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旱地生态经济树种:抗性选择及综合利用技术引进研究
定价:66.00元
售价:46.2元,便宜19.8元,折扣70
作者:余新晓,有祥亮,陈吉虎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5-01
ISBN:9787503846212
字数:
页码:32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旱地生态经济树种:抗性选择及综合利用技术引进研究》紧紧围绕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对优良植物资源的迫切需要,在对具有重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优良植物资源栓皮槭和银叶椴引种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翔实、科学、合理的试验数据,论述了栓皮槭和银叶椴在我国引种的适应性、繁殖和综合利用技术,筛选出适合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的生态经济型优良种源,对今后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旱地生态经济树种:抗性选择及综合利用技术引进研究》构思新颖,资料丰富,论述系统、全面,研究手段先进、独特,观点鲜明,有前瞻性,是一本颇有参考价值的专业书籍,可供植物、农业、林业、草业、水保、生态、环境等方面科研、生产、管理人员及有关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序
前言
1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植物引种驯化理论及引种区划概况
1.2 槭树和椴树繁殖理论和技术
1.3 槭树和椴树次生代谢的研究
1.4 植物抗旱性研究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试验设计
2.3 研究方法
3 欧洲栓皮槭和银叶椴引种适应性分析
3.1 形态学特性
3.2 栓皮槭和银叶椴引种气候生态适生区划分
3.3 物候表现与越冬力
3.4 小结
4 欧洲栓皮槭和银叶椴生长发育规律
4.1 高生长
4.2 生物量
4.3 根系分布
4.4 小结
5 银叶椴种子休眠规律与解除技术
5.1 银叶椴种子休眠原因
5.2 解除银叶椴种子休眠的技术
5.3 催芽试验期间种子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5.4 小结
6 欧洲栓皮槭和银叶椴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6.1 栓皮槭和银叶椴促根配方筛选
6.2 栓皮槭和银叶椴嫩枝扦插相关因子筛选优化
6.3 栓皮槭嫩枝插穗内源IAA、ABA的动态变化
6.4 小结
7 欧洲栓皮槭和银叶椴经济价值分析
7.1 黄酮类物质
7.2 栓皮槭绿原酸变化规律
7.3 银叶椴叶片挥发油
7.4 小结
8 叶片解剖结构及与保水力之间的相关分析
8.1 叶片解剖结构
8.2 叶片的保水力
8.3 叶片解剖结构与叶片保水力之间的相关分析
8.4 叶片抗旱保水能力的综合评价
8.5 小结
9 水分胁迫对各树种生长性状的影响分析
9.1 苗木存活率与胁迫症状
9.2 水分胁迫对苗高的影响
9.3 水分胁迫对生物量累积及分配的影响
9.4 水分胁迫对苗木叶片性状及水分分配的影响
9.5 小结
10 光合作用的特征分析
10.1 水分胁迫下各树种单叶片对光强的响应
10.2 水分胁迫下各树种光合速率的变化
10.3 水分胁迫下各树种气孔导度的变化
10.4 水分胁迫下各树种蒸腾速率的变化
10.5 水分胁迫下各树种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
10.6 环境因子对光合、蒸腾速率的影响
10.7 水分胁迫对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影响
10.8 小结
11 根系生理指标的特征分析
11.1 水分胁迫对根系体积的影响
11.2 水分胁迫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11.3 水分胁迫对根系吸收面积的影响
11.4 水分胁迫下根系冗余现象的分析
11.5 不同水分条件下银叶椴根系的分形特征
11.6 小结
12 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的特征分析
12.1 水分胁迫对酶活性的影响
12.2 水分胁迫对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12.3 水分胁迫对膜透性和过氧化产物的影响
12.4 水分胁迫下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
12.5 小结
13 苗木抗旱能力的综合评价
13.1 对各树种抗旱能力的初步评价
13.2 苗木抗旱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3.3 苗木抗旱能力的综合分析评价
13.4 小结
参考文献
这本书名听起来就很有分量,光是“旱地生态经济树种”这几个字,就勾起了我对干旱地区农业和生态发展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在水资源稀缺的地区,如何找到既能经济创收,又能改善生态环境的植物,是一项极具挑战但又至关重要的课题。这本书的出现,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这方面研究的窗口。我特别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界定“生态经济树种”的,它们在旱地环境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不是像那种既能防风固沙,又能产出木材或果实的树木?而“抗性选择”这个词,更是直击核心,它说明了本书不仅仅是介绍现有树种,更是在探讨如何通过选择和培育,让这些树种更好地适应恶劣的旱地环境。我猜想,这本书里应该会包含大量的科学数据和实验结果,也许还会涉及到一些基因层面的研究,来解释这些树种的抗旱、抗盐碱等特性的形成机制。而且,“综合利用技术引进研究”这部分,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毕竟,光有好的树种是不够的,如何高效、可持续地利用它们,才是关键。这可能涉及到林下经济、生物能源、甚至医药提取等多个方面,作者会分享哪些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呢?这些引进的技术是否也考虑到了本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这本书读起来一定会很硬核,但如果能让我对干旱地区的生态经济模式有一个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那我绝对会毫不犹豫地入手。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旱地生态经济树种:抗性选择及综合利用技术引进研究”,第一眼看上去,就让人感觉它是一部严谨的学术专著,充满了科学探索的气息。