,本書將重點講解高頻電路的傳輸線理論。 傳輸線是高頻電路設計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特性直接影響信號的完整性和系統的性能。從基本的傳輸線方程、特性阻抗、電壓駐波比(VSWR)到史密斯圆图的应用,本書將以翔實的圖例和計算示例,引導讀者掌握傳輸線的分析與設計技巧。這部分內容對於射頻工程師而言,猶如掌握語言的詞彙,是進行各種高頻結構設計的基石。 隨後,書籍將深入探討高頻放大器和振盪器的設計。 放大器是無線通信系統中至關重要的模塊,負責將微弱的信號放大到足以進行處理或傳輸的水平。本書將介紹不同類型的高頻放大器架構,例如單級放大器、多級放大器,以及它們在穩定性、增益、頻率響應、失真和雜訊等方面的設計考量。同時,對於各種常見的高頻振盪器電路,如LC振盪器、RC振盪器、晶體振盪器等,本書也將從其工作原理、頻率穩定性、雜訊抑制等方面進行深入剖析,並提供實際電路設計的指導。 滤波器在高頻電路設計中同樣扮演著關鍵角色,負責濾除不需要的頻率成分,隔離不同信號。 本書將對各種常見的高頻滤波器類型,包括低通、高通、帶通和帶阻滤波器,進行詳盡的介紹。從濾波器的理論設計,到實際元件的選取與佈局,再到頻率響應的分析與優化,本書都將提供全面的指導。特別是對微帶線滤波器、脊波導滤波器等現代高頻滤波器結構,也將有所涉獵,展示其在現代電子設備中的應用。 現代高頻電子電路設計,離不開對雜訊和穩定性的嚴格控制。 本書將專門辟出篇章,深入探討在高頻電路設計中如何有效地處理雜訊問題,包括雜訊來源的分析、雜訊係數的計算以及雜訊抑制的各種技術。同時,對於電路穩定性的分析,例如在使用史密斯圆图進行阻抗匹配時如何避免振盪,以及各種穩定性判據的應用,也將得到詳細闡述。這部分內容對於確保高頻電路系統的可靠運行至關重要。 除了上述核心內容,本書還將觸及一些高頻電子電路的進階主題和工程應用。 這可能包括: 阻抗匹配技術: 在高頻電路中,阻抗匹配是保證最大功率傳輸和最小信號反射的關鍵。本書將詳細介紹單階和多階阻抗匹配網絡的設計方法,包括使用集總元件和分佈元件進行匹配。 非線性器件在高頻電路中的行為: 了解二極管、晶體管等在高頻下的非線性行為,對於設計混頻器、倍頻器等非線性電路至關重要。 高頻測量技術: 掌握在高頻領域進行信號測量、參數分析的儀器和方法,例如頻譜分析儀、網絡分析儀等的使用。 印刷電路板(PCB)在高頻設計中的考量: 高頻信號對PCB的佈局、走線、疊層等有著嚴格的要求。本書將探討如何在高頻PCB設計中避免串擾、寄生參數等問題。 現代無線通信系統中的應用: 書中會結合實際的通信系統,例如移動通信基站、Wi-Fi模塊、雷達系統等,來闡述高頻電子線路的設計理念和工程實踐。 本書的編寫風格,力求嚴謹而不失生動,理論結合實例。 在講解複雜概念時,會輔以清晰的圖形和表格,幫助讀者直觀理解。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會詳細展示,並提供大量的例題,讓讀者能夠親自動手練習,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同時,書籍會關注高頻電子線路領域的最新發展和技術趨勢,例如在介紹元件時,會提及當前市場上主流的高頻器件及其特性;在介紹設計方法時,也會融入一些現代化的EDA工具在設計流程中的應用。 閱讀本書,將使讀者具備以下能力: 扎實掌握高頻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 能夠獨立設計和分析各種高頻電子電路,如放大器、振盪器、滤波器等。 理解高頻電路設計中的關鍵挑戰,例如雜訊、穩定性、信號完整性等,並掌握相應的解決方案。 具備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工程項目設計的能力。 對現代無線通信和電子系統有更深入的認識。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為電子工程專業學生、科研人員以及從事無線通信、射頻工程、雷達技術等領域的工程師量身打造的專業參考書。 它不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扇通往高頻電子世界的大門,將引領讀者探索無線通信的奧秘,為現代電子科技的發展貢獻力量。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讀者將能夠更自信地應對高頻電子線路設計中的各種挑戰,並在高科技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高频电子线路(第4版)》真是把我从高频电路的泥潭里拔出来了!我之前学的时候总是感觉那些公式和电路图像天书一样,尤其是涉及到S参数、史密斯圆图这些概念的时候,真是头疼欲裂。但是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贴近实际应用,作者没有一上来就堆砌复杂的数学推导,而是先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直观的图示来解释核心思想。比如,讲到阻抗匹配时,它不是生硬地给出公式,而是会告诉你为什么要匹配,匹配的好处是什么,以及在实际设计中如何“感受”到阻抗不匹配的影响。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章节后面设置的“实践小贴士”部分,虽然文字不多,但往往能点出我们在实验室里容易忽略的陷阱。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真的把“教你做”和“教你理解”完美结合起来了,读完后,我再去看那些更深入的专业文献,感觉思路一下子就清晰多了,不再是那种死记硬背的感觉,而是真的理解了高频电路背后的物理原理。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盏明灯,它让枯燥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

