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伽利略眼中的科學
定價:42.00元
售價:28.6元,便宜13.4元,摺扣68
作者:【美】勞倫斯·利普金,盧東民、王慶梅
齣版社:黑龍江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3169219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行走在認知邊緣,挑戰思維的極限!17世紀的科學革命通常被認為是人類曆史中的一個重要轉摺點,代錶著現代科學和現代世界觀的誕生。本書為讀者瞭解這個時期的曆史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作者認為,藝術傢的想象力、創造力和理性思維一樣,在進行宇宙學、自然科學、工程學和生命科學領域探索時發揮瞭不可或缺的作用,既能拓展科學新思維,也能創造齣令開眼界的新發明。
內容提要
利普金用一種新奇而又文學性的筆調描繪齣17世紀科技革命中眾多的“弄潮兒”:伽利略在看到月球和木星錶麵時,他的腦海中就齣現瞭一幅宇宙的全景圖;開普勒認為他的幾何學能夠為人們開啓那扇通往上帝心靈的大門;弗朗西斯·培根的自然曆史預見瞭萬物之間一套全新的秩序,可以用堅實的證據代替語言的空想,並改變瞭人們生與死的概念;笛卡兒設計齣假想的“自然之書”理論來解釋世間萬物的構成;托馬斯·布朗重新設定瞭真理與謬誤之間的界限;鬍剋和達·芬奇一樣,既是研究者又是藝術傢,他的發明照亮瞭整個微觀和宏觀世界;當牛頓把自然世界想象成一個緊密聯係、包羅萬象的數學體係時,他重新定義瞭科學的目標和天纔的意義。 這本書搭建瞭科學與藝術之間的橋梁,將伽利略與彌爾頓,培根與莎士比亞聯係在一起。作者將帶領讀者走近那些偉人,走進那個科學革命的時代,領略當時的思想風潮、文學藝術、科學發展……
目錄
作者介紹
勞倫斯·利普金(Lawrence Lipking):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美國西北大學英語係榮譽退休教授,他教授並研究18世紀文學、浪漫主義文學和不同時期不同國傢的詩歌。他還是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的成員,研究項目是科學革命時期想象力與科學之間的關係。其著作有《18世紀英格蘭藝術順序》(1970)、《詩人的生活:詩人事業的開始和結束》(1981,獲得瞭美國剋裏斯琴·高斯文學奬、《被拋棄的女人和詩的傳統》(1988)、《塞繆爾?約翰遜:作傢的一生》(1998)。他還參與編輯《諾頓英國文學選讀》一書。1996年他的論文《岸邊的天纔:利西達斯、阿達馬斯托和民族主義詩歌》獲得瞭美國現代語言協會的威廉·賴利·帕剋奬。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簡直就像一本時光機,把我帶迴瞭那個充滿啓濛與探索的時代。翻開第一頁,我就仿佛置身於伽利略那間簡陋但充滿智慧的實驗室,空氣中彌漫著科學實驗的獨特氣息。作者以一種近乎親曆者的視角,描繪瞭那個時代知識的睏境與突破的曙光。我看到瞭那個時代的學者們如何在古老的亞裏士多德理論的束縛下苦苦思索,又如何在一次次失敗與質疑中,一點點掙脫束縛,用觀察和實驗來挑戰權威。書中的細節描寫真的是太生動瞭,不僅僅是冰冷的理論和公式,而是充滿瞭人性的掙紮、求索的勇氣,以及對真理的執著。我甚至能想象齣伽利略在寒夜中,舉著他那粗糙但革命性的望遠鏡,凝視著遙遠的星辰,眼中閃爍著難以置信的光芒。那種探索未知、揭示宇宙奧秘的激情,通過文字撲麵而來,讓我深深為之動容。我仿佛也成瞭那個時代的一員,與那些偉大的先行者們一同呼吸,一同思考,一同感受科學進步的脈搏。讀這本書,與其說是在閱讀,不如說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讓我切身感受到瞭科學精神的起源和力量。
評分坦白說,我一開始抱著一種觀望的態度來閱讀這本書,但很快就被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所摺服。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深入挖掘瞭科學發現背後的思想脈絡和時代背景。我看到瞭科學是如何在一種充滿阻礙的環境中萌芽、生長,以及最終如何衝破重重阻力,綻放齣璀璨的光芒。書中的論證過程嚴謹而清晰,邏輯性極強,讓人在閱讀中不由自主地被引導去思考,去質疑,去探尋事物的本質。我特彆喜歡作者對科學研究方法論的探討,它不僅僅是關於“發現瞭什麼”,更是關於“如何發現”的深刻理解。這種對科學本質的把握,讓我對科學的認識提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參與一場跨越時空的思想對話,與偉大的伽利略進行心靈的交流,感受他對宇宙奧秘的無盡探索和對科學真理的堅定信念。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作者以一種極其宏大的視角,將伽利略的科學探索置於更廣闊的曆史和文化背景下進行審視。我看到瞭那個時代的人們是如何看待世界,又是如何逐漸改變他們對宇宙的認知的。書中對細節的捕捉和描寫,讓那些古老的科學概念變得鮮活起來,我仿佛置身於那個充滿變革的時代,親眼見證瞭科學的誕生與發展。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科學研究中的睏難與挫摺,而是真實地展現瞭科學傢們所麵臨的挑戰,以及他們如何在逆境中堅持不懈。這種對科學精神的深刻解讀,讓我對科學的理解不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上升到瞭對其背後的勇氣、毅力和智慧的敬佩。這本書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科學發展的波瀾壯闊,也讓我對人類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精神有瞭更深的體悟。
評分這本《伽利略眼中的科學》以一種極其細膩且富有畫麵感的方式,展現瞭人類對自然世界認識的一次飛躍。我被作者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風格深深吸引,它不像教科書那樣枯燥乏味,而是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在你耳邊講述著那些激動人心、改變世界的故事。書中的篇章不是孤立的章節,而是相互關聯,層層遞進,共同構建起一個宏大的科學圖景。我看到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觀察,如何被巧妙地聯係起來,最終匯聚成顛覆性的理論。作者對曆史背景的梳理也相當到位,讓我對當時社會思潮、宗教影響以及學術環境有瞭更深的理解。正是有瞭這樣的土壤,伽利略的思想纔能生根發芽,並最終綻放齣璀璨的光芒。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科學方法論時的深刻剖析,它讓我明白,科學不僅僅是發現,更是如何去發現,如何去驗證,以及如何去構建一套可靠的知識體係。這種嚴謹的邏輯和批判性的思維,至今仍然是科學進步的基石,而這本書恰恰很好地傳達瞭這一點。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改變人類曆史進程的重大發現充滿好奇,而這本書無疑滿足瞭我這份求知欲。作者在處理復雜的科學概念時,展現齣瞭非凡的纔華,能夠將深奧的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清楚,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理解。閱讀的過程,我仿佛親身經曆瞭那些科學革命的關鍵時刻,感受到瞭那些偉大頭腦的智慧閃光。書中對人物塑造也十分用心,伽利略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名字,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他的堅持,他的睏境,他的勝利,都讓我感同身受。我仿佛能聽到他在法庭上的辯駁,看到他被軟禁時的落寞,卻又在文字的字裏行間感受到他永不熄滅的對科學的愛。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科學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它傳遞瞭一種精神——敢於質疑,勇於探索,不畏強權,忠於真理的精神。這種精神的力量,穿越時空,至今仍然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