我个人对农业科技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关注那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技术。旱地生态,这是一个听起来就充满挑战但又亟需解决方案的领域。在我看来,能够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并带来经济效益的树种,绝非普通。它们需要具备非凡的抗逆性,能够抵御干旱、贫瘠甚至盐碱的侵袭。这本书的“抗性选择”部分,我非常好奇它会是如何展开的。是基于传统的经验筛选,还是运用了现代的育种技术,比如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亦或是引入了先进的生态学理论,来指导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硬核”植物?而“综合利用技术引进研究”更是让我眼前一亮。这表明作者并不局限于树种本身的介绍,而是深入挖掘了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会不会涉及到生物质能源的开发,比如生产生物燃料?或者在生态修复方面的作用,例如改善土壤结构、涵养水源?我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及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总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像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通往旱地生态经济新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如何在看似贫瘠的土地上,孕育出勃勃生机和经济价值。
评分这本《旱地生态经济树种:抗性选择及综合利用技术引进研究》的书名,让我一下子联想到了那些在严酷环境下顽强生长的生命。我一直认为,对于水资源匮乏的地区来说,发展具有经济价值且能改善生态的树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本书的标题就直接点出了这个核心主题。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抗性选择”,它暗示着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树种介绍,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筛选出那些最适合在旱地环境中生存并产生效益的树种。这其中必然涉及到对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我猜想,作者可能会详细介绍各种抗旱、抗贫瘠、甚至抗盐碱的优良树种的特征,以及它们在不同旱地生态系统中的适应性表现。并且,“综合利用技术引进研究”这一部分,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除了传统的木材和能源用途,这本书是否会探讨这些树种在生态修复、生物医药、甚至是观光旅游等方面的潜力?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国外先进的、具有借鉴意义的技术和模式,并分析它们在引进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挑战。这本书,对于那些在旱区从事农业、林业、甚至生态修复工作的人们来说,一定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能够为他们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新的思路。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旱地生态经济树种:抗性选择及综合利用技术引进研究》,光是听起来就充满了科学性和前瞻性。我对干旱地区的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一直抱有极大的关注,因为这是全球许多地区面临的共同挑战。这本书的出现,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这个问题的契机。我特别好奇“抗性选择”是如何进行的,是如何在海量的树种中,筛选出那些最适应干旱环境、又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明星物种”。是不是涉及到对植物生理、遗传、甚至生态学方面的深入研究?我猜想,书中会详细介绍这些树种的特质,例如它们强大的根系如何汲取深层水分,或者它们特殊的叶片结构如何减少蒸腾作用。更让我感到兴奋的是“综合利用技术引进研究”这部分。这说明本书不仅仅是简单的树种介绍,而是更进一步地探讨了如何将这些树种的价值最大化。我非常期待能够了解到,这些树种在生物能源、林下经济、生态修复、甚至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应用潜力,以及作者是如何从国外引进和研究相关的技术。是否会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分析,或者一些在技术引进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解决方案?这本书,对我这样一个对旱地生态经济发展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本能够提供深刻见解和实际指导的宝藏。
评分光看书名《旱地生态经济树种:抗性选择及综合利用技术引进研究》,就感觉它不是一本轻松读物,而是一部深入研究旱地生态系统潜力的作品。我个人一直对那些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生存并发挥价值的物种充满敬意,而旱地正是这样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环境。这本书的“旱地生态经济树种”部分,我猜测会详细介绍一系列符合条件的树种,可能包括它们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功能以及经济价值。比如,它们是如何在缺水的情况下维持生命,又是如何改善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的。而“抗性选择”这个关键词,更是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这表明作者在研究中一定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筛选和评估不同树种的抗逆性。我会很想知道,这种“选择”是基于怎样的标准?是传统的经验观察,还是运用了现代的科学方法,例如基因测序或表型分析?书中是否会提供具体的实验数据来支撑这些选择的科学性?另外,“综合利用技术引进研究”这一部分,更是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它暗示着作者不仅关注树种本身,还致力于探索如何将这些树种的价值最大化。这可能涉及到林下经济的开发、生物质能源的转化,甚至是作为药用或食用资源的利用。我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国外成功的经验和技术,并探讨这些技术在我国旱区的适用性和引进的可行性,这对于我国旱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