评分

说实话,拿到这本《高频电子线路(第4版)》的时候,我其实有点犹豫,毕竟市面上高频电路的书汗牛充栋,很多都是老掉牙的内容。但这本书的第四版明显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它在保持经典理论扎实的基础上,融入了大量现代通信系统中的新器件和新技术。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噪声分析和低噪声放大器(LNA)设计的那几个章节,内容非常详尽且深入。它不仅介绍了经典的噪声系数计算方法,还结合现代CMOS工艺下的实际噪声模型进行了讨论,这对于现在从事射频前端设计的工程师来说太有价值了。书中的例题设计得也相当巧妙,很多都是基于实际工程问题改编的,解答过程详尽到几乎不需要自己再额外查阅其他资料就能完全弄懂。唯一的小遗憾是,有些关于新兴的太赫兹(THz)领域的介绍略显单薄,但考虑到教材的定位,这已经算是做到了极致的平衡。整体而言,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一个非常令人满意的水平,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评分

我是一个偏爱动手实践的工程师,看书对我的意义在于能否快速指导我解决实际问题。这本《高频电子线路(第4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的逻辑结构清晰得像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从基础的传输线理论开始,一步步构建起对滤波器、耦合器、功放等核心器件的认知,整个过程是循序渐进,逻辑链条完整无缺。特别是关于滤波器综合的部分,作者用一种非常系统化的方式介绍了巴特沃斯、切比雪夫等多种类型的综合方法,并通过具体的数值例子演示了从指标确定到元件值的计算全过程。我曾用书中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小型的带通滤波器用于一个业余无线电设备,效果出奇地好,性能指标与书上的预期高度吻合。这种“学完就能用,用了就能出成果”的感觉,才是评价一本技术书籍价值的黄金标准。它不是那种只适合在象牙塔里翻阅的理论宝典,而是可以放在实验台上随时参考的实战手册。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电子设计爱好者,我更看重教材的严谨性和内容的准确性。我特地对比了前几个版本,发现第四版在校勘和细节修正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以前某些教材中关于晶体管高频小信号模型参数提取的描述比较模糊,但新版中对这些参数的物理意义和测试方法做了更精确的界定,这避免了我们在实际仿真和测量中产生偏差。此外,书中对S参数的矩阵运算和网络分析的讲解,其深度和清晰度远超我之前接触的任何一本同类教材。作者似乎非常清楚读者在哪个环节最容易产生困惑,并提前在那个点上进行了加深阐述。我尤其欣赏它在讲解不稳定性和稳定化措施时那种细致入微的态度,讲解了K因子和B1因子的实际意义,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判据。这本书的每一个公式推导、每一个图表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教学艺术的精湛把握,读起来让人感到一种久违的踏实感。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融会贯通”。很多高频教材往往将功放、混频器、振荡器等模块割裂开来讲解,读者学完后感觉知识点是零散的。但《高频电子线路(第4版)》则非常注重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它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系统框图,展示了信号流在高频链路中的完整路径,比如如何从 LNA 到混频器再到中频放大器,每一步的设计选择如何相互制约。这种全局观的培养,对于提升整体系统设计能力至关重要。当我带着这种全局视角去分析一套现成的射频电路板时,我不再仅仅关注单个元件的参数,而是开始思考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以达成特定系统性能目标的。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质量也值得称赞,复杂的电路图和波形图清晰易辨,大量的彩色插图有效地帮助理解复杂的物理现象,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即便是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后,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绝对是一本能帮助读者从“元件工程师”成长为“系统架构师”的优秀教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