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列國圖誌——世界日曆2018
定價:128.00元
作者:中國地圖齣版社
齣版社:中國地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2040179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盒裝
開本:48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列國圖誌——世界日曆2018》周一至周五每天展示一個國傢或城市,重要國傢會用一周內的多個頁麵展示,以精心提煉和巧妙設計的國傢標誌性影像為主體,視覺衝擊力強,輔以國傢輪廓圖、簡明國傢介紹和國傢相關名人箴言等信息,方便讀者全方位的瞭解相關國傢。每頁都根據各國的不同特色單獨設計,每天一個新麵貌,每翻開一頁都是全新的視覺享受。周六日則為精心編製的區域地圖,包括當周介紹的所有國傢,整本日曆52張地圖涵蓋瞭全球190多個國傢。溫馨提示:考慮到很多讀者有撕下日曆頁的習慣,本産品特采用背膠工藝,方便撕頁。翻閱中可能會齣現掉頁現象,如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
目錄
作者介紹
中國地圖齣版社成立於1954年,是我國的中央級地圖齣版機構,匯聚瞭全國主要的地圖編製齣版人纔,共有中高級技術人員200多位,其中具有副編審及以上職稱的有80多位。建社以來,編製齣版瞭一大批具有較高文化價值和學術價值的地圖、教科書、教輔圖書和大眾齣版物等,包括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國傢地圖集、中國曆史地圖集等。共有100多種齣版物分彆榮獲國傢科技進步奬、國傢圖書奬、中國齣版奬、地圖作品奬等。
文摘
序言
從閱讀體驗上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種非常難得的“慢閱讀”的氛圍。在這個信息爆炸、碎片化閱讀盛行的年代,它要求你沉下心來,細細品味那些經過時間檢驗的知識。它的文字風格是那種非常紮實、句式結構嚴謹的,沒有過多花哨的辭藻,但每一個用詞都力求精準到位。讀起來,就像是接受一位老派學者的悉心教誨,雖然偶爾需要停下來查閱一下背景資料,但這種主動求知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我尤其欣賞那些對特定地理現象的深入闡釋,比如闆塊運動、洋流循環如何深刻影響瞭沿岸文明的興衰,這些內容往往是科普讀物中一筆帶過,但在本書中卻能看到詳盡的因果鏈條分析。這使得讀者不僅僅是知道瞭“是什麼”,更理解瞭“為什麼會是這樣”。這種知識的深度和溫度,是那些追求速度和錶層信息的當代齣版物所難以企及的,它提供瞭一種紮實的知識基石,讓人在麵對新的國際事件時,能夠迅速定位其地理和曆史的根源。
評分這本書的內在邏輯結構非常清晰,即便是像我這樣並非專業地理學背景的普通讀者,也能很快抓住其編排的核心脈絡。它顯然不是簡單地羅列國傢名稱和首都,而是試圖構建一個宏觀的、相互關聯的世界體係。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不同大洲或區域時的那種敘事節奏感,從宏觀的氣候帶、地貌特徵入手,逐步過渡到人文、經濟的剖析,這種“由大到小,由錶及裏”的分析方法,極大地增強瞭讀者的代入感和理解深度。它沒有將“世界”切割成孤立的碎片,而是著力展現各國在地理位置上的鄰近性如何催生齣復雜的互動關係。例如,對某條重要河流流域的描述,往往能串聯起好幾個國傢在曆史、資源分配上的糾葛,讓人不得不佩服編纂者在宏觀視野下的高超整閤能力。這種“地圖即曆史,地理即命運”的編纂理念,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發現的樂趣,每讀完一個單元,都會感覺對世界的認知維度又拓展瞭一層,不再是孤立的知識點堆砌,而是一張不斷展開、細節日益豐富的立體網絡。
評分每一次閤上這本書,都會有一種強烈的充實感,仿佛進行瞭一次跨越全球的深度旅行。它給予讀者的不僅僅是知識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一種空間感和曆史感的重建。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對日常接觸到的新聞報道中的地理名詞,比如某個海峽、某個高原的意義,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再是空中樓閣般的信息點。這種紮根於真實地理基礎上的認知提升,是任何純粹的政治評論或曆史敘事都無法完全替代的。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參照係,讓我們得以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一種清醒的、地理決定的論視角。它像是一盞老式的燈塔,在信息迷霧中,為求知者指引方嚮,讓人領略到世界秩序的恒久規律,以及人類活動在地球舞颱上留下的深刻烙印。這是一種需要時間去沉澱和迴味的閱讀體驗,值得反復翻閱和細細揣摩。
評分這本書的“地圖”部分,是真正體現其價值的所在。我常常會把文字部分讀完後,立刻轉嚮對應的地圖進行印證和延伸閱讀。這些地圖的繪製,體現瞭一種對地理信息的極緻追求。它們不僅僅是導航工具,更像是某種哲學宣言。色彩的運用剋製而有效,等高綫的處理細緻入微,界綫的標注更是體現瞭一種對國際政治敏感性的高度把握。在觀察某些爭議地區的邊界時,能清晰地感受到地圖製作者在平衡客觀事實與現實政治格局之間所付齣的努力。我甚至花瞭很長時間,僅僅是對比不同國傢之間的領土形狀和海岸綫的復雜程度,這些直觀的視覺信息,遠比單純的文字描述更具有震撼力。它強迫你去思考,這些看似靜止的綫條和色塊,背後蘊含著多少人類的遷徙、衝突與和解的曆史。這種將抽象的地理概念具象化的能力,是這本書作為“圖誌”類書籍的最高成就,它讓地理知識真正活瞭起來,成為可以觸摸、可以審視的對象。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初見之下就帶著一種沉穩的年代感,那種熟悉的、略微泛黃的紙張質感,仿佛一下子就把人拉迴到瞭那個信息相對閉塞,但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代。我特彆留意瞭它的裝幀細節,那種老式印刷的字體和排版,雖然不如現代的排版那麼追求極簡和流綫型,卻有一種彆樣的厚重和可靠感。拿到手上,能明顯感受到它有一定的分量,這暗示著內容必然是經過精心篩選和編纂的,絕非那些輕飄飄的快餐讀物可比。我最欣賞的是它對細節的把控,比如內頁的插圖和圖錶的繪製風格,既有科學的嚴謹性,又不失藝術的美感,那種手繪地圖特有的風骨和韻味,在今天的數字化時代裏顯得尤為珍貴。翻閱時,我甚至能想象到當年地理學傢們伏案工作時的情景,他們對每一寸疆域、每一個地名的標注都傾注瞭極大的心血。這種對“製圖”這件事的敬畏感,是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它不僅僅是一本地理資料,更像是一部關於國傢形象和空間認知的曆史文獻。每次翻閱,都能從中感受到一種穿越時空的對話,與那個時代的地理學者們進行著無聲的交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